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難忘的中秋節的話題作文(通用3篇)
2023難忘的中秋節的話題作文 篇1
明月慈祥地笑著,瀉下一片皎潔。星星唯恐失去了眾人的關注,在漆黑的帷幕上點燃了一張張單純的笑臉。
這是多么美麗的中秋之夜?可為什么陽臺上的我努力的探出頭,不停地仰望,終究得不到那片美麗的月光的眷戀,就連那笑臉也不愿對我綻放?只能哀嘆,又是一個缺乏主角的中秋節。有的只是一個個四四方方的空心水泥里關不住的片片燈光。又是一年月圓時,只可惜我的世界里沒有灑落的月光。
任巖松中學是一個靠山的學校,可以說是貼近大自然,而我最愛的,便是任中的夜晚。晚上行走在任中的小路上,一抬頭便會發現明月安靜地呆在那里,許多星星在她旁邊鬧著,再一瞧星星越來越多,仿佛他們的目標是要占領這片天空。此時,你若想去數清他們的個數,那你就需要點耐心了,這些調皮的小家伙足以讓你手忙腳亂。
多么美麗的月亮,多么皎潔的月光,多么可愛的星星,可他們卻從不關顧我家陽臺上方的夜空。面對這么美麗的星空,我仿佛突然明白了當初劉姥姥進大觀園時的心情。對這教學樓而言,這已是生活中不足為奇的小場面,卻使我有了如發現新大陸般的激動。當時,我想,如果是月圓時節,這兒的星空定會更美吧,F在我想,月光應在任中校園里毫不吝嗇地灑下了一片又一片的皎潔吧。
曾幾何時,在中華民族傳承了三千年多年的賞月習俗對于部分中國人而言已成了奢望?月光不再留戀城市的上空,星星不再去那兒玩耍,對于終日忙碌的城里人而言,它們的存在也沒有意義。他們不懂放慢腳步欣賞自然,只知將房子一層一層撘高,房價一點一點抬高,再背負著巨額房貸四處奔波,并再回到家后點亮那刺眼的白熾燈向他人炫耀人類的偉大。
一個連月亮和星星都不愿為他停下腳步的地方,我們該用什么詞來形容他?是小康還是繁華?
又是一年月圓時,我渴望電業公司可以賜我一次停電,讓我像小時停在農村里過中秋一樣搬一張小凳子,在庭院里沐浴著月光,吃著未被過度包裝的月餅。
又是一年月圓時,我的月光在何方?
2023難忘的中秋節的話題作文 篇2
月兒不知何時悄悄地跳到了漆黑的夜空中。猛地抬起頭一看,你必定會張開大嘴驚嘆,中秋的月兒美得像剛出稼的姑娘,美麗嬌媚,柔情似水。她滿面春風,展現出最迷人的風姿,閃耀出最耀眼的光芒。她笑著把柔和的月光輕輕灑在人間。我的故鄉就沐浴在這醉人的月光里,美得如童話仙境。
涼爽的秋風拂過,樹枝上的葉兒便“啦啦”地把它們身上的月光灑到清澈的小溪里。小溪變得明亮起來,像塊閃閃發光的鏡子。狗兒們懶洋洋地趴在門前,眼睛半睜著,鼻子不停地動著,想聞聞月光的味道。人們一個個都搬來桌子、椅子,放好豐富的瓜果和美味的月餅,欣賞美麗的月亮。月亮下的一切,都是那樣的和諧、愜意,美得如同夢境。
中秋是村里人十分熱愛的節日。中秋一到,家人團聚,共同欣賞美麗的月亮,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老人們關切地詢問兒女的情況,抱著孫子、孫女兒,滿臉的皺紋頓時綻放成一朵花。小孩們也閑不住,不一會兒就掙脫爺爺、奶奶的懷抱,這兒看看,那兒摸摸,一會兒和小狗玩,一會又去河邊戲水……看得老人們笑得合不擾嘴,不由得說道:“唉,你瞧瞧,這娃娃也不知道累!”孩子們玩累了,便跑到爺爺、奶奶那兒去,跟他們撒嬌,請求他們講故事。老人們歡喜得不得了,抱起孫子講嫦娥奔月的故事。
小孫子望著天上的月亮,天真地問:“奶奶,嫦娥姐姐看到我們嗎?”“當然看得到啦,我家小孫子那么可愛,嫦娥姐姐一定看得到!”小孫子聽了,高興地直拍手。老人笑著給孫子拿了塊月餅,小孫子一口整個塞到了嘴里,腮幫鼓鼓的,像一條小金魚。老人憐愛地說:“哎呦,慢點吃啊,別噎著!唉,瞧你這孩子!”月亮看著人間,笑得更加嫵媚了。
這就是我家的中秋。
2023難忘的中秋節的話題作文 篇3
中秋節到了!月亮圓圓的!家家的燈光都很亮,周圍的環境非常的暗,但到處都有人,歡笑聲早已打破了寂寞的環境!
中秋節是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也稱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是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流行于朝鮮、日本和越南等鄰國。因為秋季八月居中,而八月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稱之為中秋節。又因此夜浩月當空,民間多于此夜合家團聚,故又稱團圓節。中秋節起源于我國古代秋祀、拜月之俗。兩漢時已具雛形,唐時,中秋賞月之俗始盛行,并定為中秋節。
在這古老傳統的影響下我國一直有這樣的習俗每到中秋家家戶戶都吃團圓飯,讓許多親朋好友在于今日又聚集在了一起,這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動的事情。這讓許多在外地的人們又回到了溫暖的家,享受到了家的溫馨自古至今有多少客居他鄉的游子常年在外這使得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人們的悲歡離合這又讓多少人痛心!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這都是千古絕唱!
許多游子不都是用月來表達對家鄉的深深的感情、對親人的關懷與思念嗎!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鞍菰峦ぁ碧K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望月樓”的古跡。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現在不也是有大多數部分的人圍坐在桌前吃餅賞月嗎!
中秋節的來歷也有人說是當時老百姓們為推翻元朝的暴虐統治把殺靴子,滅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齊動手的紙條放進月餅里互相傳遞!到了八月十五元朝被老百姓們推翻了。也許我們現在吃月餅是為了慶祝勝利的喜悅吧!也有人說中秋節是豐收的季節,是農民們體驗享受豐收的喜悅與高興吧!
中秋節是快樂的,是團圓的象征,是充滿喜悅的象征,讓我們共同歡過這個有意義的中秋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