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度中秋節作文400字:月兒圓圓(精選3篇)
歡度中秋節作文400字:月兒圓圓 篇1
離別的日子,轉眼就到了。
中午,全家去吃大餐,冒尖的一碗飯大家卻只吃了兩三口。下午,在超市買火車上吃的食物時,我偷偷地哭了,哭得眼睛紅紅的,就連一向不哭的表哥也哭了。
可最讓我感到奇怪的是媽媽。平常,看瓊瑤劇媽媽都會掉眼淚。可是,這一次,我們要分開一、二年,媽媽怎么還把一副笑臉掛得老高呢?這一定有蹊蹺!
回到家,媽媽進房間寫日記,沒過多久,她出來上廁所了。我便趁機溜進房間,看了她寫的日記……哦,原來如此!
晚上,外公外婆到火車站,送我們上車。聽著媽媽和外公外婆說話時的笑聲,我感到心酸。我在心里喊:媽,您為了不讓外公外婆擔心,想了一個多“好”的辦法!想到這,我差一點又哭了。
火車“嗚嗚”的叫了,要說“再見”了,我終于忍不住,哭了,可媽媽還在笑。看著熟悉的景象在倒退著,我看見媽媽的眼里滲出亮晶晶的液體。我不忍再看,于是我抬頭望:今晚的月亮好圓,真的好圓。但是一想到“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我不禁又想流淚。
眼前的這輪明月,讓我想起了那一顆眼淚,一顆媽媽未能流出的碩大的眼淚……
歡度中秋節作文400字:月兒圓圓 篇2
中秋團圓節這天,媽媽剛出差回來就去了學校接我放學了。只見很多孩子在父母親的包圍下離開校園,我的心也早就飛到了今晚的家庭活動——BBQ去了。
中秋節的晚上,我們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飯,有說有笑的。吃完飯,媽媽帶著我到商店里買燈籠。商店里的燈籠款式新穎多樣,讓人看得眼花繚亂:有外型簡單的傳統紙燈籠,有惹人喜愛的動物造型的塑料燈籠,有線條優美的彩色燈籠……真的光是看,已經讓我樂而忘返了。我從中挑選了一個小白兔模樣的給我自己,還挑了幾個顏色鮮艷的給我的表兄妹。
外婆說:“嘿,來掛燈籠吧!”“好啊,”我們都說,“快來了!”我們往燈籠里插上蠟燭,繼而點上火。一個一個奇形怪狀,五顏六色的燈籠亮了起來。外婆用鐵絲掛上燈籠,在燈籠烘托下的月亮真漂亮啊!我想:那些劃船的神有否和我們一樣提著燈籠,沉醉在中秋團圓的月色之中呢?
九點半,我們開始燒烤了。我燒了兩只雞翅膀一條香腸,獨自倚靠在陽臺邊上享用我這美味可口的杰作。皎潔的月兒像月餅里面的那顆咸蛋黃一樣誘人,還參和著柔和的光芒。月亮姑娘似乎感到了一絲涼意,披上了一層薄薄的輕紗,半露著迷人的臉龐。她悄悄地望著每一個仰慕她的人,輕輕地呼吸著,靜靜地聽著人們對她的贊美之辭。每一個仰望月兒的人都能感受到她的嫵媚和柔情,無一不為她的媚態而醉倒,連陽臺上那些千姿百態的跳舞蘭也醉倒在這柔和的月色下,隨風翩翩起舞。
中秋節馬上就要過去了,不知從哪里傳來了一片悠揚的歌聲:“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歡度中秋節作文400字:月兒圓圓 篇3
“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這句詩是詩人李嶠在中秋之夜作的,來贊美中秋圓月。
中國自古就有在八月過中秋的習俗,中秋節與元宵節、端午節并稱三大節。這個節興起較晚,到了唐朝才有人登臺或坐船賞月,北宋太宗(97——997)年間,定農歷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也就是公歷九月至十月,這時恰好是三秋的一半。此后逐漸形成祭月、拜月、賞月以及吃月餅的習俗。人們也會談起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與之有關的神話傳說。人們在中秋節互相贈送月餅,這一天也一定要吃月餅,用圓如滿月的月餅來象征團圓。在中秋節這一天,如果家中有親人在外沒有回家的,分月餅時也要為他留一份。在現代,中秋節夜晚,人們通常是一邊吃著月餅和柚子,一邊賞月。孩子們大都是提著燈籠,以大紅紙燈籠最多,含有避邪的意思。也有一些打著五顏六色的卡通燈籠、塑料燈籠,種類繁多,多不勝數。民間的習俗還有送給孩子“兔兒爺”以供玩樂,包糖餅,把香扎成龍點燃,用來舞龍等。中秋節晚上,各地都會放煙火,來裝飾夜空,更帶來節日氣氛。來自:作文大全古人說得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自古以來過中秋節,有誰不思念遠方的親人呢?我去年過中秋節的時候,因為外婆就要回武漢老家了,所以那天我們全家都很傷心,連說謊笑的都沒有。今年過節,外婆留在這里,還為我們準備了不少美味佳肴:有紅寶石似的石榴;有紫得發黑的大葡萄;有紅中帶黃的水晶蘋果;有讓人垂涎欲滴的又蛋黃蓮蓉月餅;還有雞、鴨和汽水,真是吃喝玩樂全都有,我們興奮得幾乎無法用語言來形容。昨天是中秋節,不知怎的,爸爸特別暴躁,一反常態,是失去親人的痛苦讓他這樣的。爺爺去世很久了,奶奶又剛剛離開人世,只有姑姑是他最親的親人,可她卻遠在江蘇,連電話都沒來幾次。親人的力量,是多么大,它能給人帶來無限的痛苦和快樂。啊,愿世上的人都能在這中秋佳節,與自己最親的親人團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