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家族宗親的悼詞(通用3篇)
對家族宗親的悼詞 篇1
尊敬的各位來賓、親朋好友們:
大伯走了,爺爺的大兒子,59歲,從查出膽管癌到辭世只有八個月時間…
從小我生活在一個大家庭里,家里兄弟姐妹眾多,家里的長輩對我們極是疼愛。大伯是爺爺的長子,對我們自然是極疼愛的,而且從來不對我們發脾氣,性格敦厚,為人真誠,還特別喜歡小孩子。記得小時候我早上出門隨哥哥姐姐去玩兒,到了吃飯的點爸爸媽媽從來也不出門找我,一猜我就去了爺爺奶奶或者兩個伯伯那邊蹭飯去了。
大伯在村里很受人尊敬,頗有些和他志同道合的朋友,村里和他共事的人很少有對他不滿的地方。他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勤勞能干,勤儉持家。即便后來哥哥姐姐都各自成家立業,大家都勸他享受生活的時候他還是閑不住。
我們這輩,兄弟姐妹六個,我應該是最活潑的一個,長輩們也很喜歡。后來上了大學,每次回家放下行李都要去各房轉轉。再后來談戀愛了,最先給大伯和大媽說的,爸爸知道后還對我談戀愛這件事有些不滿,多虧我棋高一招把大伯大媽拉到我的陣營里來,爺爺奶奶自然對我非常疼愛,永遠是站我這邊的,所以我從談戀愛到結婚一直都很順利幸福。
我讀研二的時候爸爸生病了,需要去醫院做手術,當時弟弟剛生了孩子,人手不夠,大伯又是出錢又是出力,去幫助爸爸度過難關,家里的其他人亦是如此。我們這個大家庭是非常和諧和團結的,爺爺奶奶管教有方自不必說,我覺得大伯作為大哥也做出了很多貢獻,他從來不跟自己的弟弟妹妹們計較太多事情,吃點虧也無所謂,家里要是有了什么事情,他也總是首先出面解決。
我是我們兄弟姐妹中結婚最晚的一個,當時大伯給我開玩笑,就剩你了,總算嫁出去了!如今我已成家立業,還有半個多月就要當媽媽了,很可惜大伯走的時候我因為月份大沒能回去送送他,就差二十來天大伯也沒能看到他的小外甥。
小侄子四歲半了,那天大伯出殯,侄子問他媽媽:“媽媽,大爺爺這是去哪里?”媽媽告訴他:“大爺爺去世了,走了” 侄子眨眨眼,似懂非懂的樣子,然后說:“奧,大爺爺以后再也不能給我抓蝴蝶了! 聽弟妹提起這事兒,我立馬潸然淚下,再也壓抑不住內心的情感。
大伯得的是膽管癌,后期很是痛苦,經常往醫院跑,忍受放化療的痛苦,身上還要插著一根引黃疸的管子。身體日益消瘦,從一百六十多斤瘦到七八十斤。后面幾個月從未睡過一個整夜覺,疼痛難忍時還要家人幫他按摩。我工作遠離家鄉,不能常;丶,20__年又遇到了新冠肺炎疫情,加上我懷孕月份增大更是回不了家了。開始我還能跟家人視頻聊天,后來越發的不敢了,只能跟姐姐姑姑和弟妹聊天視頻來了解大伯的情況,因為每次跟大伯視頻比之前瘦了一大圈,面色憔悴讓人不忍面對。
大伯走的那天除了我全家人都回去了,而且他們都瞞著我,可能這就是親情吧,那兩天我自己是有預感的,后來問了姑姑才知道當時大伯已經走了一天多了。雖然內心早有準備,而且也知道他得病的痛苦,真到了那一天心里還是非常難受,哭了好久。我哭的很平靜,因為我覺得這樣大伯就解脫了,再也不會承受這些病痛的折磨了。
親情是綿長的,是根深蒂固的,即便我自己已經很想得開了,可是想想大伯對我的疼愛,和與他相處的點點滴滴,還是神思眷戀。再想想他離我們而去,以后回家再也見不到他,內心那種傷感涌來還是要跑到一邊抹抹眼淚。
從小受到長輩多少疼愛,就要承受多少失去他們的痛苦,大伯走了,帶著我對他的祝福和思念,愿大伯在天堂不再承受任何痛苦,身體健康,生活無憂無慮快快樂樂的。大伯,侄女愛您,您一路走好!
對家族宗親的悼詞 篇2
尊敬的各位來賓、親朋好友們:
我很早就相寫一篇關于故鄉和伯父的文章,我設想那是一篇紀實散文,我想用最優美的文筆來贊美故鄉、贊美伯父和象伯父一樣的故鄉人,我要從頭念給伯父聽,而伯父也會象往常那樣笑迷迷很滿足的樣子。
。∫簧瑒谧鞫鵁o所求的伯父,竟然沒給我這樣一個機會。
千里之外的我接到伯父病危的電話,竟然手足無措,匆忙放下手頭的工作忙往家趕。在火車上,凌晨兩點多,老弟打電話告訴我伯父已經永遠地走了。
那一刻,我淚如雨下。
我想起“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古語,悲傷的淚水模糊了雙眼。
夜色中,列車在飛馳。遠處的群山朦朦朧朧,大地在旋轉、村莊在旋轉、樹木在旋轉。
我的思緒也飛到遙遠的過去,伯父斷斷續續的講述和不清晰的記憶片斷象幻燈片一樣在我腦跡閃過。
伯父是魯東南一個山村普普通通的農民,不高的個子,瘦削的臉龐,小小的眼睛,總是一幅和善的樣子。在我的記憶中,伯父從來沒有和人吵過架,人前人后沒有罵過人。這在我們那個相對落后的山村是不多見的。
爺爺去世的早,伯父那時只有13歲。那年大約是1943年。伯父從那時起漸漸成了家里的頂梁柱。
后來,大姑、二姑、三姑和我爸也都相繼結婚。
我小的時候,家家吃飯都是個問題,伯父卻給我們很多物質支持,每到青黃不接的時候,伯父都會背來些糧食或者拿些錢來,雖然不是很多,但確實解決了我家的大問題。鄰居家一日三餐大都難以為繼,我們放學后回家還能吃上個煎餅,這在那個時代是多么奢侈的事啊。
奶奶那時已經癱瘓在床,伯父日復一日的照顧奶奶好多年。
1991年,我父母相繼去世后,伯父又默默擔負起我正在上中學的弟弟的一切。那是我正在大連上學,不多的幾次休假,每次走的時候伯父都把家里所有的錢拿出來擺在我面前,讓我拿路費。而我也只取走僅夠買車票的錢,剩下的那點錢就是我弟弟的學費和他們的生活費了。天知道,他們是怎樣度過一個個難關的。
那幾年,伯父一分錢也不舍得花,在他的咸菜盤里永遠是幾塊連醬油都沒放的爛咸菜。
我參加工作后,經濟好轉了,每年過年的時候,我都給伯父些錢,再單獨給他些錢給孫輩們發紅包。剛開始,伯父不要,我說:以后有的是錢。他高興地說:那感挺好!弟弟參加工作后,伯父也沒有什么負擔了,我們盡量多給他一些錢,讓他生活得寬裕些。
我每次休假回家,都動員他到我家來住些日子,伯父總是說等你們生活安定下來再說吧。
20__年夏天,伯父到我家住了一個多月的時間,那些日子,我陪他嘮些往事、看看地方戲,十分幸福,值得回味。
20__年初,伯父身體不適,經查是食道癌晚期,已經不能做手術了。我買了幾副十分昂貴的中草藥,幻想能挽救伯父的生命。但只是不想放棄而已。
8月19日,伯父與世長辭。21日,安葬在村西北的多樂谷。
那幾天,天空陰云密布,時而有雷電。但直到我們從墓地回來,剛進屋門,大雨才傾盆而下。
這不可能是巧合吧,這一定是伯父為我們修來的福份!
伯父的一生只有奉獻,沒有索取。這是人間的大愛、做人的典范,我們要銘記并傳承下去。
對家族宗親的悼詞 篇3
各位親友、各位來賓:
分配他在東山鄉任教,重返了三尺講臺。1980年到齡退休,由于大沙中學領導信任,特意挽留,在中學再作了二年貢獻。老先生四十余年的教書育人工作,桃李滿天下。
周老先生退休后,本來可以輕松地在家頤養天年,同兒孫們共享天倫之樂,可是由于長期在教育工作崗位上形成的生活習慣和工作習慣,仍然參加了大沙中小退休教師組織的學習小組,和老同志一起堅持學習,堅持活動,堅持宣傳黨的政策和法律法規,堅持社會調研,為大沙中小行政人員提供教育教學管理上的合理建議,為高小學校提供有益的業務指導,為村民小組及家庭排憂解難,為社會文明建設、為建設新農村、為社會和諧構建繼續發揮余熱。
周老先生,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熱愛村民,熱愛生活,他經常用那飽含熱情的筆墨和清秀的字跡,熱情洋溢地歌頌社會的進步、黨的正確領導、祖國及新農村的變化,繼續播撒文明的種子,同時也不斷豐富自己的晚年生活,增添了無限樂趣。
周老先生,品德高尚,作風正派,遵紀守法,廉潔奉公,一身正氣,正如他門前親手栽種的勁竹,常年翠綠,挺拔向上,無論嚴冬酷寒,仍堅韌如故。他子女多,生活負擔重,工資微薄,但始終保持勤儉節約、細水長流的儉樸作風,沒有向領導告過苦,沒有向組織提過要求,公私分明,嚴于律己,克勤克儉,度過難關。以校為家是教師的傳統,愛崗敬業是教師的天職,愛生如子是教師的品性,這幾方面,周老先生是我們行業中的楷模,特別是在物欲橫流的年代,周老師始終保持高尚情操,不伸手向公家要物,不行賄向領導要職,不謀取個人私利。錚錚鐵骨,剛正不阿,這是最難能可貴的精神。
周老先生,團結同事,平易近人,態度謙虛隨和。無論在何種年代,何種場合,和同事們協作愉快,沒有年齡界限,都愿意做知心朋友。坦誠待人,知無不言,特別是對年輕教師,身體力行,言傳身教,和他在一起共過事的老師,無不常懷敬佩之心,經他教育的學子,無不常懷感激之情。
周老先生,治家從嚴,教子有方。他雖然子女眾多,在他的精心培育和嚴格訓教之下,都能夠自覺行正道,操正業,有理想,有道德,有能力。長子繼承了老先生的衣缽,為基礎教育默默奉獻。其余愛子,都能文明經商,童叟無欺,發家致富;兩女勤儉治家,為發展家庭經濟當好了賢內助。孫輩繁衍,家族龐大,無不以老先生之風范為楷模,敬業愛崗,無私奉獻,利國利民,為繁榮社會主義經濟作出了貢獻。
周老先生撒手人寰,永遠離開了我們,想見儀容空有影,欲聞教誨杳無聲。學生失去了一位好老師,子女失去了好慈父,同志失去了一位好師長,但是最初的笑聲與最后的逝世都是生命的必然,最初的晨曦與最后的晚霞同樣光照人間,只要我們以老先生的優秀品德和高尚情操,為我們永遠學習的典范,作無限追求的動力,我相信周老先生定會含笑九泉,我相信周老先生在天之靈定會保佑家人快樂安康,家族繁榮昌盛,教育事業更加興旺發達。
在此衷心祝愿:一路走好!安息吧,周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