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我喜歡家鄉的中秋節作文1000字(通用3篇)
九年級我喜歡家鄉的中秋節作文1000字 篇1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題記
走過許多鄉間的小路,晚風輕拂,勾起一抹抹回憶,夜深了,月亮出來了,我爬上天梯,坐在屋頂上,奶奶早已等著我,等著給我講故事呢!
還記得小時候,奶奶抱著我坐在房頂上,教我一句一句讀著“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指了指天上的“白玉盤”,笑著說“等咱寶長大了,奶奶就去月亮上給你帶好吃的。”
我那時候真的很傻,傻的可愛。竟然真的相信奶奶的話,一天又一天期盼著夜幕降臨,一次又一次期盼著長大成人,期待著奶奶給我帶吃的。
可是那個時候尚且年幼,又怎么知道奶奶話語的真正意思呢?
待到再大一些,到城里上小學了,一年回不來幾次。而每當我與奶奶坐在房屋上看月亮,數星星時,我都會覺得,今晚月色真美!星星落入我眼里,而我的模樣,落入奶奶眼里。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但是鄉村的音聲,既沒有“萬戶”,也不是“衣聲”,多是蚊蟲作祟,嗡嗡的叮咬聲。
每到暑假,蚊蟲多發時節,奶奶就抱著我,一下一下地給我驅趕蚊子,一抬頭,奶奶的兩鬢已經花白了,臉上的皺紋也越來越清晰可見了。再看看天邊的那一輪圓月,發出微亮的光,在黑色的幕布中,散發皎潔的光芒,溫暖又橙亮。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是這么說的,他一定經歷了離別才能寫出如此淡淡的憂愁。我快上初中時,接到了來自鄉村的噩耗:奶奶走了。
那一晚,還是那個房屋,還是那個月亮。只是……房屋上沒有了那個年邁的老人,天際上缺失了半輪明月。那一彎殘月,勾住了我對奶奶的回憶,勾住了我對奶奶的期盼。
時光飛馳,如白駒過隙,奶奶終究是去了月亮上,可是沒有再回來把好吃的給我了。城市的喧囂在夜深人靜時,猶為突兀。忽然想念故鄉的幽靜房頂了。
淡淡的鄉愁只能托月亮捎給遠方的奶奶。好久好久沒回故鄉了,好久好久沒見到奶奶了,不知道奶奶在月亮上玩的開心嗎?是不是在嫦娥姐姐那里,借著月光,在給我做好吃的呢?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可是城市的紛紛擾擾早已把月亮所掩埋,沒有鄉村的那個“白玉盤”大,更不及那個“白玉盤”亮,還是故鄉的月亮看了。
托月亮給我捎一份鄉愁,把這份思念寄到遠方,寄到奶奶的夢里。再一回神,眼淚早已打濕了衣襟,爬下天梯,漫步回去,再一回頭。月亮掛著天邊的一角,是那么大,那么圓。
月還是故鄉的明,人還是故鄉的親,托最圓的月亮給最親的人捎一份滿滿的鄉愁,回憶如月光般灑下,將我層層包圍。
九年級我喜歡家鄉的中秋節作文1000字 篇2
“八月十五月兒圓呀,……”當這熟悉的旋律在耳邊響起,我就知道,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到了。
每到八月十五,月亮總是又大又圓,它象征著團圓,象征著美好,也象征著幸福。從古到今,每年這時候,游子都會不遠萬里地回家鄉看望自己的親人。這不,我們大清早就忙著下鄉啦!
一路上,耳畔總不時響起一些關于月亮的歌。我們堵了好長時間車,才駛入了茫茫田野中。稻子結了穗兒,在風中輕輕搖擺,稻田一望無邊,陽光下就像是一大片綠色的海洋;河水漲了,丹桂開了,十里飄香,一陣微風吹過,桂花帶著它獨有的香味飛進人們的視野……
終于到達了村口,我們下了車,走在鄉間的小路上,路邊的柿子樹上掛滿了又大又圓的“小燈籠”;石榴咧開了嘴,臉兒都掙紅了;桔子剛穿上橘色的衣,格外美麗。連遠處油田上那高大的機械車都趕來湊熱鬧,它們排成行,彎著腰,給我行禮,好像在說:“歡迎你,遠方歸來的孩子!”一進院子,看見奶奶正坐在小凳上低著頭剝著黃豆呢,我大叫一聲:“奶奶!”奶奶猛地一抬起頭,見是我們,眼睛立刻瞇成了一條縫。我們急忙進屋放下行李,也搬來凳子幫著奶奶剝起來。陽光下,奶奶銀白色的頭發微微閃著光,臉上的皺紋都笑成一朵菊花了。爸爸輕聲和奶奶商量:“媽,您的院子舊了,稍不注意就會被青苔滑倒,要不找人修一下?”奶奶連連搖頭:“別浪費錢了,你們工資也不高,我也老了,一個人住在這兒,蠻好的。”媽媽在旁邊附和爸爸道:“您年紀大了,我們又不在身邊,還是修修吧,您平時就不用常清理了,該享享福了!這個主您就讓我們做了吧!”奶奶無可奈何地點點頭。聽著他們的對話,我仿佛看到了下次回來時奶奶家的新院子。
中午,我們按約定把奶奶接到了姑父家一起過節。遠遠地聽到我們的腳步聲,小狗拖拖急沖沖地跑出來迎接我們。廚房里,姑父姑母正忙得熱火朝天,不一會兒,一盤盤熱氣騰騰的菜就端上了桌子,姑父還特地殺了一只大肥鵝。圍坐在桌邊,我們一家人熱熱鬧鬧,其樂融融。
下午,奶奶擔心天黑我們開車看不清路,很早就把我們“趕”回了城里。夜幕降臨,看著那圓圓的月亮掩映在閃亮的東塔和煙火中,我不由地又想到了老家的奶奶:她現在應該還在姑姑家吧,月亮啊,請幫我帶去濃濃的祝福吧,愿她老人家幸福安康。月亮似乎聽見了我的話,慢慢地躲進了云層中,它一定是替我陪奶奶去了……
九年級我喜歡家鄉的中秋節作文1000字 篇3
人們盼望已久的中秋節終于到了。在街上,人來人往,各各喜氣洋洋地迎接著佳節的到來:有拎著禮品的,有捧著鮮花的,有抱著小孩的,還有扶著老人的。每一個人都顯得很有精神,因為中秋節不但可以逛街,在外地工作的兒女們回來吃團圓飯,所以街上有再喊賣菜的,一喊,十幾個大人都記者去買,回去給兒女們做好的。而我不一樣:
上午,待在家里做作業媽媽在看電視。
下午,媽媽帶我去紅謹阿姨家玩,去了才知道阿姨又生了一個妹妹。
晚上,我和爸爸媽媽吃完飯,從家走到外婆家。外婆開啟樓上走廊的燈,我和爸爸把椅子拿上去,然后,爸爸再把小桌子拿上去,外婆把飲料,糖果,月餅,還有餅干拿上來,我突然想到還有水果,連忙把水果拿上來。啊一個桌子不夠,我從小房間里拿出桌子,再拿出碗,甩子還有從家帶來的小禮品。雖難我不知道怎嘛玩,但是我玩另一種:誰要的數字,誰就贏。甩子數量2至3個。游戲開始了,我搖,耶,我贏了,我吃一個月餅,獎勵一支鉛筆……就這樣,我們玩到10點左右才回家。在回家的路上,我仰起臉看媽媽的時候,我突然看見,天空上有閃閃發亮的小星星,仿佛在對我眨眼睛。還有那圓圓的月亮,想起了許多關于月亮的故事:嫦娥奔月,月亮姑娘……還想起了過世的外公!
回到家,我跑到陽臺,說一句:“月亮,晚安!”同時,也給外公說:“外公,晚安,我要睡覺了!”說完,回到房間里,正要關窗戶,拉窗簾,皎潔的月關照進來,使我總想低吟一句李白寫的詩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