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逝世追悼詞(通用3篇)
老人逝世追悼詞 篇1
各位來賓、各位親友:
今天,我們以十分沉痛的心情相聚在一起,緬懷老人的懿行美德,依依不舍地送別她老人家踏上天國的路程!
老人于*年**月**日時分不幸因病辭世,享年82歲。
老人出生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初,身經新舊兩個社會,是在貧窮落后、勞累奔波中度過來的。她沒上過一天學,可她勤勞、堅強、善良的品質深深地影響著她的子女、親友和周圍的父老鄉親。
老人命運苦難多舛。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她養育了八個子女,無微不至地呵護和疼愛他們,歷經了數不盡的磨難與艱辛。
老人能干好強,一生的勤勞是她最大的本分。種地再累,她從來不叫一聲苦;家里再窮,她也從來不叫一聲難。農村改革前,她像隊里男人一樣。無論是水利滅螺、堤防加固,還是開溝挖渠、建橋修路,無論是耕田使牛、拋籽育苗,還是旱地里種棉花麥子、水田里種油菜稻子,什么農活她都能干。“農業學大寨”的年代,她多次被評為“勞動模范”、“積極分子”。她的事跡,被文藝宣傳隊編成文藝節目在大隊演唱。農村改革后,她以一個農村女性微弱的肩膀,承擔著七畝多 “責任田”的耕種和繁重的家務。在水旱夾雜的地區,農時季節的矛盾顯得十分忙人,起早摸黑成了他的家常便飯。
老人心靈手巧,一手針線活做得十分精美。每年寒冬臘月時節,她就開始著手給子女們縫做布鞋。在她的身上,最能體現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的母親情懷。她不僅一手針線活做得精美,家常飯菜更是她的絕活。她的每一道家常小菜都做得清香四溢,味美可口。她自制的豆瓣醬、南風鹽菜、鹵豆腐、榨辣椒、蘿卜丁子等等,更是一道道回味無窮的美味佳肴。
老人心地善良。她不僅是家里的賢妻良母,也是地方有名的好媳婦、好嫂子、好妯娌、好婆婆、好鄰居。她一生為人樸實善良,從不計較別人什么。她把婆媳關系處理得像母女一樣。她把姑嫂關系處理得那么有緣、那么親近,始終有“長嫂當母”的感覺。她在兒媳心里,永遠是最受尊敬的婆婆。她溫和的性格鑄就了她的人格魅力。她和村組里的鄉鄰們關系處理得總是那么融洽、那么和諧。
對老人的美行高德,我們千言萬語也表達不盡。她和所有母親一樣,履行了一個女人的社會責任,生兒育女,但她突出自己的言行,對兒女們精心教養;她所做的事情都是那么平凡,但她把全身心的愛獻給了兒女,獻給了她所有的親人,獻給了她的家庭;她一生有那么多苦難和艱辛,但她從來沒有任何抱怨。
蒼天俯首,寒風悲呼,哀樂低迴。敬愛的老人和我們永訣了。此時此刻,我們有千言萬語要向她老人家傾訴:老人,您安息吧!您的兒女們永遠深愛您!我們全村的父老鄉親永遠懷念您!
老人永垂不朽!
老人逝世追悼詞 篇2
尊敬的列位同鄉,尊敬的列位來賓:
今天我代表我全家在此深情謝謝你們在百忙中前來這里給我們敬愛的父親追悼送別,開追悼會。
**月**日我父親忽然中風醫治無效,于**月**日,點分倒霉在家病逝,享年**歲。
人生中最痛苦,最傷心,是痛失親人。在歷史長河中他度過不平凡的幾十年春夏秋冬。從我父親4歲,我的祖父遠洋海外,一直沒有消息,從我父親11歲,我的祖母病危無錢救治,離他而去。他的倒霉童年,少年,托靠親人,維持極困難的生活,父親僅之念半年書,但是他可以寫信看報紙。
他們父子相隔**年在*年才在歐洲荷蘭相聚。然后我父親開餐館幾十年,一直敬業持家,刻苦刻苦的可貴精神,讓我們深深打動在懷。
在他安度晚年,他一直很健康,每星期我們的小孩在他家溫馨相聚晚餐,飲茶,樂在其中,一家4代共聚美好時光。
他病危在醫院,我父親的好朋友經常來探望他,慰藉他,我的荷蘭祖母,叔叔,姑姑,經常來看望,一陪就好幾個小時,我們給他的愛,多幺希望他能康復。遺憾的是您沒有欣賞到晚霞的美麗--夕陽紅。哪天摔倒,您努力為病魔博斗,我們看在眼里,握著您的手,您的一呼一吸,血脈相連,我們好心痛,多幺無奈,今后您不能夠站起來,離開我們,您的聲音永遠在我們的耳邊響著,您的慈愛容貌永遠在我們的眼前,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此時現在最孝敬的心,最美的語言,都很慘白。爸爸,人無完美,總是留很多遺憾,即日我們懷著極悲痛的心情深切悲傷我們尊敬的父親,緬懷您老人家教敏,希望您老人家放心走,在此我們大眾祝您一路走好,天國一方有您的親人,爸爸,在天之靈歇息吧!
老人逝世追悼詞 篇3
各位親友,村民們:
今天,我們懷著十分沉痛的心情來到這里,深情緬懷這位跨越世紀的百歲老人。面對老人的故去,我們晚輩的心情皆無比悲痛!
出生于*年*月,我們大家都親切地稱她為*婆婆。她經受過百年風雨的洗禮,為我村開長壽先河。如今這位飽經風霜而子孫滿堂的老人,因年事已高而于*年*月**日駕鶴西去,享年101歲。*婆婆老人家的故去,不僅是親人的一大損失,也是我村的一大損失。我們失去了這樣一位受人敬仰的長輩:與人為善、辛勤勞作、生活儉樸、樂于助人。老人雖然已經故去了,但我們會記住她,不會忘記她曾經在這片土地上生活過的日子。
生在中國動蕩的時期,經歷了社會的幾度變遷,生前她曾自豪地跟我們說起過她當年來我們村時只有三十幾戶人家。如今我們村已發展到百十戶幾百人口的村寨,見證了我們村的發展歷程,讓年輕人了解過去。*婆婆對鄉親們十分照顧。她經常迎著風雨為鄉里鄰居治病;忙上忙下辛勤操勞于晨間為鄉親們送出可口的佳肴;鄉親們有困難時,她絕對會第一個過去幫忙。她的品德讓我們敬仰,她的功績我們永不會忘!
*婆婆除了對鄉親們的照顧十分周到之外,對家庭更是盡心盡力。一路走來,*婆婆與其丈夫*爺爺始終相濡以沫。*婆婆一生勤儉持家,用自己的勞動和智慧,把貧寒的家庭操持得體體面面,不僅孩子們都很聽話,而且在她的支持下,丈夫得以全力撲在工作上,取得非常好的成績,獲得勞模稱號。
晚年,兩位老人精神依舊很好,日常生活都能自己料理,只是腿腳有些不方便,*爺爺每天都要看報紙和電視,了解國內外的大事,*婆婆依然能夠穿針引線,做針線活。這個最初只有兩個人的家,現在已經從一株小樹苗長成了一株枝繁葉茂的大樹,兒子、兒媳、女兒、女婿,加上孫輩、重孫輩,四代同堂已有30余口人。后輩們對老人都十分孝順,老人的日子過得也十分舒心。*婆婆度過了這樣一個安心的晚年,是她早年辛苦的回報,是一生的福氣,也是我們最大的欣慰。
如今,她帶著對家人的不舍,和鄉親們的牽掛永遠的離開了,將我們的思念永遠地帶進了另一個世界,也將那份永遠無法釋懷的哀和痛留在了我們的心底。從今以后,*婆婆的音容笑貌就只能從她為數不多的照片中,從我們飽含思念的記憶中重溫了。
高山俯首,為您送行。我們為您送上山頭,愿老人家一路走好,一路走好,走好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