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黨的生日發言稿:金輝精神映襯黨旗紅
姚翠芝
我作為金輝老人很榮幸的參加中國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黨支部慶祝“七一”黨建活動。
我來自三里河二區。退休十幾年來,經常想在生命的長河中,人生最后階段究竟如何度過?長壽當然是我們共同追求的目標,而文化養老卻是滿足人類物質生活需要之后的現代追求。要追求生活質量,健康壽命的關鍵,一是境界、二是胸懷、三是志氣。社會進步生活水平提高了。人類最高最美好的理想,不是活著就行,而是幸福不幸福。活的有沒有品位。我探索著文化養老之路。人退休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不能丟。有一份光要發一份熱。為黨旗增輝。
兩千年我離開了喧囂的崗位,拼搏的職場,一身輕松,我選擇了爬山來鍛煉身體。每天6點出發爬上香山。下午3點回家,三個月后不但沒練好身體,還得了糖尿病,只好在家養病,頤養天年,三頓飯圍著鍋臺轉,東家長西家短。電視機前坐半天。時間過得慢,覺得天很長。一個偶然的機會社區蘇主任,請我參加社區文化活動,從此我融入了社會,同時也轉變了養老觀念。
XX年9月,在社區成立了兩個班,合唱隊和天香畫社,我義務擔任隊長。沒有老師,我先當著;雖然嗓子好,不是專業出身,我就報名參加文化宮聲樂訓練班進修,邊學習邊教學。開始只幾名歌友,發展到30多人。多次參加演出、比賽并獲獎。為了提高,自費請空政文工團戰友來指導。遺憾在XX年,我因患病影響聽力,不得不退出合唱隊。將主要精力放在天香畫社上。
天香畫社也是XX年9月成立的,在社區黨委和居委會的領導下,風風雨雨已經走過了近XX年。十多年來,努力開展老年書畫活動,取得了可喜的的成績,已經成為有組織、有領導、有教師、有規章制度、有計劃總結、有作品參展的豐富多彩的文化團隊。
一、從白手起家起步
剛成立畫社只有7、8位畫友,上課擠在居委會一間辦公室,時間不長兩家居委會合并,畫社開始了“打游擊”。借了商業部一間又黑又暗冬天冷夏天熱,不到15平米的小平房,苦苦堅持了4年。XX年社區活動站的開放,才迎來幸福的了春天。有了寬敞明亮的教室,開始招兵買馬,我在人文月壇報上登消息,發動畫友介紹生源,辛苦不負有心人,到現在共有畫友近50人。沒有畫畫的墊氈,自己掏錢買,畫友逐漸增多不夠用,就把我在部隊發的舊軍用毯剪成條,鋪在桌子上。剛開始聘請商業部退休干部義務教課,堅持了3年,金錢社會看的是錢,沒有經費請不起教師,畫社面臨解散,從此我走上了講臺。由原來每月一次課改為每周一次課不收學費。畫友們積極努力團結友愛,大家潑墨寫丹青樂在其中。“彩墨丹心畫夕陽,人到老年顯風光,精心描繪新社區,以畫會友奏華章”。
二、更名“天香畫社”
畫社專攻寫意牡丹,因為牡丹是國花,艷麗多彩,雍容華貴。XX年末,畫社班第一次搞了“我愛社區繪畫展覽”。街道領導參觀了我的百幅牡丹作品,翹首稱贊,為我們更名【天香畫社】鼓勵我們更上一層樓。有了這個響亮的名字,和寬敞明亮的教室,畫友們勁頭大熱情高。感謝領導為我們搭起了文化養老的平臺。
三、畫社的宗旨——高興就好
在畫社上課學習的畫友,不收任何費用,教師是義務工作者無私奉獻,更不許學員買禮品。
畫友在這里上課學習輕松愉快,想來就來想走就走,不用請假銷假,不設門檻更沒有任何清規戒律。叫大家放松、開心、快樂、高興就好。
教師認真備課、上課多做示范畫,不留作業,畫友們主動交作業教師認真講評,幫助修改。共同提高。教師范畫不發,免除矛盾。
每年春節社區給各個文化團體一點經費,年終開個座談會,給我們畫社的錢購食品,我從來不買花生瓜子,不讓大家夸老師,用這點經費搞個筆會,給每人發幾張宣紙。或幾種顏色。畫友們感到實惠。
我不去管人---太累,也不受別人管---窩能。我管了一輩子人,也被人管了一輩子,退了休活的自在悠悠。神爽心寬,快樂度過晚年。
這些不成文的社規吸引了不少畫友,不斷有新朋友加入我們畫社,這個班有快畢業的老畫友,還有剛入畫社的新朋友,以老帶新共同提高,玩出品味,玩出水平,玩出好心情。
四、碩果累累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