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財務自查報告范文(通用3篇)
企業財務自查報告范文 篇1
××縣商業局:
按縣局的部署,我們于9月末組成專門班子,依照檢查提綱列出的重點,對我公司1至9月份的財務收支進行了認真的.自查,到10月末全部結束。茲將自查階段檢查出來的違紀問題,報告如下:
(一)誤將公司所屬衛生所和新開辦的幼兒園13名工作人員的工作、獎金開支,全部列入管理費用。1至8月份共支付11960元。
(二)今年春節時,公司為職工購買過節用白條雞、鯉魚、牛肉、豬蹄、海鮮、豆油等副食品,只收一部分錢,將8162元差額全部列入經營費用核銷。
(三)年初在發放勞動保護用品時,違紀為每名職工發衣料一塊(折合106元),在勞保費用中,共核銷8162元。
(四)今年雨季,公司為職工修繕宿舍支出34711元,沒有在職工福利費項下列支,也擠入經營費用中核銷。
對以上違紀問題,公司已交由檢查小組提出處理意見,向經理辦公會匯報,并按縣稅收、財務、物價大檢查辦公室的要求,于11月末提出糾正違紀問題的報告。
以上報告,請予審查。
企業財務自查報告范文 篇2
XX鄉20xx年的商貿流通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在縣商務局的指導下,全面實現商貿流通業快速、健康、有序的發展.各項工作均全面和超額完成了上級下達的目標任務。現就自查情況報告下:
一、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確定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鄉上成立了以鄉長曾華平同志為組長,分管商貿流通副鄉長李元鋒同志和統戰委員王興國同志為副組長,冉訓、龍桂林、陳莉、楊雯同志為成員的商貿流通領導小組,小組下設辦公室在鄉財政所,由冉訓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并要求有關部門按照文件精神,全面落實我鄉20xx年商貿流通工作。(自評分:10分)
二、主要工作實績與措施
(一)按照縣商務局的有關要求,我鄉成立了以曾華平同志任組長,李元鋒同志和王興國同志任副組長的'領導小組。按照領導分工負責,具體落實責任的原則,制定各項實施方案與應急預案,完善了多方面的規章制度。
(二)制定了棣棠鄉20xx年度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工作計劃,并加強落實。今年我鄉共建立“名特平價”、“八一農資”等連鎖超市共計11個,全面完成了縣上下達的任務。(自評分:15分)
(三)制定了重要商品供應應急預案,確保了我鄉全年重要商品供應不斷檔、不脫銷。并學習了相關法律法規、傳達了縣有關會議精神,并加強督查,杜絕了日用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目前,未發生一起日用食品安全事故。(自評分:15分)
(四)狠抓酒類行業流通備案工作,今年共有3戶完成了備案登記。(自評分:10分)
(五)加強商貿流通安全管理專項整治工作,我鄉在全鄉范圍內開展了商貿流通安全專項整治活動,按照層層落實安全責任的要求,保障了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今年未發生成品油、液化氣、民爆物品等危險化學品安全事故,商貿流通安全管理形勢進一步好轉。(自評分:20分)
(六)超額完成了家電下鄉任務,今年我鄉家電下鄉完成了102萬元。
(七)按時上報商貿信息及商貿統計。(自評分:14分)
(八)根據工作需要,我鄉積極配合商委進行行政執法檢查,保證了各項工作順利進行。(自評分:5分)
三、20xx年工作思路
(一)本職工作,繼續穩步推進
為了使我鄉的商貿流通工作進一步提高,我鄉決定對全鄉從業人員從思想上再一次加強,從意識、精神等方面再一次的提升,為順利完成20__年商貿流通各項任務指標,全鄉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二)加大協調力度,創造良好的執法環境
加強與安監的協調工作,合理調配執法人員,理順管理關系、明確管理職責,從而形成一股合力,全面排查商貿流通領域安全隱患,加大懲治、處罰力度,視其情節給予警告、罰款、拘留等處罰。
(三)檔案管理工作
按照檔案管理的要求,切實做好檔案的管理與文件歸檔工作。
企業財務自查報告范文 篇3
我市工會所轄13個區縣和3個開發區工會。近年來,各區、縣工會在加強財務管理工作方面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區、縣財政劃撥工會經費尚未全部到位;部分區、縣工會財務預算管理粗放、預算約束不強、配套制度還不完善;鄉鎮、街道、社區及新建企業工會會計基礎工作薄弱等。這些問題與市場經濟形勢下工會工作的發展不相適應,其弊端日漸凸顯,亟待改善和加強。
(一)財政劃撥工會經費不到位
目前在我市十三個區、縣工會中,城三區及雁塔區工會財政劃撥工會經費相對解決得較好,其他區、縣或只解決區、縣工會機關人員的工會經費或定額劃撥經費,與足額劃撥相差甚遠,臨潼區及3個開發區至今尚未解決。
(二)稅務代收的覆蓋面不夠廣
稅務代收工會經費后,各區、縣及開發區工會的建會率及工會經費收繳率與以往相比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仍然存在經費收繳空白點。據調查顯示,碑林區工會所屬基層單位已成立工會的有4000多家,而繳經費的只有1600多家,不到40%;雁塔區工會所屬基層單位已成立工會的有多家,而繳經費的單位只有600多家,也只達到30%。
(三)財務管理制度尚不完善,經費支出隨意性較大
有的區、縣多年來沒有制訂相關的財務制度,有的區、縣財務制度制訂的不全面、財務報銷及審批制度不明確,尤其缺少預決算管理制度,直接導致了經費支出隨意性大。決算情況表明,有的區、縣工會行政費、工會業務費超支達200%,有的經費支出不足預算的5%。有的開發區工會會計、出納一人擔任,不符合會計核算規定,財務管理基礎薄弱。
(四)財務審批報銷制度不夠規范
有的區、縣審批報銷程序中沒有會計人員審核,經辦人直接讓領導簽字報銷,待會計人員作賬時發現問題,為時已晚。還有一些財務人員審核把關不嚴,存在白條報賬及無效票據報賬的現象。有的未嚴格執行現金管理規定,支出時超限額使用現金,發放物品未附發放明細單。
(五)鄉鎮、街道工會財務工作薄弱
(六)人員素質不高,會計基礎工作薄弱
有些區、縣工會財務人員不具備相應專業知識,業務水平低,人員變動頻繁,同時又身兼多職。加之有的財務人員責任意識不強,存在會計核算不及時、科目使用不準確、憑證裝訂不規范等現象。有的單位未制訂票據的管理、使用制度。收經費時每人一本收據,開出的收據無人監督和管理,有的長達數年票據和錢無法收回,同時還存在提前開收據和票據丟失的現象。縣級文化宮的財務人員很少參加業務培訓,無法適應財務管理工作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