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征文:他鄉明月寄深情(精選3篇)
中秋節征文:他鄉明月寄深情 篇1
早上離開家門的時候,妻子還在做飯,她正在往灶底填柴,火光一閃,我看見她的眼淚順著臉頰流下來。
心里很不是滋味,沒辦法,誰讓咱是“一頭沉”!四天的假期過了,沒有一天輕松,兩天時間收玉米、運玉米,兩天時間往地里送肥,雖然已經很累,但秋播還沒完成,看家家戶戶都在搶種,我也很著急,無奈請的假已經用完了,只好硬著心腸趕回單位。
妻子愁了,換了誰都會愁。頭天夜里生產隊統一組織耕地,我家的地是耕了的,可是早起發現就在我家不足十米寬的地里,從南到北貫通了一條大墑溝,差不多一米寬半米深,要填平這道溝不是很容易的事,況且還有保墑的問題,時間久了太陽一曬,大坷拉破不開,是影響播種的,雖說生產隊為墑溝的影響有點補助,可那幾十斤糧食跟搶種的事情相比又值得了什么?大兒子八歲,小兒子四歲,如果我不在家,指望誰來幫她?當然,鄉親鄰居都不錯,是可以幫忙,那也要等人家自己的麥子種上之后,這時候咱等得起嗎?
單位很安靜,秋種季節,很多人請假了,還有的人參加秋種工作組,分派到各公社督陣,一切為“中心工作”讓路,這時候也就領導和值班的同志在堅守崗位。
書記看我回來上班很高興,問我麥子種上了沒有,我如實作了匯報。書記說還是先回家把麥子種上吧,耽誤農時補不回來。
書記是個老干部,向來說話一板一眼,在我們幾個同事心目中是個很古板的人,這次能如此體諒我的苦衷,我實在有點喜出望外。
顧不得客氣,也沒等到吃午飯,我蹬上自行車直奔家鄉、直奔責任田,一個往返六十里路也就兩個來小時。
三十年過去了,我已經忘記那天我們怎么整地、怎么吃飯,但是我記得那時候天氣已經涼了,出汗是因為勞動。我還記得那個晚上沒有月亮,天空灰蒙蒙的,一些忙活到很晚沒有吃飯更沒有休息的鄉親啃著月餅充饑,我還聽到有人說:“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
哦,那一天是中秋節!
中秋節征文:他鄉明月寄深情 篇2
我一直都記得那年的中秋。
那是20__年,我上大學的第一年,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在外過的中秋節。那一夜,中秋月圓人盡望,秋思深落,處處惆悵。還好是在本地上大學,就專門從家里帶了月餅,宿舍里商量著,我們聚餐過中秋。
彼時,大家相識不過半月,卻各自準備了好吃的,圍桌夜話。雖然不能把酒言歡,卻也喝著飲料笑得開心。推杯換盞中,不知誰突然談起了家鄉的父母,一時間大伙都紅了眼眶。畢竟,這是我們第一次離家,第一次在這個本該團圓的日子嘗盡相思。很快便有人換了話題,聊起對大學的期待,對未來的期許。剛剛走過高考的我們,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叫遠方的夢,每個人都深深的認為,未來是那般的美好。
那天校園里很是熱鬧,各個學院都給學生發了月餅水果。教學樓里幾乎各個教室都有活動。我們卻只是安心的待在屬于我們四個人的小屋里,過屬于我們的中秋節,期待屬于我們的未來。
那時候一直都覺得,大學可以是人生中的另外一個家,身邊的人可以是我們的親人。
可是后來,卻幾次調宿舍。紛亂之間,當年的人也已漸漸疏離。江月年年似,身畔人不同。當年以為可以做四年甚至一生的親人,卻沒想短暫得讓人在晃神間就發現換了人間。
轉眼,畢業已觸手可及。有些心結,卻不知何時才能解。如今又快到中秋,這個中秋,聚在一起的又會是誰?昔日美好的記憶,是否已被你藏在心底。當那輪明月再次升起,你是否還會記得,那一年,我們一起共度中秋。
中秋節征文:他鄉明月寄深情 篇3
1960年,我在離家20多里路的城鎮上讀初三。中秋節前幾天學校放了“秋假”,那天下午,我一個人挎著個布袋子“吐踏、吐踏”地踏上了回家的路。剛走出城北關不遠,看到路邊有個土廁所,就進去方便了一下。啊,蒼天賜福,我揀到了一個皮夾,翻看里面竟有兩張三元面值的鈔票和一張五市斤的糧票!當時,天上掉下來的這個“大元寶”把我這個15歲的少年“砸”得有點暈頭轉向了。
到家以后,才知道奶奶已經病了很長時間;由于缺醫少藥,再加上沒有吃的,營養不行,所以我看到的奶奶已經成了一具尚會喘氣的骷髏。我大著膽子喂了奶奶幾口水,并問奶奶想吃什么我去買,因為我有揀到的錢。奶奶有氣無力地說,快“十五”了,想吃口月餅。我說行,奶奶,你等著。扭頭就出了屋門。
當時,家里的大人們都下地干活掙工分了,沒有任何人為我做主;于是我就成了可以自作主張的大人。供銷社在10里以外的公社,剛走了20多里路的我實在不愿意再走那么遠的路了。于是,我就大著膽子去本家一位大爺家借車子(那時侯全村有自行車的不過5家),正巧大娘在家,我對大娘巴瞎說我奶奶快不行了,我要去公社請大夫;大娘就千叮嚀萬囑咐地把車子借給我了。'
騎車子10里路一會就到了。當我跑到供銷社柜臺前說買月餅的時候,大辮子售貨員說有錢有糧票還不行,還得要購貨本!哇,這可讓我抓了瞎。眼看著天快黑了,讓我這兩眼一抹黑的孩子上哪里去拿購貨本?那時候的人又特別認真,任你怎么說好話人家就是不松口。正在這時候,我想起了小學時的一個大同學,聽說他高小畢業后沒上中學,在公社糧所上了班。于是,我就找到了糧所,又幾經周折找到了我那個大同學;這回我沒有巴瞎,說了奶奶的情況和買月餅碰到的難題。同學二話沒說,他跟我一起去了供銷社,不僅讓我買了二斤月餅,而且他還花錢買了一斤紅糖讓我送給奶奶。樂得我連聲謝謝也沒顧得說,趕緊騎車就往回趕。
天已經擦黑了,明知道車子沒閘,我還是騎得飛快,結果一個下坡再拐彎的時候我摔了個仰八叉。爬起來一看車子沒壞就放了心,顧不得身上的疼痛,一口氣回到了家。當我捧著月餅在家人的注視下再見到奶奶的時候,奶奶已經睜不開眼了。
第二天清晨,奶奶永遠地走了。那幾塊圓圓的月餅成了奶奶靈前的供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