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秋節征文:中秋之月(精選4篇)
關于中秋節征文:中秋之月 篇1
一縷輕柔的月光透過窗子,撒在了窗臺上,窗臺宛若鍍了銀。這時的月兒一定很美吧!我猛然記起到中秋節了.
于是,我下得樓來賞月。好圓好豐滿的月啊!遠處還有幾顆閃閃爍爍的星星,更給這月夜增添了幾分詩意。
沿著通往花園的小路,我漫無目的地走著,整個世界仿佛沉浸在銀色的光海中,烘托著充滿溫馨靜謐的夜。我也置身在這月光之海中了。
月光灑滿了我的衣服,溫暖著我的心——我覺得太陽的溫暖過于熱烈奔放;星光又孤寂清冷了些。只有這溫柔恬靜的月光,才能這般地恰到好處。月華浸染著整個大地,我的周圍被月光照得雪亮,世界完全籠罩在圣潔的氣氛里。我的感官模糊了,心靈也在這圣潔中升華。
我不覺已來到花園的門口,順著園中小路,走到一個池塘錢。池塘很小,平時活潑的金魚,現在卻靜靜地呆在哪兒。可能是睡著了吧。池塘中間是一座鬼斧神工的山石,在月光的洗滌下,更加情趣盎然,如畫一般。月兒映在墨綠色的池底,被水一洗,顯得分外明澈、高遠,就像蒙娜麗莎迷人般的眼睛令人心馳神往。
一陣風拂過,在平靜的池水上劃出一道淺淡的波痕,池水微微漾起,清吻著山石,發出輕輕的金屬般的撞擊聲,在寧靜的夜中顯得分外的輕悠……
小道旁,大朵大朵的菊花沐浴在月光里,被風兒吹得在睡夢中也露出了歡欣的笑容。
轉過池塘,我坐在蘑菇亭下。抬起頭來,仰望著無窮的蒼穹和那蒼穹中的明月。思緒便如脫韁的野馬飛馳在無際的原野——這純潔的月光啊!我今夜終于體會到了你博大的自然氣息。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權。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遠在異地的朋友啊,此時也一定會在這美麗的夜里,遙望這月兒吧!
關于中秋節征文:中秋之月 篇2
秋天來了,天空萬里無云。食品店里早已是餅的天下,南瓜餅、團圓餅......應有盡有。哦,原來是我盼望已久的中秋節降臨了!
早上,爸爸和媽媽忙了好一會兒,準備了一桌好菜。桌子上有清蒸大螃蟹,鮮燜龍蝦......看得我眼花繚亂,饞得我口水垂涎三尺。媽媽笑著對我說:“小饞貓,還沒開飯呢,我們要來一次成語接龍。”“我先來”,爸爸自告奮勇,“雙喜臨門!”媽媽馬上接過話題:“門當戶對!”我也毫不示弱:“對答如流!”輪到弟弟了,廚房里一片寂靜。忽然,“咕——嚕——”一聲,弟弟裝出難忍的樣子:“流口水潺潺,肚子不聽使喚。”“哈哈......哈哈哈......!”笑聲灑遍了每個角落。
中秋節——這個傳統的節日里,當然忘不了數月餅、賞月了。
中秋之夜,我一邊吃著月餅一邊仰望天空。這已不像平日里那皎潔的月亮了。層層清云,如煙似霧,就連旁邊的星星也增加了美感。月暈偶爾在夜空中輕輕地點上一圈,即不喧賓奪主,又有萬般嬌態。這時,我愿在遠處望月,也愿在夜空下凝望。我不知為何如此著迷今晚的夜空。月色是那么迷離、朦朧。有人說:新月似芽,半月似瓢。可我卻覺得它獨具情調。聽爸爸說:“月亮是思念、溫柔、恬靜的象征。”它引發了多少人的思念之情啊!
轉眼間,我已是六年級的小學生了。我想:這也許是我童年中的最后一次中秋了。它已成了我的永遠記憶......
關于中秋節征文:中秋之月 篇3
故鄉飄帶似的小路留下了我童年的腳印,故鄉的藍天碧日留下了我同年嘹亮的歌聲,故鄉的留安塔更是留下了我童年的快樂。
小時候我時常到附近的留安塔山上玩,那里曾由一個傳說而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
在一個美麗的夜晚,巨大的銀河穿過深邃而廣闊的天空,從我的頭頂傾瀉下來,真像一道氣勢磅礴的瀑布。那晶亮閃耀密集的星群,恰似瀑布飛濺出的水花。月亮從東方天邊悄悄地露出笑臉,它像一個文靜的姑娘,把柔和、皎潔的銀光灑向人間。
我望著那輪高懸空中的皎月,不由得想起人們常說,如果用手指月亮,耳朵就會被割掉。現在的我當然知道那話很荒唐,但六七歲天真幼稚的我卻相信那是真的。可我有點懷疑:月亮真是那么小氣嗎?連指一下都不行嗎?我望著那輪月亮,覺得好恐怖,整個心就像炒熟的豆子蹦蹦跳。“從前,嫦娥在……”我連忙轉過頭,哦,是一些中年人在談嫦娥奔月的故事。哎呀!他們邊說還邊指著月亮呢,可他們怎么沒掉耳朵呢?會不會是小孩指月亮才會掉耳朵,大人指月亮就不會掉耳呢?
好奇心占據了我,我連忙去問爸爸,可爸爸叫我試試看。“試試看?”這可不是開玩笑的。于是我去問姐姐,姐姐說:“我也不知道,小時候也聽說過。”
我猶豫了好久。又一個美麗的夜晚,我鼓起勇氣,把手伸出來指著月亮,緊緊地閉上眼睛,好像面臨著一場戰斗。心里像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怦怦”直跳。突然,覺得有點動靜。心想:完了,這下可要掉耳朵了……想著想著眼淚“嘩啦嘩啦”地掉下來。過了一會兒,我慢慢地張開眼睛,原來有只大蚊子在咬我!我摸摸耳朵,啊,耳朵沒有掉耶!我高興得跳得三丈高……
從這件事中,我明白了“實踐出真知”的道理。
關于中秋節征文:中秋之月 篇4
因為怕打擾到樂樂彈琴,我離開了客廳。走出來以后,突然覺得很迷茫,不知道該往哪走,失去了方向,像前途一樣。我好象常常迷失方向,會常常找不到對的方向。
我想出去走走,吹吹風。我從小就很向往一個人游蕩在街頭。在街上瀏覽過往人群,看街頭的五彩繽紛的霓虹,看天上的星星。說不定在我抬頭那一剎那,天際會劃過一顆流星,讓我許下自己的愿望。
這樣的機會幾乎等于零。當我走向門口,準備出去時,我才想起,我根本無法獨立行走。一陣莫名的酸楚涌上心頭,過了很久也沒有逝去。無奈之下,我扶著墻走向了平時的陽臺,來媽媽這兒兩個月了。去過兩次,一次是去曬衣服,然后,就是這次了。
因為很少去,所以根本沒在意窗外的風景,站在窗邊,是一堵灰色的矮墻,墻外是一棵棵白楊樹。墻內只是幾棵野草。在樹的縫隙之間,可以看到過往的車。他們是開往幸福的方向嗎?要不會是哪里?
我打開窗戶,我的心有些忐忑,怕蚊蟲進屋,挨罵!可是想法戰勝了一切,我爬上窗臺,感受吹來的風。雖然已經進入秋天很久了,但我還是覺得吹來的依然是夏天的風,因為很涼爽,沒有冷的感覺。
天空是暗藍色的,那時候是傍晚,天空漸漸暗下,萬家燈火一家接著一家地亮起來。風吹到臉上,特別愜意。耳邊回避著從客廳傳來的琴聲,是妹妹的琴聲,好美!前幾天哥還叫我聽鋼琴曲調節情緒呢,那時我特別舒服。
爬在窗臺上,想起了小時候,我也經常爬在家里窗臺上。事實上,窗外并沒有什么宜人的風景,光是吹風和看天空,就已經讓我覺得很舒服而滿足了,
想到家,很自然地就會產生暖暖的感動,雖然我已經四年沒回家了。但對于家的樣子,甚至擺設,我還記得很清楚,(如果爸爸沒有改過的……)
此時腦海只有四個字:我想家了。
哈!中秋都還沒到,我就開始想家了。我家不是很大,也一點都不大,可是那里隨處可以找到我的影子,不客氣地說那是我的地盤。呵呵!在那里撒嬌耍賴都可以。呼呼……
有一間房間門口還貼著一張我格格裝的照片呢,那時候正流行還珠格格呢!我吵著讓爸爸帶我去拍,那時我九歲。
還是那間房間,白色的墻被我畫得五顏六色的,那可是我們才買的新房子啊。我竟然沒挨罵,只是簡單的批評教育,那時候我覺得簡直是奇跡發生了,呵呵,現在了解了,那就是家啊!聽說爸爸還沒有把那些痕跡粉刷掉。我自做多情地認為爸爸想留下我的痕跡。嘿嘿!
關于家的故事是說不完的,當我回過神來,天已經全黑了。奇怪,為什么每次看不到天是怎么黑的,小時侯也是,就像永遠都看不到花開的過程。天上沒有星星,來北京那么多年,真的很少看到。星星躲在云后面做什么呢?
指導老師薛愛琴評語:
這才是雨凡不同于其他人的特殊感受呢!把輪椅女孩的善良、寬容、迷茫、無奈,對多姿多彩生活的向往、憧憬、樂觀、略顯灑脫,表達得何等細膩入微!
但是,給我的感覺就是太傷感了。除了讓人心疼、同情到心顫、鼻子發酸外,別無他法。這種欲幫不能的無奈同樣咬噬著我的心,真想從世界上徹底把病魔滅絕!
雨凡,文如其人。你如果能多一些堅毅自信,我相信,你筆下的文字會帶給人一種不屈不撓的頑強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