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作文_中秋節手抄報黑板報素材(精選13篇)
中秋節作文_中秋節手抄報黑板報素材 篇1
關于中秋節的由來,傳說是后羿在他的妻子嫦娥吃了西王母娘娘給的仙藥飛上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之后,非常想念嫦娥,就在每月的十五的晚上,在嫦娥最喜歡的后花園擺上宴席,訴說他的思念之情。鄉親們知道了,也很懷念善良的嫦娥,也紛紛在八月十五晚上,在月下擺上香案向月宮里的嫦娥祈求平安。從此,民間就有了中秋節拜月的風俗。
今年的中秋節,我們學校放假了,一大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姥姥家過中秋節。到了姥姥家,爸爸媽媽和姥姥、姥爺聊天,我上了一會兒網,到中午十一點的時候我們一起去外面吃飯,我們剛到一會兒,舅舅帶著妹妹和舅媽也來了。
來飯店吃飯的人很多,我們的菜等了很長時間才上,不過高興的是,我吃了好吃的大蝦和丸子,吃過飯,我和爸爸去了鄭州市圖書城,在那里爸爸給我買了兩本我最喜歡的《笑貓日記》,就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晚上,我和媽媽去姑姑家串門,在回家的路上,我發現天上的月亮是那么的圓,那么的亮,它旁邊的一顆星星居然是那樣的亮!
這一天,我看望了很多我的親人,還買了我很愛看的兩本書,還看到了很圓、很清澈的月亮,我真開心啊!
中秋節作文_中秋節手抄報黑板報素材 篇2
漆黑的夜空中,月兒終于出現了。只可惜天公不作美,將一朵朵烏云召喚到天空,使得月亮蒙上一層薄薄的、淡淡的面紗,充滿神秘感。
(一)有電燈的地方沒有童話
爸爸忙碌起來了。他拿出一些早已準備好的露水果盤和月餅,將它們一一擺放在庭院中央的小桌子上,點上三柱香,虔誠地拜了三拜,而后便輕輕退回室內。聽爸爸說過,月神品嘗東西時,喜歡一個人靜靜地呆在那兒,不喜歡有旁人在一旁,這個規矩可不能冒犯。
退回時,爸爸囑咐我將庭院里的燈熄滅,我又有些不解,同時有些疑惑,小聲反問爸爸:“為什么要將燈熄了呢?把燈亮著可好?再說,如果月神來了,這么黑的夜晚,月神不但沒吃著供品,反倒迷了路,你說怎么辦?”
爸爸或許被我說的話給逗樂了,“撲哧”一聲笑了,解釋道:“月神不喜歡亮光,而且你也不用擔心,神仙嘛,總會有他們的辦法來看清這個世界。不過,城市這么亮的燈光,估計月神不會喜歡哦。”
(二)生活越好幸福感越遠
月亮高高升起,清澈的月色近乎透明,似一塊半透明的黃玉,周身環繞著淡黃色的光澤,將黑夜襯托得格外美麗。
我漫不經心地翻弄著面前咬了小小一口的月餅,皺了皺眉頭,極不情愿地盯著它。爸爸見我似一臉吃了蒼蠅的表情,拍拍我的肩,給我講了一個關于他小時候和月餅之間的故事:
我們小時候可沒你們這么幸福,能吃上月餅能算得上是件奢侈的事兒。我們小孩子就喜歡吃那個,但只有過中秋時才能買,不是買一盒,只不過兩三塊而已。那時候我和你叔叔不夠分,大人就將月餅切成塊塊分給我們。所以那時候我壓根兒沒見過這么圓、這么大的月餅,印象中只有那小得可憐的三角形月餅。
我有些同情地望著爸爸,沒想到他們小時候居然都沒有月餅吃。爸爸接著往下講:
我那時嘴饞,就這事兒少不了你爺爺一頓打。我跟你這般大時,克制不住肚子里的饞蟲兒,在中秋節這天,偷偷跑到隔壁二奶奶家院子里偷祭月神的月餅——二奶奶一家都在自己的房間里呢,沒人注意我?蛇@月餅藏哪兒好呢?藏家里萬萬不得,要是被家里知道了,又是一頓打。怎么辦呢?我就將月餅藏在田野上的稻草堆里,或者藏到大樹上的鳥窩里,等到放學了,一個人坐在草堆上或者樹的枝椏上慢慢品嘗,那種愜意的感覺沒法形容,現在想想那時真幸福。
我明白爸爸是有感而發,也知道爸爸是讓我珍惜現在的生活,F在的生活條件太好了,大街上到處都是飯店,肯德基、麥當勞想去就去,月餅對于大家來說早已不是什么遙不可及的想象了。但我們有沒有想過,生活條件好了,科學也得到很快的發展,家家戶戶幾乎都能擁有一輛小汽車,處處都建起了高樓大廈,一切看上去都繁榮和祥?煽茖W技術是把雙刃劍,它一方面給人們帶來了方便,可也帶來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高樓處處蓋,清新的綠色卻越來越少,城市里不停息的喇叭聲,閃爍不停的紅綠燈,讓我們的神經得不到片刻安寧,甚至讓人產生錯覺:科技的快速發展真的有益于社會的進步嗎?物質生活太豐富了,可人們的精神生活卻很空乏,幸福怎會不離我們越來越遠呢?
我們或許沒有能力改變社會,但我們可以從改變自我開始,來影響整個社會。
夜深了,依稀能聽到蟋蟀和紡織娘孤獨的演唱。一朵黑云隨風吹來,遮去一汪如水的月亮,那隱隱約約飄在屋前河面上的薄紗,也被月神收去了。沐浴在清風中,我感覺自己也融入了那片殘留的月光。
中秋節作文_中秋節手抄報黑板報素材 篇3
“八月十五月兒圓啊,爺爺為我打月餅啊……”一曲動聽的歌,讓中秋節熱鬧起來。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每到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吃月餅,吃團圓飯,賞月,來表示和和美美,團團圓圓的寓意,來慶祝中秋節。
在我們家,每年的中秋節,奶奶都會給我們做一桌豐盛的晚餐。我們一家人吃著美味的佳肴,看著精彩的中秋晚會,聊著天,幸福極了。按中國的傳統,中秋節,每家每戶都要吃月餅,我們家也不例外,吃個圓圓的月餅,希望一家人永遠團團圓圓。吃完晚飯,我們還會到陽臺上去觀賞美麗的月亮,可因為今年受臺風影響,這幾天一直在下雨,所以沒能欣賞到中秋圓月,真是太可惜了。今年只能在家吃月餅了。這次中秋節我家的月餅口味特別多,本來想把一個月餅切開,分成幾份大家一起品嘗。結果,每個人都想吃自己想要吃的口味。爸爸說要吃棗蓉的,媽媽說吃芝麻的,我又說吃蛋黃蓮蓉的,奶奶想嘗嘗豆沙的。我們爭論了好久,最后決定一人吃一種口味。我們一邊品嘗著美味的月餅,一邊談笑風生。媽媽給我講了她童年的趣事。媽媽說她小時候,月餅的口味比較單一,一般只會有五仁的和椒鹽的。她都不喜歡吃,總是只吃月餅外面的一層蛋皮,然后把里面的餡偷偷扔掉,因為怕外公外婆罵。我聽了,笑著指著她說:“媽媽,您這是浪費糧食。”媽媽連忙說:“是是是,我錯了,我錯了”。我們其他人看著媽媽著急道歉的樣子,都哈哈大笑起來。
在這個中秋節,我們一家人團團圓圓地圍在一起,吃著甜甜的月餅,心里也覺得甜滋滋的,希望每一年的中秋節都過得這么幸福,團圓。
中秋節作文_中秋節手抄報黑板報素材 篇4
盼望已久的中秋佳節終于到了。(開篇點題)
剛吹過一場臺風,又下了一場暴雨,烏云還沒有散盡,仰望天際,只看見一片朦朧的月色,天上隱隱約約的有一個碩大的圓月。有了烏云的映襯,更凸顯出這種朦朧的美。(寫出月華朦朧之美)
今晚的夜,濃濃的,剛到七點,天空就鋪上了一塊烏黑的大布。月亮就像一位羞答答的少女,被云層遮住了潔白的臉龐,散發出皎潔的光芒。啊!出來了!就在八點多時,月亮從云層中緩緩地移動著,終于,露出了它那美麗而又神圣的臉。月光是玉玉的,銀銀的,燈光也沒有這般兒亮的。 因為今天多云,無數顆繁星全都躲在云層里,一輪圓月像光華四射的水晶球掛在天空,照亮了漆黑的世界。樹啊,河流啊,房子啊,全裹在一層銀色的、薄薄的輕紗中,皎潔的月光如傾泄的清流,注滿大地。(作者在賞月,描寫極細膩入微)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獲的積蓄,又是收獲的開端。說她是積蓄,是由于夏收才過不多時候。說她是開端,是因為秋天邁著她碩果累累的腳步迎面而來,融著人內心即將收獲的欣喜。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圓圓的月光之下, 圓圓的月餅,蘋果熟了,鴨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們品嘗著節日的美食,談論收獲的話題。一邊賞月,一邊思念身
處異鄉的親人。實所謂:“每逢佳節備思親”。 (中秋夜的親情)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圓圓的月餅很厚實,新鮮的面,新鮮的餡。不管是蒸出來的,還是烙出來的,上面都有用農家的大碗所刻畫出來的月的圖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餡,也很特別,主料是紅塘,里面放些芝麻、清紅絲,果仁、葡萄干什么的,但最主要的還是那個黃澄澄的蛋黃。新做出的月餅,蒸的,柔軟可口,適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嫩,年輕人情有獨鐘。你看,新端上來的月餅,熱氣騰騰,一股清香味道兒撲面而來,真令人垂涎欲滴!(中秋月下賞月品月餅,美!)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給我帶來新的感受,新的體驗,新的收獲。我愿意在這種意境中感受親人的關愛,品味生活的哲理,體會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也是團圓節,是親人們團聚的日子。中秋節,一輪圓月使人情不自禁的想起了這句詩,愿天下所有的親人在這一天都得以團聚。
中秋節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圓、更明,更祈望我的親人愈加健康、我的朋友們愈加幸?鞓、偉大的祖國愈加繁榮安定。(美好的祝愿!)
中秋節作文_中秋節手抄報黑板報素材 篇5
時間過得真快,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到了。今年,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奶奶家過中秋。
吃完晚飯,我們一起坐在院子里,一邊聊天,一邊耐心等待著那輪圓月的出現。
“出來了,出來了。”我興奮地叫了起來。只見那輪明月從房屋背后露出了半張臉,才一會兒功夫就已經升到了半空中,只見那一輪白玉盤似的圓月鑲嵌在漆黑而寧靜的夜空中,顯得格外皎潔。柔和的月光從天空瀉下來,像給大地鋪上了一層潔白的霜,給河面上灑了一層碎銀,閃閃爍爍,迷人極了。
突然,一片云飄來,月亮一下子躲進了云層里,像個害羞的小姑娘不肯露面;可過了一會兒,她又從云中鉆了出來,臉上露出狡猾的笑容,就像一個頑皮的孩童?粗粗曳路鹂匆娏松屏嫉逆隙,她正深情地凝視著大地,思念著她的后羿。
看著看著,我不禁想起了去世的太奶奶。太奶奶最喜歡我了,在我小時候,她總是抱著我去看橋上那一尊尊石獅子,給我講它們的故事。那時的我心里是多么得開心、快樂,而她總是笑呵呵地看著我。如果太奶奶在的話,此刻也一定和我們在一起賞月、聊天,那該有多好啊!
想著想著,我不由自主地吟起了蘇軾的《水調歌頭》中的詩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們來吟詩吧!”突然,我的腦子里冒出來這樣一個念頭,沒想到馬上得到了大家的響應,“好啊!”“我先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媽媽接道。奶奶思考了一下說:“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爺爺接著說:“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搶道:“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老爸,不要發呆了,輪到你了”“那么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云衢千里明”媽媽答不出來了。“淘汰”“奶奶到你了”“嗯,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又是我,嗯……有了,滿目飛明鏡,歸心折大刀。”爸爸蒙住了,眼看時間到了,爸爸急中生智,吟出了這樣的詩句:“轉缺霜輪上轉遲,好風偏似送佳期。”這下卻把我給難住了,就在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的時候,忽然靈光一閃,“有了!”“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爸爸聽了啞口無言,只好認輸了。最終,我贏得了這次比賽,心里甜滋滋的。
我們欣賞著圓圓的月亮,感受著濃濃的親情,快樂地度過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
中秋節作文_中秋節手抄報黑板報素材 篇6
一年的一度的中秋節到了,我們像往年一樣去老家陪爺爺奶奶過節。
晚上奶奶做了好多好吃的飯菜,一家人熱熱鬧鬧。
吃完飯,我們就在院子里賞月。農村的夜晚,特別的安靜,偶爾只能聽見一點鳥叫聲,周圍空蕩蕩的,院子里撒滿了皎潔的月光。一會月亮又像個害羞的小姑娘躲進云層,一會由此從云層里探出頭露出可愛的笑臉。傳說月亮上有嫦娥,吳剛和玉兔......是真的嗎?月亮上嫦娥是不是在這萬家團圓的日子里寂寞了嗎? 我看著月亮,陷入了無盡的遐想中。
這時爸爸來到了我身旁,說:“你知道月亮為什么發光嗎?”我說:“不知道”爸爸說:“月亮其實是不會發光的,它就像一面鏡子,把太陽的光反射到地球上,所以發的光是不熱的”我點點頭:“原來是這樣。”
夜深了,月亮躲進了云層,我就這樣度過了一個快樂難忘的中秋節。
中秋節作文_中秋節手抄報黑板報素材 篇7
我最喜歡的節日是中秋節。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與春節、端午、清明并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它起源于唐朝時期,那時,以賞月為中心。到了清明時期,成為“民俗大節”。
中秋節那天晚上,我們一家人就要團團圓圓在一起賞月,吃月餅,看電視上的《中秋晚會》。去年的中秋節,我們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說說笑笑,可開心了。在這月圓之夜,我們分享著美味的月餅,月餅象征團圓,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必備祭品。那天的月亮雖沒有往年的中秋節那么亮。不過,也挺美的。月亮時而像一位害羞的少女,風哥哥夸她幾句,就躲到云層后面,蒙上一層細紗,顯得更加嬌氣,真迷人;時而又像一個調皮的孩子,把臉露出來偷看我們過節呢!真好玩!
每到中秋節,我總是想起我小時候的一件事。那時,媽媽經常給我講嫦娥奔月的成語故事。我聽了許多遍,可還是聽不煩。只要是關于月亮上的故事我就覺得新奇,希望有一天我也能飛上天去,飛到月球上與嫦娥一起玩,一起看星星。長大再看,就不是那么奇妙了,只覺得我小時候挺好玩的,挺好笑的。
中秋節的地位僅次于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為“花好月圓”之時。人們從天上那圓圓的月亮想到了人間的團圓。因此,中秋節在古代被又稱為“團圓節”,“秋節”等。人們向往著團團圓圓。團圓對于中國人來說是生活中的理想。宋朝詩人蘇軾寫的《水調歌頭》中,“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句詩也寄托了人們的美好愿望。中秋節十分重視親情的培育與表達,對于促進社會和諧有著不可替代的好作用。我非常喜歡中秋節。
中秋節作文_中秋節手抄報黑板報素材 篇8
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中秋節。
還記得去年中秋節的夜晚,一家人在一起看完精彩的中秋晚會,我獨自來到陽臺上,隔窗仰望天空,期待看到一輪“白玉盤”或者飛在云端的“瑤臺鏡”,但天有些陰沉,似乎并沒有希望看到想象中的月亮,心里不免有幾分沮喪,低頭吃了些媽媽準備的月餅和水果,猛地抬頭,發現一片云朵透著光亮,再過了一會兒,月亮終于羞答答地從云間露出圓圓的臉,我開心極了,趕緊喊爸爸媽媽一起來賞月,我們一家人,在朦朧如水,如夢似幻的月光下,盡情地享受著和美的夜景,可月亮似乎是被我們看羞了,沒一會兒功夫又一頭鉆進一片厚厚的云里躲起來便再也不肯出來,只是給這片云勾勒出美麗的輪廓,讓我浮想聯翩,使勁兒想著這片厚厚的云朵后面會發生的各種奇妙的場景……
清涼的微風從窗戶吹了進來,空氣中彌漫著月餅與桂花的清甜香味,我拉著爸爸媽媽的手,心里充滿了幸福的感覺。
中秋節作文_中秋節手抄報黑板報素材 篇9
中秋節,是合家歡樂、團圓的日子,本是滿懷暢飲的時刻,可為何心中卻有種孤獨的愁緒浮上心頭。匆匆過了十八年,在記憶中從小到大都是一個人,因此童年比別人少了幾許關心與呵護,比別人多了些孤立與堅強。每一個節日都是由自己度過,從未享受過生活節日的氣氛,家的溫馨,所有的歡樂都走向寂靜。父母一生忙碌,長年累月在外,漸漸的習慣了這一切,總之黑漆一團活著,夜闌人靜,回頭一想,哪能夠不為自己悲哀,哪能夠不癡癡地笑,笑里感到無限的生的悲哀。
每逢中秋節時,心里總有說不出的苦痛纏著,可想到父母與自己相隔兩地,看到這深深一層的隔膜,我除了傻笑,還有什么別的辦法嗎?笑之余又似乎隱約有淚的味道,實在正是因為后面有看不見的淚,說不清的孤獨。中秋的夜晚,別人的幸福與歡樂,我不羨慕也無羨慕的必要,與其羨慕不如找些理由來填充心里的孤獨,為自己找一絲的安慰。我無法說清我內心里的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不過說清也許只是多余的,存在就是合理,已經發生了就只能面對,無法拒絕也抗拒不了........
中秋時的月亮好圓,凝視著天空,我似乎可以感受到別人幸福的聚在一起享受這節日的氣氛,而我卻只能把它當作休假日一樣百無聊賴的打發。靜謐的夜,望著皎潔的月光,星星似乎在向我眨眼,像是在諷刺我的孤獨,頓時有種想哭的沖動。
皎潔的月光用白紗裝飾了大地的美麗,道路旁的燈光普照著大地,燈光與月光渾為一體,顯得格外的美麗。心中同時充滿了孤獨的惆悵和感受中秋月圓的歡悅,這兩種情緒混雜在一起,使我的心就像一清一濁兩水交匯的河流,兩水都洶涌著,努力撫平,使它們融合一地,并且進而相互在對方中消失,以使自己的內心恢復平靜。
淚與笑,同樣可以演繹出不同的精彩。中秋,自己并不孤單,因為在生活中已依附了它歡樂的氣氛,所以一個人過又何妨呢?
中秋節作文_中秋節手抄報黑板報素材 篇10
今年中秋節那天,我陪媽媽加完班,趕到奶奶家去吃團圓飯。到了奶奶家,大家齊動手,準備了一頓豐盛的晚餐。開開心心吃過團圓飯,我們決定出去散步,一走出綠樹成蔭的小區,就驚喜地看見一塊潔凈無瑕的大玉盤掛在空中。再仔細瞧瞧,哦!原來是一輪明亮的滿月。月光是那樣美麗動人、柔和,在月光的照耀下,路旁的路燈、附近的火鍋店、超市、大酒樓的燈光好像突然顯得黯然失色,就連那馬路上的喧嘩聲,也好像剎那間消失了。今晚的月亮像一個含羞的少女,一會躲進云間,一會兒又俏皮地撩開面紗,露出嬌容……
我久久凝視著月亮,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的美麗傳說。秋色的風輕輕拂面,明媚的月光讓人沉醉,我不禁也輕輕地展開了幻想的翅膀……在很久很久以前,在天牢里有一群惡龍,因為曾四處作惡,被玉皇大帝關進天牢,可沒過多久,惡龍們竟然越獄而出,還跑到月亮上行兇作惡。玉皇大帝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懸賞可以降服惡龍的仙人。這時真就有一個法力高強的神仙挺身而出:“陛下,我有法力能把任何東西變成石頭,絕對可以制勝惡龍!”玉皇大帝大喜道:“好啊!快去快去,如果真行,我重重有賞!”這位大仙到達月球上,立即念下咒語,當惡龍們發現事情不妙,各自盤成一團,卻無奈被慢慢石化,就變成了月球上的環形山。
這時,爸爸催我快走:“想什么呢,浩銘?”“哦,爸爸,我想去月球旅行,看看環形山跟我們地球上的山有什么不同!”“哈哈!志向很遠大啊,你可要加把油喔!”
啊!今天可真是個迷人的中秋夜晚呀!
中秋節作文_中秋節手抄報黑板報素材 篇11
中秋節這天,我家里人都出去吃飯,過了不久,我們趕回了家,圍著茶幾吃著佛跳墻月餅。
正在吃的那一刻,說時慢那時快,弟弟手一伸拿到了最后一塊月餅。爸爸突然說:“快看!”我們順著爸爸指的方向看見了一輪又大又圓的月亮,這月亮像一盞明亮的燈籠。在那時,我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我多想和玉兔去爬月亮上的珠穆朗瑪峰,去坑坑凹凹的洞里探險。
過了一會,天空飄來一朵白云,遮住了月兒的秀麗面容,我掃興的低下了頭,這時天色已晚,我只好上床睡覺了!
在夢里我聞到了桂花的芳香,在夢里我無數次登上月球灑滿了桂花的種子,來年的八月嫦娥正將我的種子灑向地球,香滿人間!
中秋節作文_中秋節手抄報黑板報素材 篇12
八月十五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佳節。今天我興高采烈地來到點滴作文,楊桃老師帶著我們一起去做冰皮月餅。
老師先給我們每人發了一個切菜板,還給了每人一個圍裙。我們先把冰皮月餅專用粉倒入盆里,立刻一座白白的“雪山”出現在盆中,再倒入藍莓味的果味粉,兩者融為一體,就像雪山上飄著幾朵藍藍的云。再加入75毫升的水,接下來就到了最關鍵的時候了。楊桃老師先用手把它們揉成一個大面團。老師也讓我們嘗試了一下,有的捶,有的打,有的捏,真的是奇形異狀,丑態百出啊!把面團揉好之后,老師分給我們一兩個藍色的小面團。我們要把這兩個小面團揉成圓形,在這個過程中,遇到很多的問題。就比如說我,在搓這個的時候,中間總有裂縫,就如同一個東西上被劃了許多刀口一樣。把面團搓好后,再將面團壓扁,有的人直接跪到桌上,仿佛對面團說:“兄弟呀,你怎么那么胖,壓都不扁,你再不扁,我都快扁了。”把面團壓好之后,老師再發給我們餡料,有栗子蓉和蔓越莓的餡料。也是一樣要把餡料搓成圓的,搓好之后,用冰皮把餡料包起來,結果有的人包成了餃子,有的包成包子,還有的包成了橘子,真是腦洞大開。到了激動人心的時候了,我們把大圓球放入模具,壓出了一個月餅,超開心。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這是宋·蘇軾的中秋佳句。中秋節和家人團聚一堂,在一起吃月餅、賞月,是多么美妙的事啊!
中秋節作文_中秋節手抄報黑板報素材 篇13
中秋節到了桂花又開了。
在姥爺住的院子里有一片比我年齡還要大的桂花林媽媽常帶我去聞那桂花的香味。她說世上最樸實又最典雅的花就是桂花了。它小小的花瓣卻會散發出迷人的悠長的香氣讓人心曠神怡。而在桂花開的最迷人的時候那股子香氣也確實令人魂牽夢縈。桂花便成了媽媽最喜愛的花了然而我卻不以為然。
最近我讀了女作家琦君的《故鄉的桂花雨》作者對桂花香味的“魂牽夢索”讓我對桂花有了種好奇。帶著這種好奇我又找來了《桂花香飄云天外》、《杭州:飄落一身桂花雨》等有關桂花的文章想看看人們為什么對桂花如此喜愛。
“香氣濃郁的花‘或清或濃不能兩兼’。然而桂花卻具有清濃兩兼的特點它清芬襲人濃香遠逸它那獨特的帶有一絲甜蜜的幽香總能把人帶到美妙的世界。”
“滿樹金黃細小的花兒點綴著紅葉嬌艷的季節。更有那濃郁的芳香‘一味惱人香’襲人心懷沁人肺腑。又在芳香中帶有一絲甜意使人久聞不厭。”……
好美的語句好美的花文章對桂花的描寫是那樣的神奇如此的有神話色彩讀著讀著我深深地被感動了就仿佛來到了一個仙樂飄飄的夢境里融化其中享受著美好的氣息。慢慢地我對桂花產生了一種熟悉的感覺。
“桂花分金桂、木樨、銀桂、丹桂……”我裝著老道的樣子對媽媽說著牽著媽媽的手在中秋月下走進老爺樓下的那片桂花林。
遠遠的我聞到了撲鼻的香氣一陣爽颯的風兒吹過瞧那一棵棵婆娑的桂花樹隨風搖曳起來了。咦?那是什么?好似金色的蝴蝶好似銀色的彩帶纏綿的飄呀飄飄落下來飄到了地上桂花雖然沒有琦君故鄉那么多然而我卻真的感覺就像琦君所說的成了“金沙鋪地的西方極樂世界。”一片片黃黃的、小小的花瓣帶著濃郁的香味飄到了我和媽媽的頭發上、身上、鞋上。我伸開雙臂驚呼“桂花雨!媽媽這就是桂花雨!原來書上說的都是真的……多么浪漫多么奇妙多少夢幻啊!”我仰起頭桂花落在了我的臉上輕輕的細細的帶著花香撫摸著我的臉對我訴說著。 桂花曾經并未使我心動也未使我心歡可是當我走進它聆聽漫天花之語時它的無言早已勝過了有聲。而在走近的那一瞬間它告訴了我它所有的美麗同時它也向我傾訴了它所有的情感它告訴我它的香氣怡人它對我訴說它的舞姿繽紛……這怎不讓人興奮我沐浴了一場桂花雨。那天晚上我的夢里全是它。
月亮圓了桂花開了今年的桂花格外的香格外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