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中秋節的日記400字(精選30篇)
有關中秋節的日記400字 篇1
小時候經常唱到“月亮在白蓮花的云朵里穿行,晚風吹來一陣陣快樂的歌聲,我們做在高高的谷堆旁邊……”一首動人聽的歌謠,讓人停留在歌謠的幻想,和那美好的情景中。“百歌不如一見”,盼望的中秋節終于在今年不只不覺中降臨了。我非常地喜歡中秋節,因為中秋節的前一天就是我的生日。
晚上,我吃完飯。來到窗前,打開窗戶,抬頭仰望浩瀚而深沉的藍天,還沒怎么看見那輪期待的月亮。我想著那首首歌謠,開始了幻想:我心中的月亮是像一個圓圓的盤子,如一塊翡翠,掛在初秋的夜空,照亮黑夜,照亮我們前進的大路。
想著,風伯伯乘著云朵從上空飄過,為大地又添了一絲涼意。
出來了!終于來了,那如大玉盤一樣的明月,唯一遺憾的是,在明月里混雜了一似烏云般的云煙。
漸漸地,夜深了,月亮娃娃也被風伯伯帶進了甜蜜的夢鄉,小朋友們一個個也有入睡了,原本熱鬧的中秋,餡入了一片寂然無聲而寧靜的世界……
有關中秋節的日記400字 篇2
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
昨天下午寫完日記,我就去了好又多一趟,想看看超市(是怎么迎接中秋佳節的)里中秋節的情況。我走到商場入口時,只見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我好不容易擠到了臺階旁邊,我突然看到了一個大大的月餅模型,上面刻著小孩子在搶吃月餅時的場景。許多顧客(見了這個模形)都圍在旁邊欣賞,似乎在贊嘆它的(美麗)精致。我顧不得慢慢地看這些,趕緊走上了臺階。“喲,這可怎么進去呀?擠死我了!”我左碰碰右撞撞,才好不容易地跟著人群擠了超市。果然不出我所料,商場真的大變樣了!以前,超市(只賣些)用來促銷日用品、糖果之類的地方,現在改成賣“中秋用品”了!你瞧啊,哪個地方賣的商品不是關于中秋的?筆直走向前,就是賣月餅的地方了。
中秋象征團團圓圓,過中秋肯定得買幾盒月餅嘗嘗。這不,那些叔叔阿姨們正圍著貨架高高興興地選購月餅呢!偏右的地方在賣燈籠、花燈。中秋佳節少了燈籠可不行,那可是中秋節的傳統習俗哦。中秋還是我國三大燈節之一,過節一定要玩燈。大人們拉著小孩,選購他們喜愛的花燈,那些小孩一見花燈就可高興了,沒買單就提著玩起來了。
我覺得今年的中秋過得沒什么意義,媽媽不給我買花燈、燈籠,又沒帶我去哪兒玩。可晚上爸爸回來后給了我一個驚喜:好幾個漂亮的花燈和燈籠!我可高興了,剛吃完飯就和爸爸、弟弟去天臺玩花燈、賞月。今天的月兒特別圓,真像一個大月餅。我和弟弟(坐在地上,)一邊看月亮,一邊玩著五顏六色的花燈,還不時隨著花燈的音樂跳起來,共同度過了這段美好的時光。
今年的中秋節真難忘,要是每天都這樣那就好了。
有關中秋節的日記400字 篇3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而中秋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賞月、吃月餅都是必不可少的事。
瞧!我們家早早地在陽臺擺設了一個宴席,上面有月餅、橘子、蘋果等等。我們邊吃邊等著天暗下來……
終于夜幕降臨了,我看到一個明亮的月亮從山坡上升起來了。它,先是金黃金黃的,徐徐的穿過一個一個輕煙似的白云,向上升著、升著,突然,就在一剎那間,月兒的顏色變淺了,淺了,然后又變白了,白了!它傲然地、高高地升起來了。圓園的、亮亮的,它是那樣的可愛、那樣的有趣,就像一個銀色的玉盤反射出一道道白光。
看著這潔白的月亮,引起了我的想象。嫦娥偷吃了仙藥,正在寂寞的廣寒宮里守著夜;吳鋼正在月亮里砍桂花樹,我多么想去陪寂寞的嫦娥啊,又多么想去幫助吳鋼砍桂花樹,而且還想去逗一逗正在搗藥的小玉兔呢。
這個中秋的夜晚,我們一家一邊賞月,一邊吃著香甜的月餅,真幸福。
有關中秋節的日記400字 篇4
今天是中秋節,吃過晚飯侯,我迅速地叫上爸爸、媽媽,搬來桌子和凳子,坐在陽臺上,一邊品嘗美味的月餅,一邊聊天賞月。
夜靜悄悄的。漆黑的夜空上,月亮好似一個美麗的大大的圓盤,已不是平常的“鐮刀”了。它把皎潔的月光灑向大地。大地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柔皎潔的月光。一陣清風吹過,讓我感到中秋節的月亮顯得格外明亮,格外圓。我問媽媽:“為什么中秋節月亮這么大呢?”媽媽說:“中秋節,是一家人團圓的日子,所以中秋節的月亮又大又圓。”聽完媽媽的話,我不禁想起李白著名的詩《靜夜思》: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過了一會兒,我看見月亮越來越高,首先是慢慢的往上爬,像一個膽小的小姑娘,接著,望望四周,“嗖”的一聲,就跳了上來。我呆呆的瞧著月亮,仿佛看見了美麗的嫦娥,可愛的玉兔。你瞧,嫦娥帶著玉兔朝我笑呢。
啊,中秋節多么美啊!月亮多么圓啊!月光多么皎潔啊!我真希望月亮可以天天都是這么圓,天天都是這么皎潔的月光啊!
有關中秋節的日記400字 篇5
歷八月十五日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這一天的月亮非常非常地圓,真像一個白玉盆。
在農歷八月十四時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家友超市買月餅、水果和零食,哇!來家友超市買月餅的人還真多呀,形形色色人頭傳動,大家都忙碌著挑選月餅,月餅的形式多樣,有大有小、花紋不一、形狀各異真漂亮。八月十五日放學后,我興高采烈地回家做完老師布置的作業,吃完晚飯后天剛好黑了下來,我馬上拿出我的望遠鏡對著"白玉盆"望了起來,我看見了月亮上的許多黑色的陰影,真像神話故事中的吳剛砍桂花樹的傳說啊!
我拿起了一塊月餅吃了起來,我發現月餅里的豆沙餡還很好吃呢,我想起了一個神話傳說,傳說古代的時候,嫦娥下凡時在天間撒下了無數的月餅,而那天正好是農歷八月十五日,所以就有了八月十五中秋節吃月餅的習慣。
有關中秋節的日記400字 篇6
在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里,除了春節,中秋節也是一個重要的節日。
在八月十五這個月圓之夜,皎潔的明月“照在家鄉,照在邊關,寧靜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人們思念什么?思念的是遠方的親人。雖然“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無論怎樣,到了八月十五這一天,人們總希望能和遠方的親人團圓。這是中國的古老傳統,也是東方文化的深刻內涵,這種親情是什么力量也無法阻擋的。所以中秋便成“全家團圓”的象征節日。
在如水的月光下,我們一大家子又圍坐在大圓桌旁一塊兒吃飯,滿桌子的菜各式各樣的,我夾起一片熱騰騰的肥肉慢慢咀嚼著,味道鮮嫩極了!真是好久都沒有吃到過這么美味可口的飯菜了。大家都吃得很起勁,漸漸興高采烈起來,都相互祝福著干杯。“光輝皎潔,古今但賞中秋月”,所以今年也不例外,飯后,我們一起坐在院子里賞月。面前放著許多月餅,咬一口,那甜甜的感覺就好像今兒個和家人聚在一起高高興興的感覺一樣。“人逢喜事尤其樂,月到中秋分外明”,今晚的月亮跟平日里的確實不一樣,那圓圓的樣子不就像我們這圍坐在一起的一家人嗎。
“至正月十五夜,天色清朗,星月交輝,六街三市,竟放花燈”,向院外望去,街市上熱鬧的景象更勝往日,處處都洋溢著全家團聚所帶來的幸福氣氛。
然而我又想起王建的一詩句:“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絲落誰家”。是啊,就在人們與家人團圓時,一定也有人身在他鄉而沒能與家人團聚,所以我向今晚的圓月托去了一份祝福,希望孤單的你不要傷悲,抬頭看看那輪明月吧,說不定你的家人也正看著它呢。
有關中秋節的日記400字 篇7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到了,我們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品嘗著美味的月餅。
雖然中秋節這天沒有月亮,但媽媽還是準備了許多食品敬月光。媽媽首先哪一張桌子放在外面,然后把許多新鮮的水果和蓮藕放在桌子上。哦、對了還要倒三碗水和放三個月餅。媽媽告訴我這象征著家人團圓。一切準備好了,燒香、放煙花。敬過月光后,一家人就一起品嘗美味的月餅。我們吃著不同口味的月餅,有草莓月餅,哈密瓜月餅、水蜜桃月餅……
爺爺奶奶看到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臉上洋溢了幸福的笑容,享受著天倫之樂。我們吃完月餅還玩了一個游戲叫“對詩”。每個人都要說一句帶“月”的古詩。說到這、哥哥靈機一動立即搶先說道:“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我連忙接到:“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剛說完,爸爸立即答到:“小時不識月,呼作白月盤”。輪到媽媽了,可是媽媽想說的都被我們說完了,在那急的來回直走,這時媽媽眼珠一轉說:“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聽到媽媽說的,我們都為她鼓起了掌……我們玩的開心極了。
這真是個快樂的中秋節!
有關中秋節的日記400字 篇8
八月十五,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之一—中秋節。那天,人們吃月餅,賞月,有的地方還有花燈,十分熱鬧
稱這天為中秋節的原因是: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處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個,民間稱為中秋。
中秋前夕,親朋好友都以月餅為禮互相贈送,因為月餅象征團圓。月餅的款式也是琳瑯滿目:有鳳梨味的、紅棗的、香橙的,還有我最喜歡的冰皮月餅……
中秋那天,人們買來除了月餅外的各式各樣的東西,大部分都是吃的。傍晚,一家人吃著團圓飯,望著即將要黑的天空,都盼望月亮早點兒出來。
晚上,月亮出來了,像個大圓盤似的。這時一家人把桌椅、茶具都搬到陽臺上,各種月餅也都一齊拿了出來。大家望著皎潔的月亮,想起了在外地不能回家的親人;有的人在月光下舉杯相慶,寄托了美好的愿望;煙花冉冉升起,在夜空中綻放!
中秋節是我們合家歡樂的日子,是我們思念親人的日子,更是我們不可磨滅的日子。
有關中秋節的日記400字 篇9
正月十五的晚上,媽媽帶我去看焰火晚會,在去俱樂部廣場的路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把我和媽媽淹沒了。大路兩邊高高地掛起一串串的紅燈籠,給節日增添了喜慶的氣氛……
正月十五的晚上,媽媽帶我去看焰火晚會,在去俱樂部廣場的路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把我和媽媽淹沒了。大路兩邊高高地掛起一串串的紅燈籠,給節日增添了喜慶的氣氛。
廣場上真是人山人海,主席臺上鑼鼓聲陣陣,俱樂部正門上方是“開泰三羊留吉去,鬧春靈猴送福來”的春聯,正中掛著金猴托“福”。廣場東半邊是小朋友們表演的歌舞,西半邊老年人正在扭秧歌,小朋友們的精彩表演贏得片片掌聲,老爺爺老奶奶夸張幽默的動作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我看得正入迷,忽然一道雪亮的瀑布從天而降,原來是廣場上空倒掛的煙花被點燃了,接著地上的火樹也開出了五彩奪目的花。半空中是“銀河落九天”,地上是“火樹銀花不夜天”,真好比人間仙境一樣!忽然不遠處又傳來“咚”的一聲巨響,一個禮花騰空而起,在空中綻放開一大朵五顏六色的花,哇,真是太美了!禮花彈一個接一個地飛上天,又在天空中變幻成各種形狀:有的像楊柳垂下萬絲絳,有的像蝴蝶振翅翩翩舞,更奇妙的是有的禮花彈在空中變出了一串串紅燈籠,然后隨風飄飄悠悠飛向遠方。
禮花在空中綻放,地上是歡樂的海洋,又是一個全家團圓的日子。我望著天空中又大又圓的月亮,想起我的爸爸卻遠在千里之外的大西北,為公司去開發新的市場。我知道還有許多的叔叔阿姨都堅守在自己的崗位。
有關中秋節的日記400字 篇10
農歷八月十五日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這一天的月亮非常非常地圓,真像一個白玉盆。
在農歷八月十四時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家友超市買月餅、水果和零食,哇!來家友超市買月餅的人還真多呀,形形色色,人頭傳動,大家都忙碌著挑選月餅,月餅的形式多樣,有大有小、花紋不一、形狀各異真漂亮。八月十五日放學后,我興高采烈地回家做完老師布置的作業,吃完晚飯后天剛好黑了下來,我馬上拿出我的望遠鏡對著“白玉盆”望了起來,我看見了月亮上的許多黑色的陰影,真像神話故事中的吳剛砍桂花樹的傳說啊!
我拿起了一塊月餅吃了起來,我發現月餅里的豆沙餡還很好吃呢,我想起了一個神話傳說,傳說古代的時候,嫦娥下凡時在天間撒下了無數的月餅,而那天正好是農歷八月十五日,所以就有了八月十五中秋節吃月餅的習慣。
有關中秋節的日記400字 篇11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是宋代詩人蘇東坡的一句小詩,里面的嬋娟是什么?當然是月亮了,所有節日里面我最喜歡中秋節了,因為中秋節不僅可以賞月還可以吃團圓飯。
今晚,天公不作美,不把月亮放出來,所以我們只好將興趣轉到團圓飯上。奶奶先把水果和月餅拿出來“敬月光”,然后再把一樣樣好吃的擺上桌子,然后就開飯啦!
大家正準備吃,而我發現餐桌旁少了一個人,“爸爸”,我叫道,卻沒人回應。媽媽也著急了,不停地打電話去催。不一會兒,爸爸回來了,從頭到腳都有許多水珠,手里還拿了我最愛吃的蛋黃月餅,我感動了,連忙請他坐下,終于能吃團圓飯了。
開始吃了,只見我趕緊拿了一雙筷子,吃了起來,我先夾了一塊紅燒肉,這是我最喜歡吃的菜了,一口吞了下去。而大人們談笑風生,從中國的神話談到歷史,從家里的趣事談到別人家的喜事,從中國的主席談到外國的總統……總之,他們四人就是很快活的樣子,慢慢吃,慢慢喝,很是高興,我的興致也被他們提起了,跟著聊了起來。這頓團圓飯真是香啊!
今天,雖然沒有月亮也沒有她和太陽的兒子—星星們,沒有看到月亮圓圓的臉,但我真的很開心很開心。
有關中秋節的日記400字 篇12
中秋節美食首推月餅,其起源說法多種。一說元代末年,江蘇 中秋月餅 泰州的反元起義領袖張士誠(或說是朱元璋的謀士劉伯溫)利用中秋民眾互贈圓餅之際,在餅中夾帶“八月十五夜殺韃子”的字條,大家見了餅中字條,一傳十,十傳百,如約于這天夜里一起手刃無惡不作的“韃子”(元兵),過后家家吃餅慶祝起義勝利,并正式稱中秋節的圓餅為月餅。在后來很長歷史時期,甚至在上世紀末,許多月餅上還貼有一方小紙片!只可惜,近年所產月餅已不見小紙片蹤影,月餅所含代代相傳的“文化密碼”蕩然無存。另有一說為,明洪武初年,大將徐達攻下元朝殘余勢力盤踞的元大都北京,捷報傳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傳諭中秋節普天同慶,并將當初反元大起義時傳遞信息的月餅賞賜臣民。月餅從此成為中秋節“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了。
月餅,最初起源于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突厥靠月餅隱蔽的傳話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此后,吃月餅成為每年的習俗。當時有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
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賞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到了清代,關于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制作越來越精細。
有關中秋節的日記400字 篇13
過中秋節是我最開心的一個節日,那是因為可以打火把。
上午一直在做作業。作業寫完了,我開始著急了,因為都快中午了,我的火把還沒買呢。我就開始纏著大舅,嚷著讓他陪我去集市買。可姥姥說快要吃飯了,大舅只好答應我吃完午飯才去。
吃完午飯,我和大舅就去集市,找了好久才找到賣火把的地方。我看到火把后興奮不已,剛開始我并不認識麻桿,大舅就向我介紹麻桿的來源,用途。麻桿是一種農作物,春天種秋天收,它的長度可以達到2米多或更長,它的“衣服”曬干后可以變成麻繩。大舅還說在他很小的時候,姥姥也種過麻桿。
火把的制作材料主要有麻桿,許多根麻繩,稻草組成的。大舅賣了十把,他說:“今年大朋友陪著小朋友一起玩”,我開心的鼓起掌。因為我們買的火把沒有稻草,沒有稻草燃燒起來很費勁。回到家,大舅和媽媽就給火把加工,往火把里添加少許稻草。把一根根火把上的麻繩打開,添加少許稻草,然后在一根根系上。一個火把需要5—6根繩,在一個火把的前、中、后有序的放入稻草。經過加工火把很快就完成了。
望著火把,心里很激動,好希望晚上快快來到,這樣我就可以打火把啦。
有關中秋節的日記400字 篇14
中秋節,是個令人回味無窮的日子,也是屬于親人團聚的節日。
在古代,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散文家、詩人、詞人蘇軾一家在中秋節這天吃月餅、賞月,大家其樂融融。可是,蘇軾卻獨自一人在窗子邊,想念自己的弟弟蘇轍,蘇轍和蘇軾手足情深,從小一起讀書,一起睡覺,長大后卻各奔東西,他們已有數十年未見面了。蘇軾心想,為什么這月亮,偏偏在人們分別的時候圓呢?回過來一想:也是,人生有太多的不如意,蘇軾低頭,不禁吟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我的情況,和他差不多,不過,不是一個人思念,而是有更多的人思念。每逢中秋節,在外婆家,大家都會不約而同的想念一個人,那就是我的舅舅。他年年都是每逢春節才回來一次,所以我們望著月亮就會想起他,盼望他回來。
中秋節是好,可是事實并不是往往都如你所愿。讓我們在中秋節這天,祝愿天下人都幸福美滿!
有關中秋節的日記400字 篇15
“中秋節快樂!”“中秋節開心!”聽到大家溫馨的祝福,婆婆高興得臉上樂開了花。我的弟弟問我:“姐姐,中秋節是怎么樣的呢?”“當然是快樂的,溫馨的唄!”我興奮地說。
一轉身看到茶幾上擺著滿滿一籃子紅中帶黃的石榴,不禁好奇地問道:“婆婆,您怎么買那么多石榴啊?”婆婆笑著說:“石榴是中秋節的使者嘛!”“啊?那一定會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吧?”“是啊!”婆婆緩緩地說:“中秋節正是石榴成熟的時候,你看那一個個圓圓的石榴,多像天上那一輪圓圓的月亮啊!剝去那層厚厚的皮,里面全是晶瑩剔透的石榴籽,再慢慢品嘗,那香甜的果汁一直甜到心坎里,人們就選它來當幸福的使者,象征甜蜜嘛!”
每當中秋佳節,勤勞的人們還制作美味的月餅呢!先把餡包好,然后放進模子里,再刻上美麗的花紋,對了,餡的味道各種各樣,有蓮蓉的,有草莓的,有哈密瓜的……真是想要什么味,就有什么味!人們真是富有創造力啊!
多年以來,人們一直保留著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的習俗。今晚的月亮非常明亮,一定是月亮姐姐想看看祖國母親六十周年的熱鬧景象吧!她也想看看國慶大閱兵的三軍儀仗隊、坦克方陣、反坦克導彈方陣、核導彈方陣、空中加油機方陣,還有那美麗的彩車……月亮姐姐也一定還關心著那些在“5·12”大地震中失去父母、失去親人的可憐的孩子們,給他們送去一個溫馨的笑臉,鼓勵那些堅強的孩子們好好學習,為祖國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秋節真是個美好、團圓的節日啊!我愛中秋節。
有關中秋節的日記400字 篇16
月日星期天氣
昨天是中秋節,這不,我們一家子都到齊了,一起去飯店吃了個飯。
我們一家子人特多,有二十來個人吧,我們想定一個大桌子呢,但飯店里沒有那么大的了,于是我們就分成兩桌了,小孩子一桌,大人一桌,開始點菜了,我發現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因為好久都沒有聚在一起了嘛,所以都很快樂,我們小孩子先點了兩個辣菜,然后大人們又點了幾個菜,過了一會兒,上菜了,我們小孩子邊吃邊聊天,大人們也是一起喝喝酒,說說話,我們小孩要的菜上了,上面全是辣椒,但真的很好吃,我們就不聊天了,開始吃了,但大人們好像吃勁兒不大,老是喝酒說話,又過了好長時間,我們都吃完了(包括大人),于是我們就把一些人送走了,我覺得這次中秋節我真開心啊!
我覺得我的收獲也很多,我知道了:大人們不容易聚在一起,個個都有活干,這次中秋節,我們家人都聚在一起了。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不要等到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有關中秋節的日記400字 篇17
月日星期天氣
中秋節晚上,爸爸、媽媽、外公、外婆……都來了。爸爸把桌子放到陽臺上,然后把月餅放好,最后把水果、刀叉放好。我想了想問:“爸爸,你們要看月亮嗎?”爸爸回答:“對,我們大家要望月。”
過了一會兒,月亮出來了,大家坐到自己的位子上,開始望月。每個人都拿出一個月餅開始吃。有時大家會說:“祝你中秋節快樂。”有時會講一講中秋節的故事,外公就給我講了一個故事叫“嫦娥奔月”,我邊聽故事邊吃可口的月餅。月餅外表小巧玲瓏非常可愛、非常華麗、別致,月餅里還發出香味,真是芳香貽人啊!多么美味的月餅啊!多么美麗的月亮啊!多么快樂的中秋節啊!
明年中秋節我還要吃美味的月餅,看美麗的月亮。
有關中秋節的日記400字 篇18
話說每年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節。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話說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有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對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為團圓節!
在我國古代的時候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節都要舉行印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西瓜,月餅,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在這些東西中,其中月餅和西瓜是必不可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必須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都要一樣。
在古代齊國,有一位丑女無鹽女,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后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
在唐代中秋賞月,頗為盛行玩月。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少。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在南宋,明間從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
在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活動。
在中秋的活動可真豐富啊!
有關中秋節的日記400字 篇19
月日星期天氣
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日是中秋節,每年的這個時候也是一家團圓的日子。而且還有一些習俗,那就是吃月餅,賞美麗的月亮。因為那一天中的月亮最圓最美,關于月亮的還有許多美麗的故事,人們都說月亮上有美麗的嫦娥姐姐和可愛的玉兔……帶著這些憧憬,今年中秋,我也隨著大人賞月了!
晚上,我早早吃完晚飯,就來到陽臺,迫不及待的想和月亮“打招呼”。幾十分鐘過去了,天空還是一片“空白”,再仔細一看,連星星的影子都不曾看到,我打了個盹,但一會兒星星出來了,一閃一閃的像一顆顆小眼睛在空中眨眼,似乎在望著我向我問好。我想星星都出來了,月亮也一定出來咯!剛說完,一絲光芒,彎彎的,想小船,接著一個金色的大圓盤出來了。他將那皎潔的月光設想大地。在慢慢的,月出來了。從小到大,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原來晚上也有云吶!這時,我發現地上的螞蟻不動了,我想螞蟻也被這迷人的月亮迷住了吧!
中秋的月亮真神秘,又圓又美又亮。下一次我一定還會在賞月的!
有關中秋節的日記400字 篇20
中秋節到了,家家戶戶團圓了。每家每戶都可以聽到鞭炮聲。
爸爸騎著摩托車,載著我去奶奶家過節。叔叔和爸爸、奶奶在廚房里準備豐盛的晚餐,他們煮的菜散發著濃濃的香味,真叫人嘴饞。
吃完了晚飯,快七點半了,許多人給我們送月餅。有各種各樣的口味,有草莓味、菠蘿味、香蕉味等。我迫不及待地想嘗嘗。可是要等到月亮出來才可以賞月哦!
我和妹妹站在門外放煙火。煙火有的像波浪,有的像太陽花,有的像滿天星,還有的像降落傘。
月亮不知什么時候悄悄地升上了天空,照得大地亮堂堂的。圓圓的月亮像個大玉盤,遠處的星星像一顆顆珍珠。我們坐在大榕樹下,邊賞月邊吃月餅,不由得想起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首古詩。
時間不知不覺地就過去了,我該回家睡覺了。臨走時,奶奶送給我一盒我最愛吃的草莓月餅,我高興地和奶奶告別。爸爸騎著摩托車回家了。
我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夜晚!
有關中秋節的日記400字 篇21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是宋代詩人蘇東坡的一句小詩,里面的嬋娟是什么?當然是月亮了,所有節日里面我最喜歡中秋節了,因為中秋節不僅可以賞月還可以吃團圓飯。
今晚,天公不作美,不把月亮放出來,所以我們只好將興趣轉到團圓飯上。奶奶先把水果和月餅拿出來“敬月光”,然后再把一樣樣好吃的擺上桌子,然后就開飯啦!
大家正準備吃,而我發現餐桌旁少了一個人,“爸爸”,我叫道,卻沒人回應。媽媽也著急了,不停地打電話去催。不一會兒,爸爸回來了,從頭到腳都有許多水珠,手里還拿了我最愛吃的蛋黃月餅,我感動了,連忙請他坐下,終于能吃團圓飯了。
開始吃了,只見我趕緊拿了一雙筷子,吃了起來,我先夾了一塊紅燒肉,這是我最喜歡吃的菜了,一口吞了下去。而大人們談笑風生,從中國的神話談到歷史,從家里的趣事談到別人家的喜事,從中國的主席談到外國的總統……總之,他們四人就是很快活的樣子,慢慢吃,慢慢喝,很是高興,我的興致也被他們提起了,跟著聊了起來。這頓團圓飯真是香啊!
今天,雖然沒有月亮也沒有她和太陽的兒子—星星們,沒有看到月亮圓圓的臉,但我真的很開心很開心。
有關中秋節的日記400字 篇22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又到了農歷八月十五,今天是中秋節,又叫團圓節,是家人團聚、品嘗月餅、飲酒賞月的好日子。
我和爸爸媽媽吃完晚飯,等待著月亮公公的出現。透過窗戶,我看見月亮從樓角慢慢上升,好像害羞的小姑娘,升到樓頂時,似乎膽大了,一下子跳了出來,頓時,月光灑滿了大地。月光照在樹葉上,在地面就能看見影子。我呆呆的瞧著月亮,仿佛看見了正在砍桂花樹的吳剛,美麗動人的嫦娥,活潑可愛的玉兔。你瞧,嫦娥姐姐正朝我笑呢,它一閃一閃的,好像在說:“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我們坐在陽臺上,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我們拿出幾個月餅,月餅有五仁的,黑芝麻的、蓮蓉的。好吃極了!我想起了《古朗月行》里的詩句“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吃完月餅我們一家去了樓外散布望月!天空中掛著一輪金色的明晃晃的圓月,好象深藍色的天空中襯托著一個大玉盤。一陣風吹到身上,感覺真舒服!
有關中秋節的日記400字 篇23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要到了,超市里月餅陸陸續續上架了,大街上的巨幅廣告也在向我們招呼著這一節日的到來。
中秋節,農歷的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對于中國人來說,中秋節是僅次于春節的重大節日。這天,天上的明月如玉如盤般圓滿,人們自然想到了家人的團聚,遠在異鄉的游子也借此寄托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所以,中秋節也叫團圓節。
一說到中秋節,我們立馬會想到月餅,月餅就像是中秋節的代言品。中國人吃月餅的習俗由來已久,最初,月餅是古時候人們用來祭拜月神的,后來人們在中秋節吃月餅,月餅也逐漸成為中秋節必備的食品。“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人們吃月餅的習俗。
這一天,親朋好友聚集一堂,好不熱鬧!大人們圍在一起分享今年豐收的成果,對著朗朗明月憶苦思甜、暢想未來、享受親情的溫暖。小朋友們的節目就更多了!他們呼朋結伴地出去放煙花、戲耍、賞月、爭論月亮上的故事……當然,同樣令他們開心的是——這一天可以吃到很多好吃的東西。琳瑯滿目、口味多樣可口的月餅是必不可少的,平日里不常吃到的其他佳肴在這一天也都可以一飽口福。總之,中秋節對他們來說是個充滿歡樂而溫暖的日子!
然而,幾家歡喜幾家愁。對于在異鄉的游子來說,真是“每逢佳節倍思親”!從古至今,這種鄉愁一直縈繞在人們心間。游子們看到萬家燈火通明、親人團聚、圓滿的月亮時會忍不住睹物思情。人們把酒問月,將祝福寄托給遠方的親人,愿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傳統的中秋節呼喚著人們回歸親情,拾起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有關中秋節的日記400字 篇24
中秋節,是我一年中最喜歡的節日之一,因為這一天,我們一家人坐在屋頂的平臺上,有說有笑,有跳有唱的,開心極了。
這一年的中秋節,又可以和家人坐在一起過了,到了太陽公公下山的時刻,我們一家人,像剛出籠的小鳥到處忙碌,做好一切“活動”前的準備,唉!太陽公公和我們說byebye(再見)了,月亮姐姐說hello(你好),星星哥哥已幫我們點燃了湛藍的天空,一閃一閃的像在笑,嬰兒般的笑。在湛藍的天空下的平臺上,一張圓桌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小吃,和各種味道的飲料,當然,不能少了主食“月餅”,有蓮蓉、蛋黃、水果、豆莎等各種各樣口味的月餅。
我們家“中秋晚會”開始啦!爸爸說:“今年,我們中秋節的活動是,我們的月餅里面有一個謎語,誰拿的那個月餅把謎說出來,就有獎品喔!”比賽開始了,我以飛快的速度拿了一個月餅打開一看,拿出一張字條,工整的寫著一行字:哪種牛不吃草,你知道嗎?知道就快告訴我。
哪種牛不吃草?我左思右想,還是沒想出來,我有點想放棄的時候,想到了爸爸說的答對了有禮物,我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發揮十五分的智慧思索,忽然,聽到弟弟說:“這怎么回事,怎么會有蝸牛啊!蝸牛”對!蝸牛不吃草,對,對,對,我跑到爸爸跟前,笑哈哈的說,我猜中了,我的謎底是“蝸牛”。我一說完,爺爺、奶奶、媽媽,弟弟,在埋頭思索的他們,都不約而同的把目光投向我,一句話也沒說,為了打破這冷場的氣氛,我說了一句:“爸爸,禮物是什么?”我摸了摸頭,終于,把他們從北極帶回了屋頂,爸爸臉上露出一幅我上當了的表情,對我說:“獎品是由我秘制的月餅”,我苦笑了一下,因為,我爸做的東西,要不這出錯,要不那出錯,一般的是味道怪怪的,所以,我拔腿就跑。
就這樣,我家的“中秋晚會”在這種氣氛中和我們再見了。
已成往事,但家人歡聚的幸福時光長留我心中。
有關中秋節的日記400字 篇25
今天是中秋節開簾見新月,透過窗戶,我看見月亮從樓角慢慢上升,像個害羞的小姑娘,升到樓頂時,似乎膽大了,一下子跳了出來,頓時,月光灑滿了大地。月光照在葉子上,在地面就能看見影子。我呆呆的看著月亮,仿佛看見了正在砍桂花樹的吳剛,美麗動人的嫦娥姐姐,活潑可愛的玉兔。你瞧,嫦娥姐姐正朝我笑呢!
媽媽開始做飯了,我一見桌上的月餅,就想嘗幾個,可朋友來是不能在餐桌上做一舉一動的,否則要受到懲罰,我只好上樓看電視了。
晚餐做好了,我見媽媽上了樓,就偷偷摸摸的走向廚房,去拿餐桌上的月餅。我來到了廚房,看見桌上的月餅,嘴里就已經有“油”了。月餅拿到了,我見媽媽還在房間時,就開始咬了,“叮呤呤呤,叮呤呤呤”我急忙躲到餐桌底下盯著樓梯旁。過了一小時后,我見媽媽還沒下來,就咬了幾口,媽媽下來我連忙躲進餐桌底下,月餅呀月餅,現在該怎么辦呀?媽媽走出了家門,我又便走了出來,就一口一小塊的吃掉了。
媽媽在時偷吃月餅,也太不容易了,要是被媽媽發現,后果不好呀!
有關中秋節的日記400字 篇26
轉眼中秋節就到來了,而在每年的中秋節里,我們一定要做的兩件事情就是賞月和吃月餅。而聽說吃月餅有著這樣一個由來。在這里我先給大家講述一個關于月餅的傳說吧。傳說以前月餅叫做胡餅,是打了勝仗獻給皇上的一種貢品。唐玄宗的時候,唐軍打敗了匈奴,大臣將胡餅獻給玄宗,玄宗看了看說:“這么好吃的餅叫做胡餅,太難聽了吧!”楊貴妃在一旁說道:“天上的月亮這么圓,就叫月餅吧!”于是,“月餅”就傳了下來。
不知不覺中,到了晚上。媽媽說:“今天是中秋節,我們一起來吃月餅吧!”我和爸爸異口同聲地說:“好啊!”媽媽拿出了一個月餅盒,一打開,里面有棗泥的、哈密瓜的、鳳梨的……真是應有盡有。我率先拿出一個鳳梨味的,先慢條斯理的將包裝袋打開,里面是一個橙黃色的小月餅,這月餅不是很圓,而是橢圓形的,再乍一看,月餅的中心標準的寫著“鳳梨”二字。把它打開,里面是松軟、晶瑩剔透的餡兒。咬一口,香香甜甜的味道在嘴里揮之不去。就在這時,爸爸也吃了一個棗泥味的,只見他放進嘴里細細的嚼,嚼了許久后突然大叫:“哇噻!真是太好吃了!香香的,甜甜的,好爽呀!”
今年的中秋節雖然沒有見到月亮,但是我們吃了月餅,一樣過的很快樂。而且,也比以往的中秋節過的更有意義。
有關中秋節的日記400字 篇27
一轉眼的時間就已經從暑期長假到了中秋佳節。就在這彈指一揮間我和中山親人分別了心里可還真不好受!如今已經到了中秋節每家人都聚在一起共享天倫這真讓想念呀!
直到在出去玩時我還在一直犯合計。就在這時只聽媽媽的手機響了媽媽在電話中說姨媽她們六人都來。我開心地跳了起來但我又轉念一想家里又沒人他們是怎么樣進家的呢?
于是媽媽剛放下電話我就問媽媽他們在哪里?為什么來之前不打電話?媽媽這時說:“不打電話是因為想給我們一個驚喜可卻被關到門外了!”我一聽大吃一驚真可謂是驚喜變驚訝啊!
等回到家后看到他們站在門口我們興奮地擁抱了起來。休息了一下晚上我們就去龍蝦城吃龍蝦之宴!
到了龍蝦城后只見每個桌上都有一盤鮮紅色的大龍蝦令我十分興奮。
第一道菜就是王中王小龍蝦。只見大人們都舉起刀叉對龍蝦大開殺戒而我只想啃龍蝦的那只硬邦邦的鉗子。啃著它我心里卻暗自想:這龍蝦可真是寧死不屈呀!自己已經死了鉗子還那么硬。
后來我第一個退出了戰場吃了些其他飯菜。但今天真不愧是龍蝦之宴啊!
有關中秋節的日記400字 篇28
中秋節到了,家家戶戶都在籌備著過節。你看,老大爺、老大媽們在菜場買菜,小伙子、姑娘們,拖著行李箱從外地趕回來了,還有頑皮可愛的小孩子們在門口吃東西,到處是一片熱鬧的景象。
可是今年中秋老天不作美。一大早起來,我就發現天上下起了小雨。我在心中默默祈禱雨快點停,可是老天爺好像跟誰賭氣似的,雨一直下一直下,一直到晚上都沒有停,而月亮始終沒有露出笑臉。
雖然看不見天上的月亮,但我們心中有一輪月亮。我們家仍按習俗敬月光。往常,我們在院子中擺一張小桌子,上面放上糕點瓜果,然后燒香、放鞭炮。由于今年下雨,我們只好把桌子放在客廳中了。我幫媽媽擦好桌子,媽媽在桌上擺好蘋果、香蕉、豆角、菱角、月餅和藕,還倒了一杯茶。
敬完月光,我和爸爸媽媽就上樓看中秋晚會。中秋晚會中的表演看的我眼花繚亂,并且我還知道了一個喜訊:我國“天宮2號”火箭將在晚上10:04發射。看著那艷麗的火光,聽到那一聲又一聲報告正常的話語,心中不禁被這震撼的場面感染了。
這次中秋,雖然沒有觀賞到那輪明月,但我卻收獲了不一樣的快樂與激動。
有關中秋節的日記400字 篇29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
晚上了,爸爸、媽媽、我、爺爺和奶奶一起去森林公園賞月呢!媽媽負責把野餐巾帶去;我負責把燈籠和食物都帶齊;爸爸負責開車去森林公園;二位老人就負責上車。我們上好車了。我大喊一聲:“開車咯!”我心里十分開心。因為就要去森林公園賞月了。到了,我立刻叫爸爸開車廂。我下車去車廂拿起燈籠和照相機去拍照呢!我拉著媽媽去燒烤場,爸爸和爺爺奶奶都跟上了。因為我不會燒香腸,所以幾條香腸被我弄到炭里去了。真可惜!媽媽說:“因為你還沒串好香腸,所以香腸就滑了下炭了”我按照媽媽說的方法去做,成功燒了四五條香腸了。
吃完燒烤,我們又到山的空地去把餐巾鋪上,我們就把食物放在餐巾上面,食物當然是中秋節的月餅和炎熱的夏天解暑的西瓜、薯片和蘋果等食物。我抬頭仰望著天空,哇!看到了一個又大又圓的東西,我問:“媽媽,那是什么呢?”“是中秋節……”“哦,我知道了,是一輪明月”我還沒等媽媽說完就說了。
有關中秋節的日記400字 篇30
這天晚上,媽媽到街上買來了一盒月餅,準備過中秋節。
我迫不及待地拆開漂亮的包裝盒,拿出三塊月餅,各放在一個盤子里。我看了看一塊月餅,呀!月餅上的花紋可真漂亮啊!有的花紋是直的,有的是彎的,還有的是波浪形的。看著那小巧玲瓏的月餅,我拿起一塊月餅,聞了聞,啊!月餅可真香啊!我忍不住拿起切月餅的塑料小刀,把月餅切成四塊。我拿起一塊,放進嘴里,咬了一口,香香的月餅,甜甜的果醬,真好吃。媽媽看見了,笑呵呵地問我:“怎么樣,好吃嗎?”“太好吃了”我回答。“好吃就多吃點。”媽媽還是笑瞇瞇的樣子。等我們一家人都吃好后,爸爸帶我和媽媽一起去廣場上看噴泉。我牽著爸爸媽媽的手,蹦蹦跳跳地來到廣場,鉆進人群。我站在高處看噴泉,可就是看不到。于是我就來了一個“金雞獨立”。哇!噴泉可真美啊!無色的水被彩色的燈光照著,就變的五光十色,紅的像花兒,藍的像天空,綠的像草地。還有一股水噴的,顯得特別引人注目。噴泉結束后,還有幾個調皮的小朋友跑來跑去,被水滑倒也不在乎,還在很淺很淺的水里打著滾,把他自已弄的全身濕淋淋的,讓人看著就想笑。我抬起頭,看了看月亮,“呀!今天的月亮好圓啊!”我驚叫起來。“是啊,中秋節的月亮都是很圓很圓的,就像一塊大月餅。”媽媽也抬頭望望月亮,語重心長地說。到了八點,我們要回家了,我拉著爸爸媽媽的手,歡天喜地地回家了。
中秋節是家家戶戶團圓的日子。我真希望每年的中秋節都能和爸爸媽媽一起吃月餅、看噴、觀賞又大又圓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