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圓的中秋節話題作文800字(精選3篇)
團圓的中秋節話題作文800字 篇1
“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這句詩是詩人李嶠在中秋之夜作的,來贊美中秋圓月。中國自古就有在八月過中秋的習俗,中秋節與元宵節、端午節并稱三大節。這個節興起較晚,到了唐朝才有人登臺或坐船賞月,北宋太宗(97——997)年間,定農歷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也就是公歷九月至十月,這時恰好是三秋的一半。此后逐漸形成祭月、拜月、賞月以及吃月餅的習俗。
人們也會談起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與之有關的神話傳說。人們在中秋節互相贈送月餅,這一天也一定要吃月餅,用圓如滿月的月餅來象征團圓。在中秋節這一天,如果家中有親人在外沒有回家的,分月餅時也要為他留一份。
在現代,中秋節夜晚,人們通常是一邊吃著月餅和柚子,一邊賞月。孩子們大都是提著燈籠,以大紅紙燈籠最多,含有避邪的意思。也有一些打著五顏六色的卡通燈籠、塑料燈籠,種類繁多,多不勝數。民間的習俗還有送給孩子“兔兒爺”以供玩樂,包糖餅,把香扎成龍點燃,用來舞龍等。
中秋節晚上,各地都會放煙火,來裝飾夜空,更帶來節日氣氛。古人說得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自古以來過中秋節,有誰不思念遠方的親人呢?我去年過中秋節的時候,因為外婆就要回武漢老家了,所以那天我們全家都很傷心,連說謊笑的都沒有。
今年過節,外婆留在這里,還為我們準備了不少美味佳肴:有紅寶石似的石榴;有紫得發黑的大葡萄;有紅中帶黃的水晶蘋果;有讓人垂涎欲滴的又蛋黃蓮蓉月餅;還有雞、鴨和汽水,真是吃喝玩樂全都有,我們興奮得幾乎無法用語言來形容。昨天是中秋節,不知怎的,爸爸特別暴躁,一反常態,是失去親人的痛苦讓他這樣的。
爺爺去世很久了,奶奶又剛剛離開人世,只有姑姑是他最親的親人,可她卻遠在江蘇,連電話都沒來幾次。親人的力量,是多么大,它能給人帶來無限的痛苦和快樂。啊,愿世上的人都能在這中秋佳節,與自己最親的親人團圓吧!啊!中秋節,你有多么悠久的歷史!中秋圓
小時候在農村長大,總盼著過節。春節和中秋是家鄉重視的兩個節日。或許是因為那時候生活水平比較低,只有過節時家里才會改善一下生活;或許是一到過節就放假,總會搞一些娛樂活動,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場;或許兩者兼而有之。總之,過節忙的是大人。但大人們忙歸忙,每到過節也都有一種心情的放松。當然,興的還是我們這些無憂無慮孩子。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獲的積蓄,又是收獲的開端。說她是積蓄,是由于夏收才過不多時候。說她是開端,是因為秋天邁著她碩果累累的腳步迎面而來,融著人內心即將收獲的欣喜。我想惟有經歷過鄉村生活體驗的人,才會有這種情感、心境和內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圓圓的月光之下,圓圓的月餅,蘋果熟了,鴨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們品嘗著節日的美食,談論收獲的話題。一邊賞月,一邊思念身處異鄉的親人。實所謂:“每逢佳節備思親。”
團圓的中秋節話題作文800字 篇2
八月丹桂飄香,秋葉也染黃了地面,這時候,在香氣濃郁的桂花樹下,泡一壺桂花茶,和親朋好友灌輸著美麗的秋景,在一起談天說地,就這是秋天的時候最美的時候了。
中秋是全年團圓的日子,這個時候爸爸媽媽會為我們購買一身新衣服,而爺爺奶奶則為祭祀祖宗而準備,還有必不可少的各種月餅。
在家鄉的人們不會去買商店精裝的月餅,都是去人民醫院旁一家店買自己家鄉人做的月餅,這些沒有裝飾得很漂亮,好吃又實惠,也沒有商店里買的有很多口味,只有蛋黃和豆沙月餅兩種,小時侯最喜歡吃這種自制的月餅了,金黃色的誘惑,常常使我向媽媽懇求切給我吃,但是媽媽怕我吃太多,所有每次都只允許我吃三個,但經常會忍不住去偷吃,或者忍著痛大聲喊,現在想來,覺得很好笑。在吃的時候,還經常為雞蛋的大小而和弟弟爭吵,吃月餅時,沒有用刀子或叉子,也沒有如同紳士般慢吞細嚼,這樣的吃法在村里會被人當另類——這小子給我裝起斯文了!通常我們都是狼吞虎咽的,管他什么風度不風度的,有得吃,吃得多就風光。最后,咽著了,用手捂著喉嚨嚇轉,這時媽媽會給我端來茶水,讓我慢慢吃。
到了中秋那天,家鄉在前幾天所積蓄的熱鬧才爆發出來。小孩就穿著新衣服滿大街亂跑,早餐也沒有吃多少,因為中午要祭祀祖宗,所以留著肚子去“吃大餐”。其實對與我們現在來說也不是什么大餐,但對于那些孩子們就不一樣了,父母在這天不會管你,你只管玩,玩累了回家有東西吃,這就很不錯了,在平時是沒有這么好的。在祭祀祖宗之后就將“祖宗爐”搬掉,然后開始吃祭祀的東西了,意思是祖宗想吃,家人再吃,表現出對祖宗的尊敬。吃完后,大人們還在收拾碗筷時,小孩已經在床上睡了,因為晚上還要熬夜賞月,可見賞月在孩子的心中很重要。大人們在收拾碗筷就會去準備晚上拜月亮和賞月的事情,最后才和孩子們要一起睡覺,等待美麗的夜晚。大約在晚上七點半的時候,人們就在街道上擺起了自家的桌子,然后把月餅和一些食物放在桌子上,開始拜月亮。整個街道很熱鬧,大人小孩都很高興。
團圓的中秋節話題作文800字 篇3
這次中秋回來的那天下午,爸爸媽媽都圍著我聊天,說長話短,雖然回家的頻率還可以,但是每次爸爸媽媽都會像對待客人那樣對待我,爸爸媽媽真得做得很體貼。傍晚,一次難得機會,教了D“TO”用法,那時,我的心情一直很澎湃,像大海洶涌,把親情裹得緊緊的。
回到家的感覺真好。可以看到爸爸媽媽還像小孩子氣的語言,幽默、和諧。爸爸像個哲學家,說一句一般都會引出另外一層意思,以他的經歷為喻體,既教育孩子,又教育媽媽。媽媽呢,像個小孩子一樣活潑亂跳,鄰居們都很喜歡她,喜歡她的和藹,喜歡她的精明,喜歡她的開朗。弟弟呢,越長大,我們似乎也越走越近了。
既然是一個家庭,那就要和和美美的。昨天下午,我和媽媽在努力地拔鴨毛,媽說,我們正好遇到鴨換毛的時候宰了,它的毛就會很難拔。媽媽每每遇到這種問題,就開始皺眉頭,爸爸趕緊過來一翻滔滔不絕,把D搬出來,說大家你一撮,我一撮是三兩下的事,弄不完,傍晚我回來再一起弄。媽媽叫:“CRG下來幫媽媽忙!”D“蹬蹬蹬”三兩下就下來了,媽媽開始笑了,因為我們都很怕她,也都很順從她。爸爸說,媽媽是我們的寶貝。我也知道,我們因為有了這顆寶,而變得燦爛。
昨天傍晚,我差點就忍不住奶奶的話爆發出來,還好我平時訓練有佳,忍住了,最終又響起了“和平樂章”,奶奶說晚上要給我一個“雞腿”,我說奶奶算了吧。今天早晨,后院的門外奶奶的聲音在傳播:“AYAN,來奶奶這給你“雞腿”。奶奶,好了,我也不會去在乎那一句話的。
“石頭剪刀布!”爸爸媽媽每當在放假的時候,早晨就可以起個大晚,那飯誰來做呢,他們從來不會想到是我,于是他們就“石頭剪刀”起來,偶爾什么耍賴拉,搞得那么小孩。
來來回回,很快的時間,明天我又要走了,每每這時候,飯吃得總是那么悶。媽媽說:“明天又要走了,你幾點的車?”爸爸說:“還有錢嗎,我明天再給你加點。”他們說,我10。1還回來,雖然我生日過了,但是那天是我陽歷生日,一樣可以慶祝的。我都沒想過這事,他們還提早這么多天就講起這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