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周記:中秋月兒圓(精選3篇)
中秋節周記:中秋月兒圓 篇1
今天便是中秋節了,我在這里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今天,爸爸媽媽都放假在家。我們在此之前就商量好要去逛街。我們整裝待發,等爸爸和車一出現,我們就出發嘍!
路上,媽媽把手輕輕搭在我的肩膀上,我覺得媽媽的手好溫暖好大;我倚在爸爸的肩上,覺得爸爸的肩膀好寬好溫馨哦。他們就像幸福的光芒撫照著我;讓我生活在幸福的懷抱中。
此時,風悠閑地刮著,從我身邊輕輕掠過,仿佛在羨慕我;路旁的牽牛花張大了嘴巴,也向我投來了羨慕的眼神。
正當我滿足于這一切,盡情地享受著這一切的時候。一連串慘不忍睹的畫面驀地從我的腦海里跳出來。
5月12日,那場突如其來的地震,震裂了我們的土地,震倒了人們的房屋,更震碎了無數人的原來充滿歡聲笑語的四川頃刻間變成了一堆廢墟,廢墟下掩埋著多少人,又有多少為此失去了寶貴的生命;又有多少人變成了殘疾;又有多少人變成孤兒,他們永遠地失去了父母的關愛……
今天是中秋節,許多人在快樂中度過,可又有多少人在痛苦中度過呢?那些在快樂中度過的人又是否想起在悲望中度過的人呢?中秋節,本是親人團圓的佳節,可卻成了四川多少人的痛苦回憶。那些失去關愛的孤兒,又有誰去關愛他們呢?在此后,我們也將面臨著一場特大災難。我國科學家張衡曾預測我國將會有四次特大地震,分別是唐山,四川,中國臺灣,泉州。現在已經有三個地區發生了特大地震,只剩我們泉州未發生,如果那時候發生特大地震,我們又將怎么辦呢?
中秋節周記:中秋月兒圓 篇2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由于爸爸過幾天就要回來了,所以爸爸也歸心似箭,尤其是這種團圓的日子,一大早爸爸就打電話過來了,天天和爸爸互道節日快樂。天天說:爸爸,你周末能回來嗎?我們給你留了鴨子,奶奶寄的!這鴨子是爸爸老家的食物,爸爸非常愛吃,奶奶剛寄過來,其實天天也特別喜歡吃,剛寄到的時候他就要吃,我說留著等爸爸回來再吃,天天很乖的就沒再鬧過,他知道要等著爸爸回來一起吃。聊了很久,爸爸得睡覺了,爸爸那可還是晚上呢。
中午吃飯的時候,天天說:媽媽,晚上出去吃飯吧!我說:為什么?天天說:因為過節啊!我說正因為過節,所有的人都回家了,飯店的工作人員也需要回家過節。因為中秋節是團圓的日子!而且爸爸工作很辛苦,咱們得珍惜。天天說:可惜咱家沒有團圓……(我也有些小難過了)媽媽,爸爸那里能和咱們一起看月亮嗎?我說:爸爸和我們一樣,心里裝著一輪圓圓的月亮。等爸爸回來的時候,咱家就是過節了!小家伙似懂非懂的沒有再問了,繼續扒著碗里的飯……
中秋節周記:中秋月兒圓 篇3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又稱“團圓節”。可在我的農村老家,八月十五不過是個極其普通的節日。爺爺奶奶那輩人根本不懂得中秋節有諸如“嫦娥奔月”、“吳剛折桂”、“朱元璋與月餅起義”這等事。他們只知道八月十五是吃月餅的日子。到了父母親這輩人,依舊沒有文化,但多少知道中秋節要看看月亮了。
我們那兒沒有“秋暮夕月”的習俗,每年中秋都過的很平淡,喜歡聽過年爆竹聲的孩子們都不喜歡它。我又不習慣吃月餅,覺得月餅還不如煎餅好吃,就更煩過中秋節。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我有了個愛吃月餅的同桌蘭蘭。她的家境比較好,每年中秋前后都吃上一段日子的月餅。
一開始,我還覺得蘭蘭挺好,后來就特別煩她。她總是拿著月餅眼饞我,給我解釋她的月餅是如何如何得來的。到了那年的中秋,她竟然從家里拿來很多月餅,分給周圍的小伙伴們吃,惟獨不給我。也不給大家解釋我不喜歡吃月餅。
記得約莫是中秋后的一個星期四,我不經意見到鄰居家有個精美的月餅盒,就央求母親去要。母親礙于面子,起初不肯,后來拗不過我的死磨硬纏答應了。從鄰居家要來月餅盒,我又要吃月餅。那時侯家里生活拮據,除了中秋節有月餅可以吃,平時是吃不到月餅的。母親就用蕎麥面照著月餅盒上的模樣做了幾個,再在里面填了些花生仁、核桃仁什么的,月餅就做成了。
我心滿意足,把那幾個蕎麥月餅當成午飯要拿去學校。臨走時母親叮囑我說,以后無論如何都不能再向人家要東西,鄰居家的月餅是大城里親戚送的,是很珍貴的禮物呢!雖然只是個空空的月餅盒,也是稀罕物。
那天早晨,我邁著大步走進教室,用一種無比得意的目光炫耀著夾在腋下的月餅盒。小伙伴們聚攏過來,誰也不提蘭蘭的月餅好吃了。蘭蘭眼皮紅紅的,似乎沒看見我手中的月餅盒。滿屋子孩子中,只有我知道月餅盒里裝的什么。炫耀夠了,我誰也沒給,邊上課邊吃。蘭蘭忍不住,問我好不好吃,想償償。我拿出月餅,故意跟月餅盒上的月餅比了比,叫她無法懷疑我的月餅是真的產品。
通訊我告訴蘭蘭,一般的月餅不好吃,除非是。小伙伴們想討好我吃點月餅,都附和說蘭蘭平時拿的那些月餅很爛,只有她才當成好東西,還拿出來炫耀,他們根本沒有人稀罕!
后來蘭蘭用她的半斤月餅換了我手中的那個空月餅盒,回家的路上,我偷偷拿出一個月餅吃,蘭蘭的月餅比我家中秋節吃的強多了,更別說是蕎麥月餅了。
蘭蘭家跟我家不在一個小村子,卻跟我恁有緣,我們一直同位到初中三年級。只是沒再見她吃過月餅,即使是在中秋節那天。初中畢業,蘭蘭考上了一所烹飪學校,我則考進了縣里一所重點高中,從此不再聯系。
去年中秋節,學院放了幾天假,我跟舍友們搞了一個小型聚會。那天,我突然收到一個精美的月餅盒和一封來自上海某糕點公司業務部經理的信,信很短:老同學,你現在還好吧!告訴你個令你驚詫莫明的秘密,其實你的那個“羞辱”我的月餅盒里裝的是蕎麥月餅,而那個精美的月餅盒也不是你家的,而是我爸從四川買了送給你們鄰居家的。當初我就認出來,只是奇怪你為什么吃的那么香甜!”現在我已經明白了!
看完蘭蘭的信,我恍然大悟。
其實無論月餅還是蕎麥月餅,都是甜美的一個圓。最美的部分不是它的餡料,而是一家人團圓和睦地吃月餅時的氛圍!就在那一刻,我改變了不習慣吃月餅的毛病,打開蘭蘭郵寄來的蕎麥月餅,與大家一起咂摸起來。中秋節吃月餅,是一種美的享受,更是一種美好情感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