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難忘的中秋節優秀作文700字(精選3篇)
故鄉難忘的中秋節優秀作文700字 篇1
中秋節的夜晚,我們一家人在院子里的石桌上歡聚一堂,盼望月亮早一點出來,可是月亮卻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把自己藏在大山后面,遲遲不肯露面,慢慢地,我開始有點失望了,看著桌上那香噴噴的飯菜和月餅,饞的我直流口水。
終于,月亮放大了膽子,從大山后面出來了。這時我和弟弟高興地歡呼起來,月亮姐姐顯得十分皎潔、明亮。可就在那一瞬間,月亮變淺了,變白了,此時她是那么的可愛,那么的有趣,就像一個銀白色的大玉盤,反射出一道道白光,柔和地灑向大地,為迷途的人們指引著前進的方向。
正當我陶醉在這美麗的夜色中時,哥哥一臉神秘地問我們:“你們誰能知道這個時候的月亮像什么?”貪吃的我不假思索的說:“月亮嘛,當然像一個吃也吃不完的大月餅了”。頑皮的弟弟說:“你才說錯了呢,你瞧瞧,月亮多像一架飛碟呀”。說著還做出玩飛碟的樣子,逗得爺爺合不攏嘴。這時趁大家不注意,饞嘴的我抓起月餅正要往咬一口,沒想到眼急手快的奶奶“嗖”地一把抓住我的胳膊大聲喊起來:“你這個小饞貓,我就知道你快偷吃了,這是有規舉的,必須讓月亮先吃我們才能吃”。我看著手中的月餅只好乖乖地放回盤子里,等待奶奶獻月餅。這時月亮顯得更加皎潔、更加明亮,好像在說:“謝謝你們給我吃月餅,祝你們永遠快樂幸福!”這時旁邊的奶奶邊獻月亮邊給我們講起了“吳剛伐桂”、“玉兔搗藥”、“嫦娥奔月”等許多神話
故事。聽著奶奶的故事,看著天空的月亮,感覺自己也仿佛進入了角色。
“沙、沙、沙……”起風了,旁邊的樹木起伏不停,我感覺自己身體也隨之輕飄飄的,好像變成了后羿去找嫦娥了,多美的中秋佳節啊!
故鄉難忘的中秋節優秀作文700字 篇2
今天,是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大家都知道,中秋節是個團圓的日子,古代許多文人墨客也創作了許多有關中秋節的詩句:例如,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王維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等等……這不昨天,我們一家人也早早來到了奶奶家,準備過一個美好、團圓的中秋節。
早上,天剛剛亮,我們就起床為晚上的團圓飯做準備了。我們先做月餅。將調制好的花生餡抱進面團里,看著奶奶那嫻熟的動作,我也忍不住包了起來。我將面皮打開。再把花生餡放在面皮的中央,然后小心的將面皮包裹成圓形。終于,我的第一個作品亮相了,雖然包的有點失敗,不過味道應該還不錯……
吃過午飯,我們一家人又開始包餃子了。大娘在準備肉餡,奶奶在和面,我和媽媽則洗好手準備包餃子。不一會,肉餡就做好了。可我們等了好一會,也不見面皮送來,正當我要去瞧瞧時,只見兩歲半的弟弟正拿著一個面瓢向我們走來,我仔細一看,面瓢里正裝著我們需要的面皮。你們瞧,連我這不到三歲的弟弟都當起了小小搬運工……
漸漸的,天黑了,月亮出來了。我們的團圓飯也開始了……
望著窗外那輪明月,我許下了三個愿望:第一個愿望,希望祖國寶島臺灣能早日回到祖國的懷抱;第二個愿望,在“5、12”特大地震中失去親人的四川同胞,能夠感受到社會對他們的關愛,不會感到孤獨;第三個愿望,希望世界永遠和平……
故鄉難忘的中秋節優秀作文700字 篇3
日子像流水一般,端午節剛過去沒有多久,中秋又快到了,我對節日沒有概念,但看到博客里濃濃的節日味道,心中不免想起那遙遠的童年的中秋節了。
童年里很多事情都已經隨著時間的長河遠去了,但是有些片段就像沖刷不走的鵝卵石一樣,靜靜地躺在記憶里的一角。
記得兒時中秋節快要來臨的時候,村頭的大伯家,媽媽和街坊在打著月餅,有青絲,紅絲,冰糖,旁邊一個大平底鍋還烤著一鍋呢。我們孩子們在旁邊早早就聞到了香氣,不時地朝那邊張望,要是出來一個殘品,就趕緊一人一口分給我們,那時感覺那一口真是人間的美味。直到今天,各種月餅千奇百怪,天南地北無奇不有,精美包裝應接不暇,但是,就再也沒有吃過那么好吃的月餅了。
晚上,坐在月光下的院子里,記得當時院子搭的有棚,絲瓜、葫蘆大大的低垂著,爸爸媽媽拿出月餅,個子很大,媽媽把月餅小心翼翼的切成八芽,每人分一芽,我總是舍不得吃,咬一點,含在嘴里,盡情的品著香味。
直到第二天,我都沒有舍得吃完。惹得哥哥和妹妹很羨慕的看著我吃,我就再分給他們一點,三個黑黑瘦瘦的孩子相互開心的笑著吃著,現在想來,那一口月餅就是最大的幸福。
童年在我的生命里輕輕滑過,幾乎沒有什么痕跡。父親是一個中學老師,整日在學校。母親在家操持家務,經常累得直不起腰來,當我記事的時候,就能感覺到母親的辛苦,撫育我們姊妹三人的不易。
所以常常放學回來的'路上,撿一捆干干的柴火,好回家燒火用。很多時候,站在板凳上做好飯,就在路口等候晚歸的母親,總是天很黑了,還沒有回來,那時候就知道什么叫望眼欲穿。因為害怕,總是不敢一個人進屋,所以,總在路口等待。
有的時候,實在忍不住瞌睡,就在大門前的一塊石頭上睡著了。后來媽媽說,她回來的時候,看到石頭上自己的孩子像一只貓一樣卷著身子睡著了,有時候還因為翻身掉進旁邊的石縫里。母親說當時非常難過,總是摟住了我,眼淚不停地淌。
可惜這些我都不知道,我總是希望母親擁抱我一次,因為在我的印象里,我就沒有在母親的懷抱里撒過嬌,母親總是很辛苦地忙碌。
每當母親說這些時,我總是恨自己,為什么瞌睡就那么大,感知不到母親的懷抱?
如今,父親母親都老了,搬來和我同住一個城市,每每去看他們時,我總是伸開雙臂,摟摟身材有點發福的母親,母親竟然孩子一樣開心。有的時候,我故意用手挽住父親的胳臂走在街上,卻沒有見父親有一絲尷尬和不適。
我想,原來當他們老的時候和我小時侯一樣渴望溫暖的擁抱和愛語。
有時間在一起回憶起童年的中秋節,父母親竟有些淚光盈盈了。
童年的中秋離我遠去了,可是,有一些東西卻永遠在心靈的角落里,鵝卵石般,靜靜的躺著。
我知道那是生命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