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話中秋記敘文(通用3篇)
八月十五話中秋記敘文 篇1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可惜天公不做美,在這天不起了雨。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它的由來是古時候有一位名叫嫦娥的女子,她怕有人要偷吃仙丹,于是就把仙丹吃到了自己的肚子里飛向月亮上去,月里有一個廣寒宮和一個兔子。村子里的人都十分想念她就在桌子上放上她愛吃的食物。這就是中秋節要吃月餅和賞月的由來。
上午我和媽媽去了新家,我先做了一會兒作業然后看電視,媽媽在打掃衛生雨還在不停地下。到了中午十一點我們回家去吃飯。吃完了飯我和媽媽去超市里‘大采購’為外婆買東西。我們去了外婆家,可是外婆不在家,哎外婆又去田里干活了下這么大的雨外婆還要干活,外婆很可憐的,外公走了,姐姐他們也不住在這了。媽媽送給外婆的東西,外婆還要還給媽媽,推來推去的。
我們還給外婆包餃子了,我包餃子可是很拿手的但在媽媽面前我頂多是個小師徒。‘你包的還不錯’‘餡放少的’‘你包錯了’······我想告訴媽媽我自己會包,讓我自己來把。
回到家以后我又和奶奶了團子。每年都包。面團很辭害得我手都臟了。我不小心把面團弄臟了我被罵了。我做的比奶奶差一點。
八月十五話中秋記敘文 篇2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來了,我們一家和爺爺奶奶去了小梅沙吃飯。
一個又圓又大的月亮一路上陪伴著我們來到酒店。到酒店只見酒店里燈火通明、人聲鼎沸,紅紅的燈籠掛滿了大廳。
我們一家圍坐在一張超級大的圓桌上,飯菜香噴噴,美味極了。大人們坐在一起喝酒、聊天,我們小孩子們在追逐打鬧,開心極了。
晚飯之后,我來到了外婆家,我們和表哥一起到天臺上面點燈籠,那一盞盞燈籠像一只只快樂的螢火蟲。
接著我們又玩了熒光棒,熒光棒五顏六色的光彩襯托著我們快樂的笑聲。月亮也笑瞇瞇地看著我們,我想這真是一個讓人快樂的節日。
八月十五話中秋記敘文 篇3
早晨,我剛剛起床,人就異常興奮。因為今天是八月十五日,一年一度的中秋節終于來了。今天一大早,爸爸媽媽還有我一起到超市買菜,月餅等食物。下午,爸爸媽媽都在廚房里忙著殺魚殺雞,切肉切菜,忙的真是不亦樂乎。
到了晚上,爺爺奶奶來到城市與我們共度中秋節。我第一個吃晚飯,準備好了賞月的工作。等啊等,等啊等,始終沒有揭開月亮那神秘的面紗。看著月亮我不禁想起了蘇軾的一首詩《水調歌頭》:“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過了許久,月亮才輕輕地揭開它的面紗,漸漸的露出那張能發光的臉蛋,我仔細地抬頭望著月亮,心里充滿了無限的遐想。
看看這我的腦海里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為什么會有中秋節。于是我去問爸爸,爸爸說當時老百姓為了*元朝暴虐統治,滅元朝;到了八月十五的時候,家家戶戶齊動手,把紙條放進月餅里互相傳遞,后來元朝被老百姓們*了。也許現在我們吃月餅是為了慶祝勝利,也有人說中秋節在豐收的季節里,使農民體驗豐收的喜悅與高興。中秋節是快樂的,是團圓的象征,讓我們共同歡過這個中秋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