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美文摘抄(精選3篇)
中秋美文摘抄 篇1
中秋的月亮又圓又亮,每一個家庭,每一個父母都希望和自己的家人共賞這輪象征著團圓的月亮。爆竹聲聲,笑語盈盈,神州大地一片祥和!
在這片歡笑聲中我卻只能發(fā)出一絲綿長的嘆息。在這片歡聲笑語中我也只能發(fā)出這一聲嘆息......
爆竹聲聲,卻裝不滿這幢空曠的宿舍樓!笑語盈盈,卻穿不透這堵堅硬的墻壁!晚風(fēng)習(xí)習(xí),卻帶不回我的思念!
也許我早已被這皎潔月光吞沒。在這個月圓的夜里,空曠的寂寞已是微不足道,那剪不斷理還亂的思念猶似一把錐心的利刃,深深的扎進我的心里。這痛楚比寂寞還要讓人無法忍受!
走出宿舍,尋一條僻靜的小路,獨自一人,望著這輪同樣孤獨的月。抬頭仰望,這月亮竟似有些灼眼,只得低頭掃視這撒下的月光。路邊的野草葉上還凝聚著露珠,好似晶瑩的水晶,又似從眼角滴落的淚。一滴一滴從葉尖滴落下來!
伴隨著草叢間秋蟲的吟唱和這愈加清冷的月光,空氣也變得愈加的凄涼,陣陣的寒意侵骨而來,滲入骨髓,隨著血液流入心臟!而我早已不再知道寒冷的感覺,心中的思念之痛早已掩蓋一切,只留下那深深的錐心之痛!
沿著小路,聽到一聲凄涼的鳴叫,似是雁鳴。心中驀地涌出一絲感動,原來還有一只大雁在陪著我,原來我不是一個人!但這已是深秋,他們早該飛回南方了啊?怎么在這里又聽到他們的鳴叫?也許,也許他們和我一樣無法回去,只能留在這里,只能獨自一人看著這輪象征團圓的月亮!
月亮很圓很亮,但這月光卻是清冷的令人悚然。也許這月亮是留給團聚的家庭,而這清冷的月光卻是留給像我這樣不能回家只能睹月思人的人!
爆竹聲聲,笑語盈盈,但這中秋之夜注定是最凄涼,最孤獨的夜!我只能躺在床上用我的淚掩蓋我的思念,我只能讓這清冷的月光告訴我的家人我對他們的思念!
中秋美文摘抄 篇2
敦禮臣著《燕京歲時記》云:“京師之曰八月節(jié)者,即中秋也。每屆中秋,府第朱門皆以月餅果品相饋贈,至十五月圓時,陳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祝以毛豆雞冠花。是時也,皓魄當空,彩云初散,傳杯洗盞,兒女喧嘩,真所謂佳節(jié)也。惟供月時,男子多不叩拜,故京師諺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此記作于四十年前,至今風(fēng)俗似無甚變更,雖民生凋敝,百物較二年前超過五倍,但中秋吃月餅恐怕還不肯放棄,至于賞月則未必有此興趣了罷。本來舉杯邀月這只是文人的雅興,秋高氣爽,月色分外光明,更覺得有意思,特別定這日為佳節(jié),若在民間不見得有多大興味,大抵就是算賬要緊,月餅尚在其次。
我回想鄉(xiāng)間一般對于月亮的意見,覺得這與文人學(xué)者的頗不相同。普通稱月曰月亮婆婆,中秋供素月餅水果及老南瓜,又涼水一碗,婦孺拜畢,以指蘸水涂目,祝曰眼目清涼。相信月中有裟婆樹,中秋夜有一枝落下人間,此亦似即所謂月華,但不幸如落在人身上,必成奇疾,或頭大如斗,必須斷開,乃能取出寶物也。
月亮在天文中本是一種怪物,忽圓忽缺,諸多變異,潮水受它的呼喚,古人又相信其與女人生活有關(guān)。更奇的是與精神病者也有微妙的關(guān)系,拉丁文便稱此病曰月光病,仿佛與日射病可以對比似的。這說法現(xiàn)代醫(yī)家當然是不承認了,但是我還有點相信,不是說其間隔發(fā)作的類似,實在覺得月亮有其可怕的一面,患怔忡的人見了會生影響,正是可能的事罷。
好多年前夜間從東城口家來,路上望見在昏黑的天上,掛著一鉤深黃的殘月,看去很是凄慘,我想我們現(xiàn)代都市人尚且如此感覺,古時原始生活的人當更如何?住在巖窟之下,遇見這種情景,聽著豺狼曝叫,夜鳥飛鳴,大約沒有什么好的心情,——不,即使并無這些禽獸騷擾,單是那月亮的威嚇也就夠了,它簡直是一個妖怪,別的種種異物喜歡在月夜出現(xiàn),這也只是風(fēng)云之會,不過跑龍?zhí)琢T了。
等到月亮漸漸地圓了起來,它的形相也漸和善了,望前后的三天光景幾乎是一位富翁的臉,難怪能夠得到許多人的喜悅,可是總是有一股冷氣,無論如何還是去不掉的。“只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東坡這句詞很能寫出明月的精神來,向來傳說的忠愛之意究竟是否寄托在內(nèi),現(xiàn)在不關(guān)重要,可以姑且不談。
總之我于賞月無甚趣味,賞雪賞雨也是一樣,因為對于自然還是畏過于愛,自己不敢相信已能克服了自然,所以有些文明人的享樂是于我頗少緣分的。
中秋的意義,在我個人看來,吃月餅之重要殆過于看月亮,而還賬又過于吃月餅,然則我誠猶未免為鄉(xiāng)人也。
中秋美文摘抄 篇3
又一個中秋,我茫然的走在家鄉(xiāng)的小路上,偶然的一次抬頭,漆黑的夜空里隱約看見一圈朦朧的光圈,仔細地看了又看,才發(fā)現(xiàn)那居然是家鄉(xiāng)的明月。相比以前,這明月似乎沒有那么明亮,也沒有那么清晰了。不知道是我近視又加深了,還是最近的環(huán)境又變差了,抑或是自己的心態(tài)跟以前不同了。
呆呆地看著那輪明月,已經(jīng)忘了有多久沒有這么靜靜地看著夜空,看著那輪每晚都會掛在天空的明月了。明月還是那輪明月,人可能依舊是那個人,確定的是,望月的心態(tài)已經(jīng)完全不一樣了。
靜靜地,呆呆地望著,我那顆躁動的心才漸漸開始平靜了下來,思緒已慢慢飄回了從前。
那時,沒有煩惱,沒有憂愁,就這樣躺在家里的天臺,望著天空中那靜靜掛著的明月,還有那滿天的繁星圍繞著它,一閃一閃,就如同一個大家庭在聚會,母親在給她的孩兒講述那世間的故事,彼此有說有笑,其樂融融。
那時,那輪圓月是如此的明亮,如此的清晰,給人的感覺是那么的溫暖,那么的美好!
在這明亮的月光照耀下,村里的小孩提著燈籠在穿街過巷,到處都充滿了孩童那銀鈴般的笑聲!
一絲微風(fēng)吹過,同時也把我的思緒拉回到了現(xiàn)在,看著那輪獨自掛在夜空的明月,剛剛才被平復(fù)了一會的心又開始躁動起來了。
同樣的明月,同樣的人,只是年齡的不同而已,感覺卻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此時的明月看上去是如此的孤單,繁星早已看不見,能帶給人的只有那一種冷清的感覺,而且我耳邊傳來的也只有那一絲微風(fēng)刮過而撩動樹葉的聲音,村里的巷子能看到的也只有一片漆黑。
時代在進步,生活節(jié)奏在加快,人們似乎在被這社會推著前進,已經(jīng)無法停下腳步來仰望一下這輪掛在天空的明月了。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世界似乎是變小了,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卻似乎變得越來越遠了。目光從夜空的明月轉(zhuǎn)回眼前這條冷清的鄉(xiāng)村小路,明月不再給繁星講世間的故事,而且繁星也都不再陪伴在明月身邊,此時的夜空就如我身處的這條小路般冷清。
又一陣微風(fēng)吹來,略冷,我緊緊了衣裳,靜靜地沿著這條小路慢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