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里的中秋夜話題作文(精選4篇)
夜空里的中秋夜話題作文 篇1
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所以叫做中秋節。
我國古人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月到中秋分外圓中秋夜晚,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征,因此,又稱八月十五又稱“團圓節”,家家戶戶的人都會聚齊家人吃“團圓飯”。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一些獨在異鄉的游子,更是以月來寄托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都是千古絕唱。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賞月當然是必不可少的,許多人會在中秋佳節這天到高處賞月,放燈籠,吃月餅。這些習俗的有代表團圓的寓意……
夜空里的中秋夜話題作文 篇2
今天是中秋節,是我們國家傳統的節日,連學校都給我們放假了,我心里非常高興。
今天,我們一家人到奶奶家去吃團圓飯,吃完團圓飯,我們打算走到陽臺上,全家人團團圓圓地坐在一起賞月,可惜天不作美,竟然下起大雨來了,月亮婆婆也不敢出來了,但是沒關系,我還記得去年中秋節的月亮。
去年的時候,我們一吃完團圓飯,就早早地到陽臺上,一邊賞月,一邊津津有味地吃著月餅,看著月亮慢慢地從西邊升起,像個滾圓的玉盤,高高地掛在了天上,看上去特別潔凈、明亮,皎潔的月光灑滿了整個大地,也灑進了我的心里。雖然月光是沒有溫度的,但我心里還是覺得暖洋洋的,因為我們一家人幸福地團聚在一起,看見月光灑進了窗口,我突然想起唐朝李白寫的一首詩。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我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團聚在一起,祝所有的人中秋節快樂!
夜空里的中秋夜話題作文 篇3
中秋將至,似乎人們都在期盼著,或盼望著一家團圓其樂融融地觀賞者中秋的圓月,或舉頭望月憑借著這個眾人團圓的日子,徹頭徹尾地將內心對親人對故鄉的思念宣泄一番。我從沒有體驗過遠離自己的獨自處在外地的生活,所以沒法感受出門在外遠離家鄉的游子的思念心緒。
中秋夜里的一切都是那樣的寂靜,我家的院子里那幾盞路燈顯得搖搖欲熄。此時此刻,我的思緒我的心情像是被對月思鄉的游子們傳染了一般,院子上空的那一輪明月在這幽靜的環境里顯得是那樣孤獨,那樣純潔,那樣光亮。此時我的心中涌現了無數話語要向這茫茫月色的傾訴。
我不由想到了蘇軾的那一名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圓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夜空里的中秋夜話題作文 篇4
都說月亮像玉盤,中秋時節望著黑夜,黑夜中有個“玉盤”那便是月亮了。
中秋夜,我的親朋好友都來到我家做客,賞月,望著月亮,讓我想起了一個神話故事,那便是《嫦娥奔月》,于是我傻傻的問爸爸:“爸爸,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那么天上的嫦娥會不會想后羿,然后吃月餅,代表很希望與他相聚,團圓啊?”爸爸仔仔細細的跟我詳說了一遍:“芊芊,月餅呢又稱團圓餅,因此,吃月餅呢可以代表一家人團團圓圓,嫦娥只是一個神話中的人物。”“那什么是神話呢?”我問。爸爸依舊微笑著對我說:“神話是人類最早的幻想性口頭散文作品。人類童年時期的產物,文學的先河。神話產生的基礎是遠古時代生產力水平低下和人們為爭取生存、提高生產能力而產生的認識自然、支配自然的積極要求。所以呢,神話只不過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人類構想罷了。”我點了點頭,果然不愧是我爸,那么博學多聞。賞了不到一會月亮,做了1個多小時的飯菜終于新鮮出爐了,我真是好感動,因為我快餓扁了。“芊芊,幫姑媽,阿姨打飯。”一陣女聲響起。“ok,這偉大而神圣的使命就交給我吧。”我磨磨蹭蹭的終于打好了飯,滿滿的,香噴噴的——白米飯,天啊!桌上竟然擺著我最喜歡吃的鮮花月餅,我吃餅而舞,好吃的不行了啦!我像一匹餓狼,狼吞虎咽,大魚大肉的吃著,雖然我屬羊,但是我卻是一匹來自南方的“餓狼”。“慢點,慢點”別噎著了啊。老爸說。“木事木事”。過了一會,吃完飯后,我們與親戚朋友們,一起到鑫橋那里賞月,我望著月亮,心里想著:“嫦娥姐姐,是您高興了,月亮才會如此的圓嗎?嫦娥姐姐,我告訴你,月餅又稱團圓餅,我相信,您會和后羿見面的,團圓餅會保佑你們的。”中秋節的風俗那便是賞月吃月餅,吃月餅代表團圓,賞月代表思念,思念家鄉,親人,渴望團圓,這便是中秋節的意義,這便是“玉盤”裝下“團圓餅”希望世界的各國人民們,團團圓圓,幸福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