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喜慶的中秋節作文300字(精選5篇)
描寫喜慶的中秋節作文300字 篇1
每年的中秋總會讓我想起家鄉的中秋節。那時的中秋節真的很熱鬧,在中秋節的前一天我們這些孩子總會跟著大人到城里準備過節用的,每年這個時候挑月餅是必不可少的事情。那時家里的生活條件不是很好,我們家買的總是便宜的。而每年的這天,在外工作的爸爸也會回來,他每年這個時候回來都會買著一些很好吃--很好吃的月餅。而對于我來說,他帶回來的是對我們的愛。
中秋節那天,媽媽總會拿著一些東西叫上我們一起去拜神,拜完神后,村里的人民就成了三大派。我們這些孩子一吃完早飯就開始了我們的獨特世界,從村口跑到村尾,在田里玩“拋紗球”。玩累了,就又到村口的那棵榕樹下,欣向那夏日過后的涼風,坐在小河邊上,把腳放進河水里感受它的溫柔。而村里的婦女們呢卻打起了撲克牌“拖拉機”成為了她們的趣事,看那不是媽媽嗎?很少見她笑得這么燦爛了。而剩下的就都在村長的家里玩起麻將來了,看那不就是爸爸嗎?我很久都沒有看到他笑得那么開心了。
描寫喜慶的中秋節作文300字 篇2
每年中秋節家人都會聚在一起烤肉,今年當然也不例外啰!今年中秋節可熱鬧了,小姑、二姑、姑丈......等,都一起回來過中秋,把家里擠得水洩不通呢!
牛肉在烤肉架上滋滋作響,我和表妹虎視眈眈的盯著,時機一到,我馬上先下手為強,把牛肉先夾走了。牛肉吃起來鮮嫩可口,醬油的香味在我嘴巴中散開,那種滋味令人難以忘懷。當我們吃到一半時,天空中綻放出絢麗多姿的煙火,變化多端的色彩就像夜幕中的花朵,把寂寥的夜晚點綴得五彩繽紛,也喚出了嬌羞的月姑娘,掀開面紗窺視呢!
今年的中秋節格外熱鬧,也多了一份溫暖,許久不見的親人們在皎潔的月光下開懷暢談,是多么幸福!
描寫喜慶的中秋節作文300字 篇3
中秋,俗話說,中秋的月亮圓又圓我看也是,才剛五點半,月亮就上升的高高的天空好像在顯示它那圓圓的身姿,那為什么中秋節那天月亮是那么圓嗎?
我知道,每逢農歷十五,月亮都會轉到月球—地球—太陽這一條近似的線上,由于太陽光的照射,月球反射,在地球看來月亮被完全照亮了,也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的說法,這與月亮過軌道的近地點、遠地點有關,過近地點,十五時就圓了,但過遠地點,可能到十六,十七才能圓,這下你知道了吧。那你知道為什么中秋節要吃月餅嗎?我告訴你。
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征,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這下你知道了吧。
描寫喜慶的中秋節作文300字 篇4
滿江紅·中秋寄遠
宋代:辛棄疾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喚取、玉纖橫管,一聲吹裂。誰做冰壺涼世界,最憐玉斧修時節。問嫦娥、孤令有愁無?應華發。
云液滿,瓊杯滑。長袖起,清歌咽。嘆十常八九,欲磨還缺。但愿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把從前、離恨總成歡,歸時說。
中秋節,望月,懷人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快上西樓賞月,擔心中秋月有浮云遮擋,不夠明朗。請美人吹笛,驅散浮云,喚出明月。月夜的天地一片清涼潔爽,剛經玉斧修磨過的月亮,又回又亮。追問月宮里獨處的嫦娥,孤冷凄寂時有沒有愁恨?應該有很多白發。
回憶當年歌舞歡聚的情景,長袖善舞的佳人,清歌悲咽的佳人為之助興添歡。嘆明月十有八九悖人心意,總是圓時少、缺時多。愿明月如今夜常圓,人情未必總是別離。我欲化離恨為聚歡,待人歸時再細細傾訴。
注釋
寄遠:寄語遠人。就詞意看,這個遠人可能是詞人眷戀過的歌舞女子。
“但喚取”兩句:請美人吹笛,驅散浮云,喚出明月。按:此暗用吳殊中秋賞月事。玉纖:潔白纖細,指美人的手。橫管:笛子。
冰壺:盛冰的玉壺。此喻月夜的天地一片清涼潔爽。玉斧修時節:剛經玉斧修磨過的月亮,又回又亮。
“問嫦娥”兩句:想來月中嫦娥,孤冷凄寂白發。此暗用豐商隱《嫦娥》詩意:“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孤令:即孤零。
“云液”四句:回憶當年歌舞歡聚的情景。云液滿:斟滿美酒。瓊杯:玉杯。咽:指歌聲凄清悲咽。
“嘆十常”兩句:嘆明月十有八九津人心意,欲圓還缺。此即蘇軾“何事常向別時圓”(《水調歌頭》)之意。磨:修磨,指把月修圓磨亮。
“但愿”兩句:愿明月如今夜常圓,人情未必總是別離。此化用蘇軾《水調歌頭》詞意:“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看承別:別樣看待。
描寫喜慶的中秋節作文300字 篇5
中秋之夜中秋之夜是個美好、祥和的夜晚。家家戶戶歡聚一堂,品嘗月餅和瓜果,享受天倫之樂。“每逢佳節備思親”,誰都希望在中秋佳節能夠得以全家團聚,這是人之常情,但又總不能家家如愿。我爸爸是位電視新聞工作者,因為忙于工作,就有好幾個中秋節都不能和我們一起度過。想到這里,我不禁想起蘇軾的《水調歌頭》:“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今天是農歷八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晚上,我和媽媽回奶奶家過節。吃完團圓飯,我就和弟弟一起上天臺賞月。月亮害羞地蓋著層層面紗,過了很久,才輕輕地掀起它的面紗,漸漸地露出它的那張能發光的臉蛋。我仔細地抬頭望月,心里對遙遠的月空充滿了無限的遐想……弟弟看著這一輪高空中的明月,側過臉俏皮地問:“姐姐,這是白銀盤嗎?”我聽了這句話覺得好氣又好笑,他一定是想起了我教他的古詩《古郎月行》,故意在賣弄呢。于是,我們沖著月亮大聲朗誦起來:“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我倆邊聊邊津津有味地吃月餅,有五仁的、蓮蓉的、叉燒的……我最喜歡的還是雙黃的,咬一口,甜甜的,味道好極了!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夜已深了,我們只好戀戀不舍地回家了。不知明年的中秋節會是怎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