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那天的話題作文_中秋節感人的優秀作文(通用3篇)
中秋節的那天的話題作文_中秋節感人的優秀作文 篇1
糖餅,形似月餅,里面包著糖,外面沾著芝麻,香、甜、脆、軟,回味悠遠,是我家鄉的中秋月餅。
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中秋節的晚上,一家老少,男男女女,三十多口人,圍坐在明媚的月亮下面,一邊吃著圓圓的糖餅,一邊拉家常。當時,我只有幾歲,或許十幾歲吧,也記不大清楚了。總之,我和兄弟姊妹們在一旁打鬧嬉戲,偶爾到大扁子里去拿上一個芝麻糖餅。
烙糖餅,是奶奶的拿手好戲。因為勞動力白天都得下地干活,掙工分,烙糖餅的重任自然地落到了奶奶的肩上。奶奶六十多歲,或者七十多歲吧,雖然看上去像個老奶奶,但是走路的動作極快,種了很大一片菜地,還喂養了兩頭豬、一條老黃牛,院子里到處是雞。奶奶獨立生活,不要她六個孩子中的任何一個去負擔她。
中秋節這天,剛吃了午飯,奶奶就拿起大黃盆,開始和面。這個大黃盆,是窯里燒出來的,很沉,記得盛滿一盆水,我是端不動的。奶奶就是用這個大黃盆和面,揣呀揣,翻來覆去地揣,似乎要把面里的筋也要給揣出來似的。不知道過了多久,只見奶奶用手迅疾地拍上幾下,蓋上紗布,面算是和好了。
和好了面,奶奶并不休息,進里間抱出三包糖來。這三包糖,都是用紙包的,一頭大、一頭小,上面還貼著一塊兒紅紙,長條的,外面用線繩捆扎。這都是她的孩子們孝敬的。奶奶一生共生育了六個孩子,什么糖呀、果呀,常年不缺,經常分發給孫子輩們吃,我當然地也在分享者之列。
奶奶先解開一包,連同包糖的紙一道攤在桌上,再把另外兩包打開倒上去,用搟面杖輕輕地搟。現在的紅糖大多是砂糖,那時不是的,而是面糖。那時的紅糖容易結疙瘩。奶奶一直要把這些紅糖都搟細,如面粉那么細。
第三個環節,就是炒芝麻。奶奶早在幾天以前就開始準備芝麻了。她用簸箕簸,用手撿,雖然老眼昏花,但是奶奶有的是時間,不厭其煩地簸揚、撿拾,直到把所有的灰燼、石子兒、黑黃的空癟全部剔除,然后,還要放在清水中淘洗,再放在陽光下涼干。那么,涼曬到什么程度才能算是干呢?奶奶說:“用牙咬,有點兒脆生,又有點兒肉精。”這種感覺我從來都沒找到過,只有奶奶能把握到。
芝麻用多少?“跟糖一樣多。”但是要是把芝麻直接拌到紅塘里,那就錯了。芝麻先得上鍋炒。那時的農村沒有爐子,沒有炭,燃料是柴草,而炒芝麻只能燒稻草。奶奶說:“稻草火性弱,能燒出滿火,鍋熱得勻,炒出來的芝麻全都黃亮亮的,煳不了。”我的兩個年齡最小的姐姐,蹲在鍋門口添草燒火,奶奶則是站在鍋前,用鏟子不停的翻炒。芝麻的香味兒從廚房里飄到院里,飄到大樹下,飄向廣大的空間里,即使我正在玩耍、奔跑,也會不自禁地停下腳步,深深地呼吸幾口,心想:“奶奶的芝麻真香啊!”
炒好的芝麻,盛到簸箕里,漫漫地搖晃,讓它冷涼,奶奶說:“油都被炒出來了,不搖晃,芝麻就會結塊兒,那香味就不正了,糖餅就不好吃嘍!”等到芝麻冷涼,放到碓臼里輕輕地嗑,盛上來,與紅糖拌在一起。這時,夕陽已經紅紅的照進了廚房。
還是我的兩個年齡最小的姐姐在灶下燒火,奶奶則是在灶堂前忙碌。每包好一個小圓餅,她都要沾上一層雪白的芝麻,然后貼到剛剛燒熱的鍋里。按說應該用平底鍋,但是那時家里沒有,只能用這種圓底鍋了。奶奶都是把先包好的糖餅放在鍋的正中間,那里熱度,待一會兒翻身,挪挪位置,再把第二個貼到鍋的正中心。如此,直到太陽落山,直到開始點燈的時候,奶奶才完成整個月餅的制作過程。芝麻糖餅的總數有多少?沒人去數過,反正裝了一大扁子,有幾百個吧。
在這個過程中,我呢,也沒閑著,領著弟弟妹妹們到處亂跑,想點子玩兒,還時不時地跑回灶間來看看。第一次來的時候,奶奶說:“小寶子,拿一個嘗嘗,去玩去吧!”我伸手拿起一個,燙,啪地,掉地上了,引得兩個姐姐放聲地嘲笑。撿起來,兩只手輪換著晃晃,再拍拍,用嘴吹吹,上去就咬它一大口。外面的,好脆,好香;里面的又柔,又軟。怎么沒有糖?我用兩手一壓,糖稀現出來了,再吹一吹,噓——,噓——,用勁兒猛一吸,把糖稀飽滿地全部地吸入口中,那種又香又甜的感覺,真的像醉了似的。一轉身,原來,奶奶在看著我,很轉注,又好像很幸福。我趁奶奶還沒回過神來,轉身跑了。就在那轉身之際,順手牽了又一個芝麻糖餅。
這一“跑”,就是三十多個年頭。雖然在外工作很忙,但是每年的春節,我都是要回家看奶奶的,當然忘不了給奶奶送上兩包紅糖,都是我自己用紅紙按傳統的樣式包成紙包,捧在懷里鄭重其事地送上去的。奶奶說:“紅塘好,紅塘甜,紅塘營養。”
奶奶1900年出生,1996年秋天去世,活了97歲,一生經歷了晚清、民國、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和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她那橫跨幾乎整整一個世紀的人生,就是一本厚厚的大書。奶奶經常向我們憶苦思甜:“你爹還沒解放的時候就去世了,沒享過一天福啊!”
奶奶姓牛,她說:“牛好呀!牛,吃草,耕田,人都敬重。”是啊,奶奶不也是如此嗎?聽說直到去世前的那幾天,她老人家還做過輕微的勞動呢!奶奶的一生就是勞動的一生。她老人家一生總結的生活和勞動經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連她烙出來的芝麻糖餅,都是那么甜,那么香。
中秋節的那天的話題作文_中秋節感人的優秀作文 篇2
盼望已久的中秋節終于到臨了,又可以和家人一起賞月,一起品嘗香甜可口的月餅了,多么爽啊!
在那一天早晨媽媽早早地出去了,當我醒來時媽媽已經拿了許多大小不一的袋子,里面裝滿了菜和幾盒月餅。我問媽媽:“媽媽為什么買這么多菜和月餅啊?”媽媽一邊脫鞋一邊說:“今天是中秋節啊,你忘了嗎?”我這才想起來,我說:“怪不得你今天手里拿了月餅,是我最喜歡的。”我連忙從被窩里爬起來,打開盒子,一股香味立刻飄了過來。我看了月餅的樣子是圓的,其實月餅的樣子還有許多形狀,也有咸的甜的。我連忙拿起一個月餅,咬了一大口,后來我后悔了,真是有苦說不出,這是咸月餅,因為我不喜歡吃咸的。媽媽見我狼狽的樣子笑嘻嘻地說:“看你這副德行,你就知道貪吃月餅,吃到苦頭了吧!”我連忙跑到衛生間吐掉了,然后又洗了洗嘴巴,后來我看見桌子上還有一盒月餅,我拿起它,又咬了一大口,這是我喜歡的味道。媽媽見我打開了另一個盒子,像母老虎般吼了起來:“那是要送給別人的。”我連忙又吐了,我說:“媽媽,你怎么不早說啊!”媽媽不高興地說:“你吃吧,反正都拆開來了,只有再去買一盒。”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又開始吃月餅了。
一眨眼到了晚上,爸爸媽媽做了豐富的晚餐,我們一邊吃飯一邊賞月。看到月亮我又想起了月餅。就拿起爸爸剛拿回來的月餅,津津有味的吃起來,我們家在月亮照耀下特別溫馨,真美好啊!
中秋節的那天的話題作文_中秋節感人的優秀作文 篇3
中秋節到了,家家戶戶都歡聚一堂,品嘗著月餅和瓜果,享受天倫之樂。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
早上一起床,我和媽媽一起去市場買菜。回到家里,我幫媽媽撿菜,洗菜,媽媽忙著殺雞,殺魚,切菜等等……我們兩個人忙的不亦樂乎。晚飯過后,我和媽媽,叔叔,阿姨們去賞月。我們來到了新寧中學的一個住宿樓頂賞月,大家你搬桌子,我搬椅子,拿上月餅,提上各種水果賞月。
大家圍成了一圈,坐在凳子上,等待月亮的出現。等了半天,天空一片漆黑,連一個小星星也看不見,我還是耐心的等待著。過了一會兒,天上出現了一道朦朧的光,幾顆小星星也探出了頭,我一陣欣喜,月亮出來了,慢慢地那道光越來越亮,剛開始是一條細細的線,后來月亮變成了彎彎的小船,到最后變成了圓圓的大玉盤。這時我情不自禁的歡呼到:“月亮出來了!”圓圓的月亮掛在高高的天空,發出皎潔的月光灑在了大地上,把大地照地明亮明亮;照在樹上,給樹披上白紗衣;照在臉上,映出了大家燦爛的笑臉。灑落在我們的身上,好像披上銀色的衣裳,漂亮極了!坐在一邊的叔叔阿姨們一邊談笑風生,一邊吃月餅,大家的`心情非常愉快。
時間過的真快,眨眼工夫已經到了晚上的23點了,慢慢的我們也該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我還在回想剛才賞月的快樂,同時又在期待著明年中秋節快快到來。所以這次的中秋節是我最難忘的,因為它帶給了我很多快樂和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