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中秋節記敘文作文(精選3篇)
家鄉的中秋節記敘文作文 篇1
詩人們擅長遐想,正是這種遐想,給予了月亮一層又一層神秘的光環,他們的靈感每年來自那么明顯,登上高三,笑談中秋的星月,飲酒歡歌,留下了千古名句,毫無疑問中秋的星月在詩人筆下盛放無比的浪漫,也給予了它無數感人的民間事
中秋在全國各地都有不同的習俗和傳說,就說在泰山的一個中秋故事吧!相傳泰山奶奶是老天爺的女兒玉皇大帝的妹妹,她眉目清秀,心地善良,她不愛天宮,愛塵世,自從來到泰山后,她苦心照料百姓,使這里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泰安神州,十年九收”人們編了歌謠歌頌她的功德,這件事傳到老天爺那里,他老人家很高興,決定在秋收時季——八月十五下凡來看女兒,所以為了紀念這天,每年這天家家吃月餅一家人在一起賞月。這些都是有關中秋的傳說。
在我們這里,每逢中秋都有一個習俗,就是相互贈送禮物給親人,代表和平往來,親人多家里的月餅堆滿了月餅,吃都吃煩了。還有大人有大人的中秋節,小孩有小孩的中秋,我們這些孩子吃完晚飯,拿著月餅相聚一起,賞著月,吃著月餅,玩著不同的游戲,開開心心,過的特有滋味。我嘆了一聲,古人說的沒有錯,“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今晚的相聚在一起,明天又是分散的時候,多么希望時間停在此刻啊,開心的過著。
啊,中秋你至少給我們一次相聚的機會,我還是特別開心,希望所有人中秋節快樂。
家鄉的中秋節記敘文作文 篇2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來到了,每到這時,我就會想起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膾炙人口的詩!為此,我決定去東坡公園尋訪蘇軾的足跡。
佳節這天,天氣晴朗、艷陽高照、我和我的爸爸去了東坡公園。首先,我們一進們,就見到了一條長廊。進入長廊后,大飽眼福!東坡像、《水調歌頭。中秋》等詩盡收眼底。走出長廊后,只見樹木郁郁蔥蔥。我禁不住這郁郁蔥蔥的誘惑,便打開照相機拍了一張又一張。
然后,我們到了洗硯池,這個洗硯池長約一米,寬約兩尺,深約一尺,看著看者,我不禁想起蘇軾舞文弄墨后洗毛筆時的情景。
其次,我們到了龍亭,這里是康熙皇帝來常州探訪東坡遺跡并揮毫留墨之處。常州人民建立此亭以次紀念。東坡不僅是文學家,更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史書記載:蘇軾說:“差役、免役各有利害。免役之害:掊斂民財,十室九空,聚斂于上,而下有錢荒之患;差役之害,民在常官不得專于農力,而貪吏猾胥得緣為奸,此二害輕重蓋略等矣”由此可見蘇軾的政治抱負與憂國憂民之心。敬佩之感促使我去了藤花舊館,里面雖然空空如也,但能感覺到蘇軾的人格魅力。此時此刻,“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應該是我的追求!
家鄉的中秋節記敘文作文 篇3
爺爺奶奶,我想你們了!
賞月是中秋節的傳統習俗,但今年的中秋節卻下起了傾盆大雨!
烏云把美麗的星月一掃而盡,狂風夾雜著暴雨野獸般兇狠地咆哮著,那窗外街道旁柔弱的樹枝可憐地"扭來扭去",讓我心情變得格外的濕潤。
想起往年的中秋節,我都是和爺爺奶奶、還有爸爸媽媽一起過的。每到這時,我就會依偎在奶奶的懷里,聽她講關于中秋的傳說和傳統的故事,其樂融融。
今年,我和爸爸媽媽都沒有回家!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不知怎么的,我突然想起這句略帶傷感的詩句。我猜想:此時此刻,遠方的爺爺和奶奶也一定對著飯桌在思念我們......。
爸爸看著我有點失落的樣子,關切的問:“是不是想爺爺奶奶了?”
我點點頭。
“那還不快點去打個電話!”
對呀,電話也可以祝福爺爺奶奶呀!我趕緊拿起電話撥了過去。
“喂,是昱含呀.......”,電話那頭傳來奶奶驚喜的聲音,“你吃過了嗎?”“爸爸有沒有給你買最愛吃的“泡芙”呀?”“有沒有買中秋月餅呀?菱角呀?”“你最愛吃的“糖醋排骨”有沒有給你做呀?”“我在家也燉了排骨.......”奶奶很關切的不住問我,我都來不及回答奶奶。
然而問著、問著,我突然聽到奶奶的聲音有些顫抖、有些哽咽......。
我知道,每年的中秋節我們都是在家過的,這是第一次爺爺和奶奶獨自在家孤單的過節。
我對奶奶說:“奶奶,您不用擔心,我在這邊很好,吃的也很好,這個中秋節是因為要上提高課,所以沒有回來,但我向您保證,再過幾天,國慶節的時候呀,我一定回家!”
奶奶說:“我知道,你的學習緊,有時間呀,你們就回來;沒有時間呀,不回來也沒關系,我理解!只要你好好學習,拿回好的成績來,奶奶就高興。”奶奶終于又笑了起來。
我和奶奶聊了很久很久,這邊媽媽已經開始催著吃飯了,我還和奶奶煲著“電話粥”,我知道,爺爺奶奶愛我、疼我、需要我。
其實,每周五放學,我都會第一時間給爺爺奶奶去電話的。也許今天是過節吧,我和奶奶有著聊不完的話題。
窗外的雨依舊在下著,媽媽精心準備的飯菜也有些涼了,可我的心卻漸漸的暖和起來。
吃飯的時候,我突然站起來,端起杯子:“爸爸、媽媽,中秋節快樂!”
“中秋快樂!”爸爸微笑著,舉起杯中的紅酒。
“今年國慶節,我們一定回家!”媽媽也舉起了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