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黨員轉正思想匯報范文:觀《第一書記》有感
敬愛的黨組織:
今天是我們的最后一節黨課,沒有老師的講解,只有我們自己的思考。這次黨課我們一起觀看了《第一書記》這部電影。電影的主角叫沈浩,對,他是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這不是電影里虛幻的場景,而是現實中真實的寫照
沈浩畢業后不久就在省財政廳參加工作。后來他積極響應省委號召被選派到農村任職干部來到鳳陽縣小崗村,任小溪河鎮黨委副書記,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村委會主任等職務。雖然是村官,但是這并不等于他從此甘于平庸。省里僅僅安排他在那里工作三年,三年后在調回省里,可是他卻在那里呆了六年,將他畢生的心血奉獻給了小崗村的建設和小崗村的百姓……
新到任后不久,沈浩就遇到了遇到了很難的麻煩,這些困難都是他始料未及的。首先擺在他面前的是信任危機。因為他們的自甘墮落和原來村委的工作不善,導致小崗村秩序一片混亂。村民之間缺少信任,不能團結起來加強生產,而對于剛上任的村書記更是嘲。其中一個村民面對沈浩在村里的任職演講不屑一顧,并說“說什么都沒用,你直接說你給我們小崗村帶了多少錢來……”他并沒有帶多少錢,也沒有多少錢,但是他卻下定決心為小崗村帶來利益。
可是并不是說說那么簡單。小崗村是改革開放第一村,曾經的輝煌猶如一個光環罩在小崗村之上,然而很久以后小崗村的發展卻并不如人意。人們的思想也逐漸趨于平靜,對經濟發展的熱情也愈發的淡化。俗話說“哀莫大于心死”,沈浩面對的最大問題是將每個人的思想糾正過來,團結在一起,共同謀劃小崗村的未來。于是他挨家挨戶的訪問,為人們送去“心靈的雞湯”。當百姓遇到困難時他并沒有擺出官架子,而總是伸出援助之手。為村里招商引資,為村里修起通往未來發展之路的橋梁,這期間他不知道奔波了多少次,不知道遇到了多少困難,但是他從不動搖,感動了每一個人,最終也換來了他無悔的微笑。將要離任的他卻被村民用“紅手印”留住了,這樣一個好書記,村民們已經將他當做家人一樣不愿割舍,那其中是深深的感激與恩情。
可是村民卻永遠的留住了這位小崗村第一書記。XX年11月6日沈浩心臟病突發,后經醫治無效,悄然離世。短短45年的生命卻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輝煌的一筆,永遠活在我們每個中國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