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里的歡笑經典美文(精選5篇)
中秋節里的歡笑經典美文 篇1
中秋,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
我們家今年中秋節過的熱鬧,我也很快樂。
自古以來,中秋就是家人團圓的節日。每逢中秋,都少不了一種重量級食品——月餅。
為什么提到月餅,因為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它了。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無論時代如何進步,無論一切如何發展。不變的依舊是中秋的月餅和親人的愛。
中秋,甜蜜和幸福是這個節目的代名詞。我就是和叔叔一家及奶奶吃了一頓團圓飯。我們一家去了“百歲魚”飯店。到了飯店,里面座無虛席,生意特別好。幸好我們提前預定了房間,我們進了999號房間,準備進行我們的中秋家宴。父親和叔叔點了不少涮菜和一大條魚,把我這個吃貨樂壞了。當魚肉上來的時候,家宴開始了,我們大家共同舉杯、歡慶中秋。宴席間,歡聲笑語和嬉鬧聲源源不絕,我和妹妹玩得很開心,大家更沉浸在合家團圓的幸福中。就這樣,我們一家吃了一頓幸福的中秋團圓飯。
過中秋,我們不缺那些禮物,不缺那些祝福。對于老人們說,中秋能團圓,合家歡樂地吃上一頓飯就好。對于做兒女的來說,中秋回家是一件重要的事,不要讓盼望失了空。
愛在中秋,情在心間。
中秋節里的歡笑經典美文 篇2
中秋節的晚上,我和外婆、媽媽、爸爸、哥哥坐在院子里賞月。圓圓的月亮,像玉盤,高高地掛在天空中,發出溫柔、皎潔的光。媽媽說:“這月亮真明亮,如燈。”爸爸說:“這月亮真圓,象征著我們家團團圓圓……。”
我們邊賞月邊吃月餅,外婆說:“這月餅又大又圓,真好吃!”哥哥說:“這月餅真甜,甜里裝著團圓……”。而我一邊嚼著津津有味的月餅,一邊躺在院子里的香蕉椅上,仰望著明亮的月兒想:要是中國臺灣的小朋友也能跟我們一起過中秋節,那該多好啊!想著想著,我仿佛真的來到了美麗的中國臺灣,跟中國臺灣的小朋友一起載哥載舞……歌聲,笑聲,說話聲,一陣高過一陣……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然而,中國也有許多傳統節日,如清明,端午,中秋等。我最喜歡的就是中秋節,看著朦朧如水,如夢似幻的月色,吃著香甜可口的月餅,和自己的親人聊聊天,敘敘舊,心情不由得好了起來,總想舒展雙臂,擁抱著這柔美的境界,心中的煩惱,憂愁立刻煙消云散,使人心曠神怡,進入了甜甜的夢鄉……呵呵,你是不是也被這美好靜謐的景色給吸引了呢?不急,讓我們一起去享受一下這如仙境般的中秋節吧!
相傳在遠古的時候,天空中出現了十個太陽,曬得人們無法繼續生活下去了。當時有個力大如牛的英雄,后羿。后羿是個心地善良,機智神勇的人,他為民除害,射下了九個太陽。
人們得知了這個激動人心的好消息后,都十分敬重他,拜他為師。有個叫逢蒙的人,為人奸詐狡猾,從不通過勞動來獲取東西。當他得知后羿的妻子嫦娥手中有一丸能使人長生不老并可升天成仙的仙丹后,也裝模做樣地拜在后羿的門下,為的就是找機會偷走仙丹。
在八月十五日的夜晚,只有嫦娥一人在家里。逢蒙乘著這個好機會偷偷潛入嫦娥家里,威逼嫦娥交出仙丹。可嫦娥善良的人,她想:要是讓這種人拿了仙丹豈不是會害死很多無辜的百姓嗎?嫦娥不給,眼看逢蒙就要搶到仙丹了,嫦娥一個箭步沖上去,取出仙丹,一口吞了下去。嫦娥飄飄悠悠地飛上了天,一直朝著月亮飛去。
老百姓們得知了這個消息后,都很想念好心的嫦娥,在院子里擺上嫦娥平時最愛吃的點心,遙遙地為她祝福。從此以后,每年的八月十五就成了人們期盼團圓的中秋佳節。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現在,中秋節不僅可以吃月餅,觀月,還可以觀看一些中秋節的文娛節目。你瞧,舞臺上的男男女女唱著一首首婉轉動聽的歌曲,有一個個令人捧腹大笑的幽默小品,還有那精彩絕倫的雜技表演……
這是多么美好的情景啊:手里捧著一杯醇香的熱茶,嘴里吃著甜的如蜜糖般香甜的月餅,看著精彩的文娛節目,和家人們談談心,此時的心情又是那么美好……
中秋節里的歡笑經典美文 篇3
今天是中秋節,是一個萬家團圓的日子。俗話說:“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可是今年我們可沒有這么幸運了從早上起天空中就飄灑著蒙蒙細雨,天陰沉沉的。看來我們今天晚上無法看到那皎潔的明月了。
到了夜晚,我們一家人維持一桌吃著團圓飯,開開心心地聊著天,我吃著圓圓地月餅,不是的望著天空,不禁想起了去年的中秋之夜。
去年的中秋,一吃完晚飯,我和姥姥爺爺的一家人便迫不及待的來到了江邊賞月。“出來了,出來了”我興奮地叫起來。月亮從云層中露出頭半張臉。害羞得像個小姑娘。慢慢地,圓圓的月亮升起來了,想一個大玉盤,月亮猶如一個穿著白色紗裙的仙女,將皎潔的月光灑向大地,把大地照得向如同白晝。
看著空中那輪皎潔的明月,我不禁想起了一首歌:中國臺灣有個小阿妹,她的名字叫圓圓,她有一個心愿,想去洛陽看牡丹,北京有個小阿妹,她的名字也叫圓圓,她也有個心愿,想去臺北看蝴蝶蘭。牡丹花啊!蝴蝶蘭啊!年年都開放,可是圓圓的心愿,等了一年又一年……想起了遠在中國臺灣的小朋友們,她們此時在干什么呢?我們每個小家團圓了,真希望祖國的大家庭也能早日團圓,我想那時的月亮一定會更美、更圓、更亮!
中秋節里的歡笑經典美文 篇4
八月十五中秋節馬上就要到了。我在心里盼呀盼的,恨不得明天就是中秋節。
中秋節又名團圓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三大傳統節日之一。每年的這一天,家家戶戶的親人都會想方設法團圓,聚在一起吃月餅,賞月。中秋節那天,爸爸興致勃勃地買回了很多月餅。買回來的月餅,又大又圓,精致得很,就像漂亮的工藝品一樣。我見了饞得直流口水。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就語重心長地對我說:“月餅要到晚上才吃。我們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那才有意思呢!”
吃過晚飯,月亮漸漸地升起來了。今晚的月兒特別圓,就像一個光亮的玉盤高高地掛在天上。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爸爸拿出事先買好的月餅來,我在旁幫著爸爸把月餅分好。月餅分好后,我就迫不及待地大口大口吃起來。“呀!真香!真好吃!”我情不自禁地夸獎道。坐在我旁邊的爸爸一邊吃月餅,一邊給我講與中秋有關的故事。他先說朱元璋與月餅的淵源,還說月亮上有廣寒宮、吳剛、桂花樹、嫦娥姐姐和玉兔什么的。經他這么一說,好奇的我聽得入了神,連月餅也忘記吃了。
月亮上面真的有嫦娥姐姐嗎?我一邊想著,一邊抬頭望著月亮。此時的月亮真美呀!如果真像爸爸所說的那樣,那么我倒想和家人飛到月亮上去與嫦娥姐姐一起吃月餅,共度良宵。
中秋節里的歡笑經典美文 篇5
八月十五中秋節,是一個令人思鄉的節日。
中秋節是歡樂的。今年的中秋節正是我大奶奶五十歲生日,親戚們都從四面八方急匆匆地趕來了,全家喜氣洋洋。我們小孩一手抓一把糖,一邊吃一邊歡快地追逐著。大人們靠在沙發上,悠閑地談著家常事,老人們和孩子們一起,細細地品嘗著月餅,臉上如綻開了一朵朵燦爛的菊花。
中秋節是略帶一點兒憂傷的。站在家鄉邵陽的凈土上想起遠在他鄉,身在異國的舅舅、姨媽,我就感到心酸。上一次中秋節,姨從大老遠的學校趕回來,和我有說有笑,還給我和小姨買了許多月餅,還一起吃上了龍蝦,吃上了燒烤,吃上了大閘蟹。可今年本該團圓之日,卻依舊在外留學,刻苦攻讀。
中秋節是甜的。豐盛的大餐、好吃的月餅,還有那碧玉盤般的一輪明月,在云中時隱時現,散發出柔和的銀光,就像媽媽的手,將在外的你與家人團聚,那甜甜的笑,那溫暖的懷抱……
中秋的明月讓我想起了國家。至今,有不少游子在外跋涉,卻忘不了對祖國的深情。多少載中華民族的磨難,我們都團結一心,共渡難關!一個國家沒有團結,就會不成大器;而一個家庭如不團圓,那就不會有溫暖,那天上的月亮就會缺其一角,黯然無光!
中秋,代表團圓,明月,猶似家鄉。是啊,“人說秋到萬物寒,我言秋日勝春朝。”中秋明月,將在每位游子的心中,刻上一個深深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