關于我的中秋節周記(精選3篇)
關于我的中秋節周記 篇1
中秋的夜晚,我和奶奶、舅舅、媽媽一起到外面賞月。但天上有云看不見月亮,我們在新城廣場的花園邊坐了下來。
新城廣場上人頭攢動,很是熱鬧。有很多大哥哥,大姐姐穿著滑輪鞋快速滑動著,他們試做著各種動作,真是哪里跌倒哪里爬起,令人欽佩。還有很多小朋友坐在搖搖車上,一扭一搖地暗中競賽,很是有趣。熙熙攘攘的人們裝點著廣場,裝點著中秋之夜。忽然我看到人們都不動了,大家一起抬起頭向天空望去。哇!月亮終于出來了,我驚嘆道:好大、好圓、好亮的月亮啊!這時我聽媽媽在吟詩:“天上月圓,人間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我沒聽懂,就問媽媽說的是什么?媽媽給我講了一個故事:相傳以前,有幾個秀才在中秋之夜相聚在一起,飲酒賞月,其中有一個號稱粵東才子、名為宋湘的秀才在仰望空中之月時,腦子里忽然一閃,吟得一句上聯:天上月圓,人間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但他苦思冥想,擬不出媲美的下聯。眾秀才也趁著酒性,七嘴八舌,對著下聯,但最終也沒有一個人能對得上來。一直到歲末除夕之夜,這幾個秀才又聚到一起,飲酒守歲。在這天夜里,宋湘忽然又靈感突發,吟出了下聯:今宵年尾,明日年頭,年年年尾接年頭。
媽媽給我解釋道,這個對聯對仗工整,結構嚴謹,上聯六個月字、下聯六個年字重復運用,道出了歲月交替、時光如流的人生體驗,使人每每讀起來不僅拍案叫絕。
媽媽還對我說,你看這首對聯歷時幾個月才寫出來,說明了古人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寫作態度,你每次寫文章時總是不太愿意修改,這樣是寫不好文章的,好文章是改出來的,你說對嗎?我點了點頭,雖然我還不太懂對聯。
“天上月圓,人間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是說中秋節時,天上的月亮是圓圓的,我們人間呢是十五日,是一個月的一半時間,所以說是每個中秋都是月圓對月半。在回家的路上,我一邊走一邊琢磨著……
關于我的中秋節周記 篇2
媽媽說中秋節是我們傳統的節日,也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姨媽要帶兩個小表弟從香港回來過節,我真高興,可是我今天還要上學,真是太掃興了。
放學回家,我看見姨媽和兩個小表弟已經回來了,我對大表弟說:“你有沒有作業啊,我們一起做完作業再玩吧。”我們兩個開始認真地做作業,姨媽看見了直夸我們是好孩子,我們聽了非常高興、非常嬌傲和自豪。做完作業,媽媽叫我們趕緊吃飯,說晚點上天臺賞月。我們吃完飯,看了一會兒卡通片,媽媽叫我們上天臺玩,(我們)到天臺一看,原來外婆早已經把賞月的食物準備好了,桌子上有月餅、蘋果、柚子、桔子、提子、田螺、菱角等等,我看得眼花繚亂,真想馬上吃,可人沒到齊,只好和表弟和表妹爭燈籠玩,小表弟的燈籠是一間屋了、表妹是一條飛龍,我的是一間小羊樂園。過了一會兒,人齊了,月亮出來了,今晚的月亮真圓、真大真亮啊!我們圍著桌子,一邊聊天一邊吃東西,真已快活啊!
時間過得真快,明天還要上學呢,只好早點回家了。不知明年的中秋節又是怎么樣的呢?
關于我的中秋節周記 篇3
中秋節,是合家歡樂、團圓的日子,本是滿懷暢飲的時刻,可為何心中卻有種孤獨的愁緒浮上心頭。匆匆過了十八年,在記憶中從小到大都是一個人,因此童年比別人少了幾許關心與呵護,比別人多了些孤立與堅強。每一個節日都是由自己度過,從未享受過生活節日的氣氛,家的溫馨,所有的歡樂都走向寂靜。父母一生忙碌,長年累月在外,漸漸的習慣了這一切,總之黑漆一團活著,夜闌人靜,回頭一想,哪能夠不為自己悲哀,哪能夠不癡癡地笑,笑里感到無限的生的悲哀。
每逢中秋節時,心里總有說不出的苦痛纏著,可想到父母與自己相隔兩地,看到這深深一層的隔膜,我除了傻笑,還有什么別的辦法嗎?笑之余又似乎隱約有淚的味道,實在正是因為后面有看不見的淚,說不清的孤獨。中秋的夜晚,別人的幸福與歡樂,我不羨慕也無羨慕的必要,與其羨慕不如找些理由來填充心里的孤獨,為自己找一絲的安慰。我無法說清我內心里的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不過說清也許只是多余的,存在就是合理,已經發生了就只能面對,無法拒絕也抗拒不了........
中秋時的月亮好圓,凝視著天空,我似乎可以感受到別人幸福的聚在一起享受這節日的氣氛,而我卻只能把它當作休假日一樣百無聊賴的打發。靜謐的夜,望著皎潔的月光,星星似乎在向我眨眼,像是在諷刺我的孤獨,頓時有種想哭的沖動。
皎潔的月光用白紗裝飾了大地的美麗,道路旁的燈光普照著大地,燈光與月光渾為一體,顯得格外的美麗。心中同時充滿了孤獨的惆悵和感受中秋月圓的歡悅,這兩種情緒混雜在一起,使我的心就像一清一濁兩水交匯的河流,兩水都洶涌著,努力撫平,使它們融合一地,并且進而相互在對方中消失,以使自己的內心恢復平靜。
淚與笑,同樣可以演繹出不同的精彩。中秋,自己并不孤單,因為在生活中已依附了它歡樂的氣氛,所以一個人過又何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