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的中秋佳節900字作文(通用3篇)
愉快的中秋佳節900字作文 篇1
懷著無比輕快的心情,我們迎來了上中學以來的第一個中秋佳節。
原本打算好好賞一賞月的,我家樓頂是的賞月場所。可是原計劃糟到暗算,學校在中秋節那一天,突然傳來了一個不知是好是壞總之破壞了我原來計劃的駭人消息:按上級領導規定,中學生中秋節將在學校度過,晚上6點30分到校組織看露天電影《走進毛澤東》,全部學生自帶報紙“席地而坐”。我們一聽,全部傻眼了。接著,發出一聲聲嘆息:“唉——”“真討厭——”剎時全班變成菜市場。
可再怎么叫也沒辦法,我們當即決定:既然如此,就要使這個中秋節過得別具一格。于是,我們便密謀了一個開心的“賞月計劃”。
中秋節晚上,我“密謀”的要求,帶了一個雙黃月餅。呵呵,著不是單我一個人吃的,是……哦,Mygot,不能說,說了這個計劃就完了。
一到校,剛好六點半。我們在憤罵聲中勉強坐下后,便把報紙連接鋪在一起,那時準備用來放月餅和吃月餅的!呵呵——可能你已猜到一半了,我們將在這里一起吃月餅!
一開始,我們混混沌沌地看了一點電影,然后就是擠成一堆聊天。忽然聊到月亮,便一齊抬頭望月。呵,月亮呈紅銅色,活像月食發生了。圓倒挺圓,只是……這顏色也真倒挺另類。不過,我們的計劃也很別樣,也就不計較這么多了。紅月亮就紅月亮,月亮還不一個樣,顏色的差異或許會更具吸引力。
八點種悄悄地來臨了。這是我們吃月餅的“神圣時刻”。徐倩華、鐘偉、我、李瀾濤各自帶了一個不同的月餅來吃,恰好湊成一盒多元素月餅——白蓮蓉、哈密瓜、雙黃蓉、五仁香。我們興致勃勃地切開一個又一個月餅,六七個人圍成一圈“品嘗”四種不同味道的月餅,氣氛熱熱鬧鬧,輕松搞笑。邊吃又邊看電影,還在“賞月”(實際上就是隨意看一眼,沒有多少人認真看它)。班長陳秀燁發話了:“我們吃得這么開心,不妨把廖韶婷的雙黃給老師吃吧。”不愧是班長,我們舉雙手贊成。如果老師也能分享我們的快樂,那豈不是“皆大歡喜”?因為“快樂也是一種傳染病”,把我們鬧翻天的快樂通過一個小小的蛋黃月餅所傳達給老師,希望老師也和我們一樣過個開開心心的中秋節。
這個中秋節十分特別,這或許是上中學的第一份“友誼加固禮”
愉快的中秋佳節900字作文 篇2
親情一本字典,在它的體內,你能找到“歡樂”與“溫暖”;親情是一顆明星,在漆黑的夜里,能給迷途的心指引方向;親情是一根繩子,用它的身軀,把心與心緊緊地連了起來……。
親情一本字典,在它的體內,你能找到“歡樂”與“溫暖”;親情是一顆明星,在漆黑的夜里,能給迷途的心指引方向;親情是一根繩子,用它的身軀,把心與心緊緊地連了起來……。
莎士比亞的詩句“對著悲哀微笑”說盡其中的苦況,傳出“笑的悲劇的情調”。
中秋節,是合家歡樂、團圓的日子,本是滿懷暢飲的時刻,可為何心中卻有種孤獨的愁緒浮上心頭。匆匆過了十八年,在記憶中從小到大都是一個人,因此童年比別人少了幾許關心與呵護,比別人多了些孤立與堅強。每一個節日都是由自己度過,從未享受過生活節日的氣氛,家的溫馨,所有的歡樂都走向寂靜。父母一生忙碌,長年累月在外,漸漸的習慣了這一切,總之黑漆一團活著,夜闌人靜,回頭一想,哪能夠不為自己悲哀,哪能夠不癡癡地笑,笑里感到無限的生的悲哀。
中秋時的月亮好圓,凝視著天空,我似乎可以感受到別人幸福的聚在一起享受這節日的氣氛,而我卻只能把它當作休假日一樣百無聊賴的打發。靜謐的夜,望著皎潔的月光,星星似乎在向我眨眼,像是在諷刺我的孤獨,頓時有種想哭的沖動。
每逢中秋節時,心里總有說不出的苦痛纏著,可想到父母與自己相隔兩地,看到這深深一層的隔膜,我除了傻笑,還有什么別的辦法嗎?笑之余又似乎隱約有淚的味道,實在正是因為后面有看不見的淚,說不清的孤獨。中秋的夜晚,別人的幸福與歡樂,我不羨慕也無羨慕的必要,與其羨慕不如找些理由來填充心里的孤獨,為自己找一絲的安慰。我無法說清我內心里的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不過說清也許只是多余的,存在就是合理,已經發生了就只能面對,無法拒絕也抗拒不了……。.
皎潔的月光用白紗裝飾了大地的美麗,道路旁的燈光普照著大地,燈光與月光渾為一體,顯得格外的美麗。心中同時充滿了孤獨的惆悵和感受中秋月圓的歡悅,這兩種情緒混雜在一起,使我的心就像一清一濁兩水交匯的河流,兩水都洶涌著,努力撫平,使它們融合一地,并且進而相互在對方中消失,以使自己的內心恢復平靜。
中秋,沒有家人的陪伴我并不孤單,因為我同樣可以感受到幸福,有月光的陪伴,星星的閃爍,依然是那樣的和諧的美。那皎潔的月光的美,不僅是我,就連時間也會被它俘虜了,換種心態看同一件事會得到不同的解脫。
淚與笑,同樣可以演繹出不同的精彩。中秋,自己并不孤單,因為在生活中已依附了它歡樂的氣氛,所以一個人過又何妨呢?
愉快的中秋佳節900字作文 篇3
月明星稀,籠罩歲月的濃煙,紅塵里踏遍千山萬水,只為求一個好的結局。然命運的枷鎖扣住了我的雙手,呃住了我的喉嚨,鎖住了我的靈魂。披星戴月的奔跑,看途中風景美如畫,幻如詩,不禁停下來,掬一口甘甜的泉水喝下,聞一朵馨香的月季,夢一樣的顏色,夢一樣的迷幻,好想一直沉睡在花香鳥語中,奈何天涯海角,云天之端,那神圣的陽光在等待著我。
月色灑下清冷的光輝,庭院的角落,一下子亮堂起來。那些不知名的長得很高的樹隨著風兒婆娑而舞,輕繞而動,樹頂迎接著月光,貪婪的迷醉在清輝的淋浴中。月光,如夢一樣詩行,那些飄逸著芳香的花朵,期待著詩人將誘人的香氣寫進夢里,淡淡的纏繞著光潔如玉的月色,將帶著濃濃憂愁的香氣,隨風游走、飄逝。
月色,清涼如秋的風,淡淡撫摸著肌膚,每個毛孔,都像灌入了金色的蜜,如癡如醉。在庭院的石桌上,擺上一盤水果,有清爽的柚子,甘甜的葡萄,冰爽的雪梨,香脆的蘋果。隆重的放上一盒月餅,切成整齊的八塊,有雙黃蓮容,伍仁,水果餡的。中秋之夜,所有的食品都上齊了,月是圓的,可心卻是缺的,冰冰涼涼。
回想起小時候的中秋夜,大多都是愉快的。未到中秋,節日的氣氛就十分濃烈。商場上,擠滿了買月餅水果的人,東挑西撿,好不熱鬧。而小孩們最喜歡的就是那些做功精細,各種形狀,五彩繽紛的燈籠。記得每年中秋,我總提著飛機燈籠穿梭在校園的林蔭道上,吃著月餅,賞著月色,與朋友談著家長里短。大草坪上,大學生們坐在報紙上,圍成一個圈,中間放著紅色的水桶,中間點燃蠟燭,唱著愉快動人的歌曲,玩著丟手絹的游戲。
可是,那場中秋月,卻是我一生也揮不去的陰霾。十七歲那年的雨季,天空下起了雨,冷雨菲菲,看不見月亮,數不到星星,我倒在車禍的血泊中,那一刻,很痛,很痛,剎那間感覺失去了一切,看見的只有灰蒙蒙的天空,感覺到的只有那點滴打在臉上的冷雨,之后失去了知覺。醒來之后,恍如隔世,像做了一場惡夢。之后就是一日日的練習著走路,劇烈的疼痛感,艱難的行走,大汗淋漓,衣服被汗浸濕,換了一套又一套。
十年了,我的腳依然只能緩慢的行走,帶傷殘的右腳,我什么地方都不能去,每年的中秋之夜,我只能,默默坐在庭院里,看著月色照亮的方向,迷惘又迷惘……
我一直在尋找,一個可以依托我靈魂的地方。每年月圓之時,看著月色那樣的美,那樣的凄楚動人,不禁想起命運的無情與捉弄。在淡淡的憂愁中,一股情緒在心中積郁著,流淌在血脈中。12點過后,我難以入睡,捧著張海迪《輪椅上的夢》細細品閱。高位截癱,下身不能動的痛楚;身上長著膿瘡,潰爛的凄慘;不打麻醉的手術蝕骨的疼痛。長期病魔纏身,卻沒有擊退她的意志。在鄉下昏暗的油燈下,她學著給人治病,難學的針灸,她全神貫注,點滴領悟;長期心靈的荒蕪,激發她對書本閱讀的渴望。《輪椅上的夢》,是她人生磨難的記載,是她對病痛折磨不曲不撓的對抗,更是她對生命歷程的領悟與情感的依托。
我深深為之動容,我的不幸,我的悲傷,我的領悟,不是也能如她一樣寄托在文字的殿堂上嗎?
慢慢的,我愛上了閱讀,愛上了文字,將心之所想,情之所至,眼之所及,用最真誠的文字譜寫喜怒哀樂!我的腳雖殘疾,可是只要心靈上積極向上,沒有什么困難是不能克服的。
我堅信,身殘,志不殘!
自從愛上了文字,便覺得月色特別美,因為我找到了自己天涯的光芒,它很普通,又很神圣,在那里,我回憶著人生的點點滴滴;感悟著生命朝陽的起起落落;想通了命運的造化弄人;明白了與其流連于過去的美好,不如做風景的過客,再尋一片心靈荒蕪的田野,親自種上美味的瓜果和沁人心脾的芳香。
在那里,我找了自己的夢想,屬于自己的天堂,收獲一月又月的中秋月光!我用真情,抒寫我的人生,在指尖的跳躍里,彈奏出一首首靈魂之音。那里,就是文字的天堂,我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