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悅的中秋節500字記事作文(精選5篇)
喜悅的中秋節500字記事作文 篇1
盼望已久的中秋節終于來了,為此我興奮了一整天!我左盼右盼,終于盼到了晚上。我們一家手牽著手,向小區對面的花園走去。今天的夜空很晴朗,月亮像一個玉盤一樣掛在夜空中,整個城市都被淡淡的月色籠罩了,一切仿佛都披上了一層白色的輕紗。我們在花園里找到一張長椅就坐下了,抬頭仰望漆黑的夜空,星星都躲進了云層里,只剩下一輪皎潔的明月在夜空中“站崗”,星星大概也去祝福中秋節了吧!這月亮也真是孤獨啊!它使我不禁想起那些因為某種原因不能和家人團聚的人,他們在這一天里,是否在思念自己的親人?那就多抽點時間和親人聚一聚吧。
聞著淡淡的桂花香,吃著月餅,看著又大、又圓、又亮的月亮,欣賞著美景,四周靜悄悄的。突然一聲巨響打破了寧靜,我被嚇了一大跳,最后才緩過神來,原來是廣場上的煙花炮竹的聲響。有一個煙花像流星雨一樣劃過天空,“多美呀”我們不禁贊嘆道。“你們快看又有一顆“流星”來了!我們每人許一個愿望吧!”我對爸爸媽媽叫了起來。我閉上眼睛,雙手合十,許下了一個美好的愿望。“啪……”美麗的煙花在夜空中綻放,紅的、黃的、藍的、紫的……五彩繽紛;煙花可謂是千姿百態啊!有的像菊花迎著秋風開放,有的像一張燦爛的笑臉對我們微笑,還有的像一面紅旗迎風招展……等著煙花晚會結束了,我們也該回家了,但是這一晚的每一個瞬間都深深地映在了我的腦海里……
喜悅的中秋節500字記事作文 篇2
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也是天上月兒圓,地上人團圓的美好時光。我和媽媽要一起去參加廈門日報中秋博餅文化節社區巡回賽博餅活動。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往目的地——吉家家世界出發。
在離目的地不遠處就傳來了一陣陣清脆的骰子聲,我迫不及待地跑到目的地。哇!一個一個大紅大紅的帳篷,增添了喜慶的氣氛。帳篷下人山人海,有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個個都笑容滿面。一張張圓桌上的禮物琳瑯滿目、各種各樣。大家等著、盼著。
“20號桌的準備開始了!”裁判員阿姨用甜美的聲音說:我們從一號順時針的方向開始博。一號叔叔手抓著骰子,用力一擲,骰子在大紅碗中“叮叮當當”的跳躍著,“一秀!”大家叫了起來,獎品是一瓶又香又鮮的醬油;接著,一位老奶奶博到了對堂,獎品是一粒粒像珍珠的大米,她樂得合不攏嘴。這下輪到我了,我抱著勝利的希望擲下骰子。“是什么?”我低頭一看,二舉!是一大瓶口感清爽的飲料。緊接著,是一個調皮的小弟弟,他高高一扔,“噢!三紅!”“運氣真不錯!“大家贊嘆著,他一聽開心地一蹦三尺高。又一輪開始了,大家拼足了勁,瞪著眼盯著那些骰子,輪到我了,我深吸了一口氣,輕輕地一投,骰子在碗中像亭亭玉立的姑娘跳起美麗的舞蹈。“狀元!五子帶五!”身邊的人高喊著,仿佛是他們得了狀元。幾輪過后,又出來了一兩個狀元,但點數都比我小。
活動雖然結束了,可大家依然沉浸在博餅的喜悅之中。
喜悅的中秋節500字記事作文 篇3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新一年的中秋說來,就來了。月餅,月餅,一個個的不請自來。今夜,又是一個月圓之夜。今晚我獨自坐在窗前,心想,昨日大雨磅礴,今晚定然不能欣賞到月之美態了。可一切卻不如心中所想。母親擺好東西準備開始“拜月光”,這“拜月光”是家鄉的一習俗,與新年的拜菩薩類似。
當然,我亦要出來拜的。拿起香,一拜,一抬身,便發現那一輪圓月朦朧地現于空中。我一驚,竟忘了二拜。給母親敲了下腦袋,然后便急急忙忙地再拜下去……
拜完之后,佇立于陽臺上,心里翻來覆去。伴隨著中秋而來的臺風“凡亞比”,這臺風被譽為“本年度臺風”,前段時間,它襲擊了中國臺灣,福建,廣東和一些地區。這臺風來勢洶洶,中國臺灣被侵襲得最嚴重。
我于陽臺上,望著那輪懸掛著的圓月。仿佛望見了當地人們的痛苦,悲痛。仿若看到了“凡亞比”所造成的澇災,洪災。他們能否看得到這高掛的圓月呢?他們能否遲到者可口的月餅呢?
為什么臺風會對一城市造成如此大的傷害!中秋,本是與親人共聚天倫之日。可“凡亞比”一來。多少人無法與親人相聚,又有多少人無法與親人相聚,多少人甚至與親人至此陰陽相隔。為什么能如此簡單地就撕破一個家庭,難道他們做錯了什么了嗎?
今時今日的我,對中國臺灣的同胞表示慰問。希望你們能早日與親人相聚,希望你們能早日脫離災區,“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臺灣省。”希望我的慰問能順著這輪圓月,飄至中國臺灣。
喜悅的中秋節500字記事作文 篇4
今天,是九月十三日——中秋節,我非常想念一個人,那就是——我的爸爸。
中秋節,大家都應該會吃月餅吧,當然我也不例外,我也和爺爺奶奶在一起吃月餅、賞月,看星星。我把月餅拿到了樓下草坪上,想一個人待一會兒。天上的一顆顆小星星眨著它閃亮閃亮的小眼睛,而我,則躺在參天大樹下仔細觀賞著這月圓之夜中的月亮和星星,細細地觀賞著……
我似乎覺得這年中秋節的月亮不圓,也不知道為什么,心里總有一絲難過。
這時我想起了遠在異鄉的爸爸。我的爸爸是一個長著黑白相間又短又干的頭發,滿臉痘痘的人。他還常披著一件黑色大衣,十分帥氣。
我又想起了七歲那年令我無法忘卻的一件事情。
七歲那年,我發著41.5度的高燒躺在了家里的床上,到了第二天,爸爸回來了。但他無論如何都沒叫醒昏迷不醒的我,他一摸我的頭“哇,好燙啊!”爸爸二話不說,立刻把我背了起來向醫院跑去,這時我隱隱約約能看清楚一點,我看見了邊上的樹木飛快地從我的身邊閃過。我又看到了爸爸身上的汗水和和水珠混合在了一起,我看到了這幅情景,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落了下來。
到了醫院,爸爸把我放在醫院的座椅上休息,而爸爸卻還要去幫我掛號、配藥……爸爸又把我背到了“輸液室”里去滴鼻子、打點滴……
爸爸,謝謝您,您真是我的好爸爸,我愛你!
喜悅的中秋節500字記事作文 篇5
農歷八月十五日是中秋節。我國民間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節亦稱仲秋節、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中秋佳節素有全家團聚,品嘗月餅,吃酒賞月的風俗。
據史記記載,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已有拜月、祭月的禮制,后來逐漸成為民間的習俗。
《禮記》:“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夕月”即拜月。
韋莊詩:“八月中秋月正圓,送君吟上木蘭船。”
宋代《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節賞月,民間爭占酒樓玩月,連宵嬉戲,至于通曉。
南宋吳自牧《夢梁錄·中秋》:“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此日三秋拾半,故謂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時,又謂之月夕;此際金風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室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臺,安排有宴,團圓子女,以酬佳節。雖陋巷貧窶之人,解衣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賣買,直至五更,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曉不絕。”
月餅始于唐,盛于宋。
北宋詩人蘇東坡曾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詩句。
明《西湖游覽志馀》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是夕,人家有賞月之燕,或攜瞌湖船,沿游徹曉。蘇堤之上,聯袂踏歌,無異白日。”
為何中秋月色倍于常時呢?據現代氣象科學分析,中秋之時,多屬高氣壓天氣系統控制,大氣層結穩定,空中微粒、塵埃,雜質較少,視程良好,秋高氣爽,因此,月色分外明亮。
據統計年到2060年,220年間,中秋節與10月1日是同一天的只有七次,分別是年年年年年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