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秋主題活動總結(精選7篇)
2023中秋主題活動總結 篇1
中心小學中秋主題活動總結
開展傳統節日活動是文明城市創建的重要內容。XX縣XX鎮中心小學以中秋節、“9·30”烈士紀念日、國慶節為契機,挖掘節日內涵,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在濃濃的節日氣氛中融入中國夢的內涵,進一步唱響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偉大祖國好、各族人民好、建設“十全十美”幸福時代主旋律,為我縣文明城市創建營造濃厚氛圍。
一、我們的節日——中秋節
20xx年9月27日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中秋節”。為使廣大師生更多地了解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廣泛挖掘與詮釋中華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使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近日,XX縣XX鎮中心小學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唱響“我們的節日——中秋”主題活動。
1.詩詞誦讀比賽
9月4日下午,我校以班級為單位舉行了主題為“我們的節日——中秋”詩詞誦讀比賽。
全校48個班級的所有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大家的誦讀內容豐富,既有“明月篇”、又有“情懷篇”、更不乏“愛國篇”。學生誦讀形式多樣,有獨誦,有合誦,學生們都在以獨特的方式紀念傳統節日,弘揚傳統文化。
2.硬筆書法競賽
我校組織開展了“我們的節日——中秋”詩詞硬筆書法競賽。活動中,同學生們認真搜集有關中秋節的詩詞及好句好段,以硬筆書法的形式向大家展示人們對中秋的美好祝福。下面是六年級級部報送的學生硬筆書法作品。
3.校園廣播站中秋專題
我校校園廣播站播出了學生們精心準備的中秋特別節目——我們的節日—中秋節。節目中通過講中秋的由來,中秋的神話故事、說中秋的習俗、賞中秋的詩篇、送中秋的祝福等等,讓全校師生了解中秋節的相關文化,感受到了中秋節的美好氛圍。
4.手抄報評比活動
我校組織開展了“我們的節日——中秋”手抄報的評比活動。活動中同學們精心設計,用自己獨到的見解畫出了自己心目中的中秋節。繪圖過程中,同學生間小組合作,利用周圍圖書資源搜集有關中秋節傳統文化知識,以手抄報的形式向大家展示了中秋節的由來、風俗習慣等傳統文化。下面是五年級級部報送的學生手抄報作品。
此外,動員學生和爸爸媽媽一起和家中的老人一起吃月餅、賞月,觀看中秋文藝演出,弘揚中華傳統的文化,增強了其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我們的節日——“9·30”烈士紀念日
今年9月30日,是我國首個烈士紀念日。為了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27日,我校組織200余名學生在西順河革命烈士紀念碑前舉行烈士公祭活動。同學們深刻緬懷并表達了對烈士的思念之情,從而進一步激發愛國情懷。
三、我們的節日——國慶節
1.開展迎“我的夢中國夢”講故事和“八禮四儀”演講比賽
為深化廣大青少年對“中國夢”的認知和理解,9月23日和9月25日下午,我校舉行了“中國夢我的夢”慶國慶講故事和演講比賽。比賽分低年級組和高年級組。
比賽中,同學們稚嫩的聲音,字正腔圓的講述著;同學們微笑登臺,聲情并茂地演說著。展示著澗小學生自信、奮發的風采。他們或用古今中外熟知的名人軼事講述自己的愛國夢、成才夢,或用自己身邊平凡人的點滴小事告訴自己和同學們:中國夢和我的夢緊密相連,展現了學生們對美好未來的渴望,表達了追夢的決心和信仰。
通過這次比賽,加深了同學們對“我的夢,中國夢”的理解,也引導教育了他們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應該如何做,幫助學生樹立了遠大的目標,為“中國夢”的實現而不懈努力。
2.校園廣播站國慶節專題
我校校園廣播站播出了學生們精心準備的國慶節專題廣播: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專題。通過廣播讓全校師生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⑵我們的節日—國慶節。節目中講述國慶節的由來讓全校學生了解國慶節的知識,通過詩詞朗誦表達了學生的受國之情。
3.迎國慶“我的夢中國夢”主題升旗儀式
9月29日,我校舉行迎國慶“我的夢中國夢”主題升旗儀式,活動現場,校領導宣讀了迎國慶“我的夢中國夢”講故事比賽與“八禮四儀”演講比賽中獲獎學生的名單,張輝校長與卜開濤副校長為獲獎學生頒發獎狀,并號召全校同學為實現祖國偉大的中國夢努力學習,一等獎獲得者何瀟哲同學為同學們演講“我驕傲我是中國人”,獲得同學們的熱烈掌聲。
2023中秋主題活動總結 篇2
我們的節日--中秋節活動總結
根據XX社區20xx年中秋節活動實施方案,以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為主線,通過一系列活動的開展,豐富了節日期間居民群眾文化生活,營造了歡樂祥和、和諧文明的節日氛圍,使社區居民群眾度過了一個安全祥和愉快的春節,開始了豐富多彩的慶元宵佳節活動:
1、9月16上午在XX社區文化活動室舉辦了以“同一月餅,同一夢想”為主題的迎中秋活動,參加活動人數25人,主持人以典故嫦娥奔月、吳剛折桂、玉免搗藥等話中秋,以品嘗月餅居民互相交流、以兩人完成的障礙游戲共歡樂、以謎語猜猜猜以有獎的形式把活動推向了本次活動的最高潮。中秋的活動是異彩紛呈的文化活動中,不僅增強了居民對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認識,更拉近居民與居民、居民與社區之間的距離,使活動到處洋溢著歡樂喜慶氣氛。
2、9月17日中秋佳節來臨之際,XX社區在珠林小學開展了“關愛留守兒童、共度快樂中秋”活動。青年志愿者們為10名留守兒童送去了月餅、書籍等學習用品和食品,并在留守兒童活動室內和孩子們進行下棋、玩魔方等游戲,和孩子們聊天進行心理輔導,從物質上、精神上給予留守兒童關懷,讓遠離父母的孩子感到“有人愛、有人護、有人幫”,讓留守兒童們提前過上一個快樂、難忘的中秋。
3、9月19日,旨在通過健康關懷志愿服務活動,走進社區,服務“三關愛”對象,開展衛生常識咨詢、健康檢查、疾病預防宣傳。通過活動開展,積極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進一步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志愿服務精神,彰顯“奉獻別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務理念。活動現場主要開展健康咨詢,社區居民健康信息采集、測量身高、體重、聽心肺、量血壓等體檢科目。為使居民享受到更好公共衛生服務,活動現場還專門準備了衛生服務車,專門接送前來接受義診的群眾到醫院進行免費體檢。
4、9月22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即將來臨。為進一步深化“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XX社區廣泛開展“我們的節日·中秋”主題活動,通過舉辦中秋文化廟會、吟誦中華經典等活動讓居民體驗中秋文化的獨特魅力。社區通過搜集、學習中華傳統文化,自編自制節日小報,展示節日收獲與感悟,在居民中增強了中華傳統文化意識。
2023中秋主題活動總結 篇3
中秋養生活動總結
農歷八月十五日是中秋節,也是萬物成熟的季節,隨著氣溫逐漸轉涼,萬物也隨著寒氣而逐漸蕭條,此時早晚溫差大,身體最需要保養。農歷八月十五日是中秋節,也是萬物成熟的季節,隨著氣溫逐漸轉涼,萬物也隨著寒氣而逐漸蕭條,此時早晚溫差大,身體最需要保養。在五行學說中秋屬金,主斂肅,應于肺,因應秋天的肅殺之氣,易脫水,情緒也容易受壓抑,因此,秋季養生應依據“萬物秋收,肺氣金旺”的特色。
中秋節潤燥養肺防感冒
秋初暑氣由盛而降,早晚涼中午熱,日夜溫差變化大,暑氣漸退,但逢秋老虎發威時,天氣又悶又熱,這種涼熱不定的天氣,最容易感冒。
建議每日晨、晚養成用冷水浴面、熱水泡足的習慣,有助于提高身體抗病能力。適度散步、打球、做操、練拳、習劍,這樣可提高身體御寒能力,防止感冒的發生。
秋季氣候干燥,可適當服用白木耳,芝麻、蜂蜜、冰糖、梨等食品,以滋陰潤燥。老年人脾胃虛弱者,宜食溫熱熟軟的食物。
推薦一個適宜老年人的可防可治的小偏方:一把糯米煮成湯,七個蔥根七片姜,熬熟對入半瓶醋,每日少許飲用可預防傷風感冒。
中秋節防腹瀉便秘等胃腸疾病
便秘是由于人體內缺少纖維素和大量水分,致使胃腸蠕動失常,腸道中代謝物、細菌等有害物質不能及時排出。部分蔬菜能健脾和胃、通利大便,營養學家也指出,在所有蔬菜當中,富含膳食纖維最多的是根莖類的蔬菜,比如土豆、紅薯、蓮藕、竹筍等。因此中秋節可以適量食用一些通便排毒的食物以緩解便秘。
經歷一整個夏季,人的脾胃功能比較弱,當飲食不當時,就易引起腹瀉。
為預防腹瀉,要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勿食生、冷的食物,吃熟食,喝開水,勤洗手,尤其要做到飯前便后洗凈手。多數秋季腹瀉病例都是病毒引起的,細菌感染的比率較低。對于病毒性感染目前無特效藥物,在治療時以對癥處理為主,通常病程比較短,可以自愈。但劇烈而持久的腹瀉,將導致脫水和電解質紊亂,此時,可在病因治療的同時,適當給予止瀉藥。
應注意多鍛煉身體,增強體質;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豐富的營養,有助于預防腸道傳染病。
保養身體
1、食養:防燥攝陰
秋季氣候稍涼,空氣中普遍缺乏水氣,食養應以防燥攝陰,滋腎潤肺為主,老人還可以多吃一些米粥來益胃生津。
2、形養:多喝水、早睡早起
秋天的氣候干燥,很易感到口干舌燥,皮膚水分也易流失。所以要特別注意水分的補充,多喝水、多吃含膠質與水分的水果,避免太激烈的運動。并應早睡早起可降低血栓形成的機率,進而預防心血管疾病。
2023中秋主題活動總結 篇4
中秋節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雖然年年都過中秋節,但很多學生對這個節日了解得并不深,為了對學生進行中華民族的傳統教育,中秋節前夕,我院開展了“中秋節”主題文化活動,目的在于深度挖掘蘊涵在中秋節中的教育意義,使學生了解民族的風俗,傳承民族的文化,弘揚民族的精神,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傳統節日、認真對待傳統節日、由衷喜愛傳統節日,傳承節日文化。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增強熱愛民族傳統節日和傳統文化,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xx大提出的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戰略部署,切實加強中華優秀文化傳統教育:
一、學院領導高度重視,各部門通力合作
學院領導對活動開展作出部署、提出要求,并成立了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活動準備組:
二、節前廣泛宣傳
1、利用國旗下講話、廣播站、宣傳欄等宣傳陣地對學生進行廣泛宣傳。
2、在班會上講解傳統節日的來歷、歷史背景、所蘊含的豐富的文化底蘊等,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三、活動豐富、全員參與、共同體驗、動手實踐、收獲快樂
1、搜集資料
在搜集有關資料的過程中,學生不但培養了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并通過親自動手制作手抄報、花燈,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2、開展“誦讀中華經典,共度中秋佳節“中華經典誦讀比賽活動。
通過對中秋詩歌的朗誦,對中秋的傳說、小故事的表演,不僅激發了學生的濃厚興趣,更使教育內容豐富起來。豐富多彩的活動使空洞的說教變得具體、實際,學生更容易接受這樣的教育形式。切身的體驗使學生有了真實的感受。學生在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方法接受了傳統文化的教育,增強對傳統文化、傳統節日的認同和喜愛,弘揚了民族文化。
3、開展“和諧校園〃歡樂中秋“主題游園活動。由各教室代理教室領導和學生分別組織的游園活動,受到了同學們的廣泛關注,同學們的參與熱度很高。整個游園現場氣氛非常熱烈。每個游戲現場都被緊密“包圍”,無論是游戲中的同學,還是觀戰的同學,無不喜笑逐歡樂,不論是否贏取了大獎,同學們的臉龐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沉醉于參與的樂趣中,在笑聲中拋開各種煩惱,心靈得到徹底的舒緩。
有同學就笑稱:“已經多年沒有體驗這樣放縱玩游戲的感覺了,像是回到兒童年代,很放松,心情很好。”
2023中秋主題活動總結 篇5
一、活動目的:
1、使同學們感受到家的溫暖,不至于在這樣一個團圓的日子里感到寂寞。
2、增強同學之間的情感,是同學之間有進一步的了解,來彌補未軍訓造成的同學之間不熟悉的缺憾。
3、鍛煉同學們表現自我的能力,使同學們敢于表現自己。
4、增強班級凝聚力,為下一步班級工作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活動時間:20xx年9月21日。
三、活動地點:三明學院鴻文樓305教室。
四、活動總結:
這一次的活動總體來說是比較成功的,有選出來的幾個班委一次策劃了本次中秋聯誼活動。由于我們班級沒有固定教室,所以只能借用其他院系的多媒體教室進行活動。因為時間倉促,所以也沒有能精心準備小品或者其他精彩的節目,但是現場卻也有幾個同學踴躍起來唱歌。大家在一起玩的很開心沒有因為中秋放假沒有回家而不快樂。這次策劃不僅是因為中秋節大家沒有回家而準備的活動,同時也是為了促進班級同學之間的交流,畢竟這是大家作為新生在這個班級的第一次聯誼活動。
活動的預期目的已經達到,班級的人已經相互認識,大家通過做一些互動游戲已達到此次聯誼活動目的:思想、行動一致,友情的呼喚,溝通的開始。
因為大家都是新生,難免有點羞澀,所以大家在游戲中速度較慢,導致一些原來會玩游戲的人失去游戲興趣。游戲做的有時較不規范,容易出現錯誤情況,造成失去游戲的連貫性。做完游戲后還有同學提出要再玩下,說明游戲還是很有意思的,懲罰的小游戲沒事先想好,到了后來才提出來的,造成了有些措手不及。活動中也有不少的同學比較活潑,為班級帶來不少的笑點。而且在活動中我們的書記、輔導員和小導們也參與到我們之中,一起與我們玩游戲,促進了師生之間的交流。
此次聯誼活動經費比較節約,做到盡量少花錢,由生活委員領取班費支出。此次聯誼活動的開展讓大家都圍坐在一起互相交流,并通過娛樂和互動達到了取長補短的效果、班級各成員互相認識,,促進宿舍與宿舍間的友誼,而且大家都受益匪淺,并希望在今后的學習和活動中團結精密合作,進一步加強感情。
2023中秋主題活動總結 篇6
懷著無比輕快的心情,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這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她的形成過程,是我們中華民族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過程。包括中秋節在內的中國傳統節日,是代代中國人貢獻給世界和未來的文化財富。
為了歡慶我國這個古老的傳統佳節,更為了借此機會對學生進行民族傳統文化及感恩教育,在校領導的支部安排下,我班成功開展了“我話中秋”主題班會和 “懷念親人、祝福親人、感恩親人、立志成才――致親人的一封信 ”等討論活動。在這個主題班會活動中,我班同學通過查閱資料,向大家介紹了中秋節的來歷,還用古詩詞誦讀、歌、舞表演和吃月餅等多種形式,了解了中國節日,增強了我是中國人,說中國話,過中國節的愛國情感。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后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托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節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同學們一一了解了中秋節各個朝代的傳說:中秋傳說之一――嫦娥奔月;中秋傳說之二――吳剛折桂;中秋傳說之三――朱元璋與月餅起義。學生們還饒有興趣地布置軟木板,用丟棄的月餅包裝盒制作城市建筑模型,既環保又開發了同學們的動手能力和想象力,結合時代潮流體現了濃濃的中國情。
通過一系列活動的開展,使同學們不僅了解到了更多有關中秋節的知識和故事傳說,讓學生對中國這一傳統佳節及傳統文化有更深層次的了解和熱愛;而且也使同學們懂得感恩回報,對全體學生進行了很好“感恩”教育,從而激發同學們去努力學習,用以報答父母恩情。
這次班會給同學們留下美好深刻的回憶,這次慶中秋主題班會讓我們今后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一起,更加友好快樂地相處,使中華傳統文化內涵得到更好的傳承。
2023中秋主題活動總結 篇7
學校中秋節活動總結中秋節期間,為了切實加強中華優秀文化傳統教育,我校認真開展了“我們的節日.中秋節”主題文化活動,引導全體教職員工進一步了解傳統節日、認真對待傳統節日、由衷喜愛傳統節日,傳承節日文化。
一、領導高度重視。學校將開展好中秋節主題文化活動作為豐富教職員工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一件大事,擺上重要位置。召開專題會議對本次活動作出了部署、加強組織領導,落實任務,并制定了專門的活動方案。
二、宣傳引導有力。學校對此次活動進行了充分的宣傳,切實加強對民族傳統節日的輿論宣傳,積極營造尊重民族傳統節日、熱愛民族傳統節日、參與民族傳統節日的濃厚氛圍。在教職員工中內以“我們的節日”為主題通過多種形式,大力營造節日氣氛,擴大了傳統節日的社會影響,使“我們的節日”更加深入人心。
三、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按照活動方案,學校在節日前后開展了兩大主題文化活動。一是“我們的節日-中秋節” 中秋文娛活動。學校派羅先進、劉海蓉老師參加了步行街廣場的中秋節大型文娛表演,并組織教職員工積極參與此次活動,引導人們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增強愛國情感。二是組織工會干部看望慰問離退休老干及困難教師,為他們送去節日的祝福,與他們一起吃月餅、話家常,讓他們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我們的節日·中秋”主題活動,是更好地利用傳統節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一個載體,是我縣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次活動,豐富了學校全體教職員工的文化生活,在群眾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力,大大增強了他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與偉大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愛國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