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追悼詞怎么寫(精選3篇)
奶奶的追悼詞怎么寫 篇1
各位長輩,各位親朋好友大家好!
今天,我們全家懷著萬分悲痛的心情,在這里悼念我敬愛的奶奶,并向她老人家作最后的告別。我在此代表我們黃家,向在百忙之中抽空前來參加我奶奶追悼會的各位長輩、各位親朋好友,表示最誠摯的感謝。(鞠一個躬)
我是奶奶長孫媳,從嫁入黃家就受到奶奶特別的疼愛,而現在卻不得不面對奶奶離世的噩耗。還記得您過90歲大壽的時候,我們所有親朋團聚,一大家子人圍繞在您的身邊,共享天倫之樂,您的笑聲還在我們的耳邊回響。我們一直覺得您的身體還很硬朗,您的神智還那么清晰,奶奶應該還能活很多很多年,可是……您卻突然丟下我們悄然無息的駕鶴仙去,永遠離開了牽腸掛肚的兒孫,離開了相濡以沫的所有至愛親人。
奶奶,你安詳平靜的走了,卻將無限的哀痛和思念永遠的留給了我們。從此以后,我們再也看不到您帶著假牙的微笑,再也看不到您耳背還能打岔說的津津樂道,再也看不到您看著電視里各種我們都看不懂的體育比賽還拍手叫好,再也看不到您每天上下5樓兩趟和樓下那些“70”“80”后打撲克的熱鬧。我們多想再聽聽您對我們無數遍的叮嚀和囑托,多想再為您捧上一杯熱茶、端上一杯水酒、多想再為您添上一件喜愛的衣裳了……而這一切只能化作我們對您的思念。
奶奶您的一生是歷經坎坷,飽經風霜的一生;是勤勞儉樸、艱苦辛勞的一生;是平凡無奇、樸實無華的一生,您把自己的一生全部奉獻給了身邊的
親人!您含辛茹苦撫育四個女兒和兩個兒子長大成人。您飽嘗爺爺的離世之傷、又經受過白發人送黑發人的喪子之痛,但是您的內心還是那樣的堅強,帶給子孫的永遠是樂觀的一面。您疼愛子孫勝過愛您自己,總是把最好的東西留給我們,總是希望我們多一點時間陪在您的身邊,總是牽掛著我們的一舉一動,我們的喜怒哀樂就是您生命的全部。
奶奶的一生是勤勞的一生,是無私奉獻的一生,是平淡但卻偉大的一生。親愛的奶奶,多想再看您一眼,多想再握握您那溫暖的手,但您卻永遠離我們而去……
奶奶,您放心地走吧,我們會在淚花和松柏中銘記您慈祥的面容,我們會牢記您的教誨,我們一定不會辜負您的期望,化悲痛為力量,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們一定會孝敬長輩,努力工作,樂觀生活。一定秉承您留給我們的堅強、樂觀與質樸的家風,將黃氏家族發揚光大!悲傷之情,難以言表。想到奶奶已乘鶴西去,在極樂世界與爺爺、爸爸的陪伴,我們心中才了慰籍。
最后,再次感謝,各位長輩和親朋好友出席奶奶的告別會,有了你們的祈福,奶奶會含笑走往天堂,奶奶在天堂也會保佑我們都健康平安。
奶奶,安息吧,我們會永遠的懷念您!
奶奶的追悼詞怎么寫 篇2
親愛的親友們:
在這以沉痛的心情悼念我們的親人李瑋逝世的時刻,請允許我對他的生平做一個簡單的回憶和介紹。
李瑋,1936年農歷2月24日出生于中國安徽省安慶市,祖籍安徽舒城市。20xx年10月20日逝世于加拿大多倫多市。享年77周歲。
因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李瑋兩周歲時就隨同父親李德臨、母親韋遠光和二弟李方及外祖父、外祖母逃難至四川,并居于重慶江津市德感壩鎮,直至1945年日本投降,全家遷回安慶。
自1945年秋至1954年夏,李瑋一直在安慶就讀于高琦小學、安慶初中和安慶高中,隨之以優秀畢業生的身份被保送到全國重點大學、當時的北京工業學院(現北京理工大學)精密儀器系學習,學習期間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59年畢業后分配在南京14所從事軍用雷達的研究工作,后因工作成績優異,被調入四機部北京十院負責雷達總裝等工作,不僅經常親赴衛星、火箭發射基地指導工作,而且出訪歐美及埃及、伊朗等國家,為我國國防、航天事業和援外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從而獲得正教授職稱,并成為獲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雖然李瑋從1996年在本單位退休,但為發揮余熱,仍應中國電子進出口總公司之聘,擔任總工程師職務。后為照顧女兒,與夫人劉愛華定居加拿大多倫多市。
李瑋自小身體狀況不佳,幼年即患有慢性腎炎,十余年堅持淡食,然而毅力竟造就他于高中畢業時痊愈。退休前多年他便發現患有終身糖尿病,移居加拿大后又發現前列腺癌。盡管如此,他卻從未影響其學習和工作,始終如一地以樂觀的心態對待人生,生活充滿活力,善待親友弟妹,積極參與社會活動,給我們做出了榜樣。
李瑋,你的精神和身影將永遠留在我們的心中,我們將永遠學習你,牢記你,永遠不辜負你對我們的期望!只望你一路走好,安祥地去到那人人都將集聚的天堂!
菩薩保佑你!
奶奶的追悼詞怎么寫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至親好友、街坊鄰居:
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追悼會,追悼我的奶奶王秀英。
奶奶王秀英生于1940年10月16日,20xx年4月18日十點三十分因病永遠離開里人世,離開了她給予一輩子關懷和恩愛的大家庭,走完了簡單但卻不平凡的一生,享年72歲。
奶奶一輩子沒上過學,18歲地時候在老家河北陽原嫁給了爺爺,1958年隨爺爺遷居蒙古人民共和國烏蘭巴托市,她的6個兒女也在烏市出生,26年里奶奶也始終以一雙勤勞的雙手改善著全家人的生活。1983年,舉家回國,遷居湖北襄樊,奶奶又在這里養育著子孫后代,她的養育之恩深深銘記在每個人的心里。
我是奶奶唯一的孫女,從小到大在她老人家的愛護下長大,我知道現在我最親愛的奶奶離開了我。回憶起奶奶來,她永遠是頭發黑亮、矮矮胖胖、嘴角帶著笑意、顫巍巍提著菜籃子的樣子。爺爺是一大家子人地主心骨,她則是我們一家人的精神紐帶。不論誰從外地回家,等待他們的是熱乎乎的餃子;端午節里姑姑、媽媽在奶奶的帶領下包一大堆粽子,奶奶拌的香甜的紅棗葡萄干餡還能浮現在眼前;等到八月十五,全家人團圓的日子,她則一定會親手做紅豆沙餡的大月餅,傍晚的時候按全家人的分數切好,不論在不在家人人有份。
我的奶奶有著一顆包容的心,一種樂觀的人生態度,對家里的每個人都傾注著無窮的愛。她用行動告訴我們:家和萬事興,要以一顆無私的心愛護、關懷、支持每一位親人,這種精神也將在這個大家庭的子孫后代中傳承下去。
奶奶的一生是勤勞的一生,是無私奉獻的一生,是平淡但卻偉大的一生。親愛的奶奶、奶奶,多想再看你一眼,多想再握握你溫暖的手,但你卻永遠離我們而去……
在這里我代表全家人感謝所有參加追悼會的親朋好友,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奶奶和我們全家人的關心。
奶奶一路走好,也請保佑子孫后代平安健康!奶奶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