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的中秋節日記(精選3篇)
二年級的中秋節日記 篇1
今天是中秋節,是農歷的八月十五。在這一天,月亮圓又圓,象征團圓,所以又稱為團圓節。中秋節吃月餅是傳統習俗。
這天清晨,下了一陣小雨,空氣清新,小鳥在樹上喳喳叫,好像在說:‘’中秋節快樂!中秋節快樂!“我吃了幾個月餅就上英語二課去了,八點同學們多到齊了,老師開始講課,時間過得真慢啊!”砰,砰,砰,“秒針在我的腦海中慢慢向前蠕動,終于到十點了,我興奮的第一個沖下樓,看到了爸爸,爸爸把我帶到了奶奶家,看到奶奶手忙腳亂的在做飯,我就情不自禁的干起了家務活,因為我不想看到奶奶太辛苦。我掃了掃地,擦了擦桌子就到十二點了,我們一家人開心的吃起了午餐。
下午媽媽帶我到城里逛了一下,買了好多的美食和水果,六點我們才回的家。
到了晚上了,該賞月了我們一家人在院子里賞月,終于月亮從云彩中慢慢爬了出來,像白玉盤一樣高高的掛在天空中。
中秋節這天,我很開心、快樂,你們過得怎么樣啊?
二年級的中秋節日記 篇2
“星星的寂寞月知道,晚霞的羞澀云知道,花兒的芳芳蝶知道,青草的溫柔風知道,夢里的纏繞心知道,中秋的祝福你知道。”這是一段中秋節的詩歌。人們仰望天空如玉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的團聚。
吟誦了詩歌,我要開始切那美味可口的月餅啦!我把月餅切成一塊一塊的,媽媽突然叫住了我說不能這樣切,媽媽給我說了中秋節的習俗:每逢中秋節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有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不能少的,月餅還要切成蓮花狀。聽完媽媽的話,我才知道中秋節原來還有這么多講究呢!
我們買的月餅品種很多,有鮮花月餅、火腿月餅、水果月餅……我拆開月餅盒,里面寫著鮮花月餅,我迫不及待地打開包裝袋,上面印著鮮花一樣的花紋,十分精美。這種月餅是蘇式的,它的皮是脆的,一口咬下去,外酥里嫩。接著,我便開始情不自禁地咬下一口又一口,真是令我回味無窮啊!
吃完月餅,我們全家開始賞月了。中秋的月亮漸漸升起,她身著白色的沙裙,嫻靜而安詳,溫柔而大方,她那銀盤似的臉蛋,透過柳梢,留下溫和的笑容。這樣的美景讓我不由自主地想起李白的詩句“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賞完月后,我腦海里依舊揮之不去那月亮的美。我愛每一個中秋節的月亮,愛每一個中秋節。
二年級的中秋節日記 篇3
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又到了。
傍晚,爸爸和爺爺一起把桌子搬到了月亮下,并把早就準備好的供品:月餅、蓮藕、柿子、石榴、蘋果、菱角等放到了桌子上。我奇怪地問媽媽,他們這是在干什么。媽媽告訴我,這是我們家鄉過中秋節的一種風俗習慣,叫“敬月亮”。媽媽還說:“你可別小瞧這些供品,那可都是有講究的。你看,月餅代表著團團圓圓;柿子意味著人丁興旺,世代有子;開口的石榴意為開口笑,預示著和和美美。蓮藕是最講究的了,要挑選枝干完整的鮮藕,從藕身到邊枝,從藕節到藕芽,都必須整整齊齊,那個表示子孫繁衍、家庭興旺、絲絲相連、綿延不斷……”我和媽媽正說著話,爸爸已經點好了蠟燭,他叫我和他一起下樓去放鞭炮。外面這時早就炮聲連天了,像過年一樣。
放完鞭炮回來,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一邊吃著月餅,一邊喝著鮮美的鴨湯。奶奶還給我講了“嫦娥奔月”“玉兔搗藥”等神話故事。這時,媽媽若有所思地說:“中秋節,就是團圓節,這個時候一個個小家庭都團圓了。只是不知道我們祖國這個‘大家’什么時候能團圓呀!”聽了媽媽的話,爸爸和爺爺開始討論起中國臺灣、釣魚島等話題了。
我抬起頭,仰望著玉盤一般的月亮,心里默默地說:“圓月呀,讓我們一起祝愿中國臺灣早日與我們的祖國團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