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保障局就業工作目標管理自查報告
三是加強就業服務平臺建設。今年以來,我市將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補貼、組織起來就業認定、困難就業群體就業幫扶等工作下移至社區,街道(鄉鎮)、社區依托現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統與市、縣區人力資源市場聯網,實現了全市就業信息“一點登錄、多點查詢、資源共享”,發揮了小平臺、“大窗口”作用。年初,聯合工商、勞動保障監察等部門清理整頓民辦職介機構5家;新審批民辦職業介紹機構1家,全市累計28家,職業介紹機構從業人員全部參加了的職業指導員資格考試。在繼續完善城市街道社區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基礎上,按照“縣區有窗口、鄉鎮有站所、村組有專人”的要求,著重加快農村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平臺建設,率先在百善、五溝、渠溝、高岳、烈山五鎮和8個試點村建立了標準化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平臺,統一了標識、臺帳、制度,配備了辦公設施和專兼職人員。年初,為積極應對金融危機影響,我市建立了市、縣區、鄉鎮、村四級外出人員返鄉就業工作領導體系,在18個鄉鎮分別設立了返鄉農民工監測點,建立了返鄉農民工日報告制度和就業信息臺帳。市職業介紹中心積極組織專人深入全市企業進行用工情況調研,通過發放調查表、問卷表、召開座談會等方式開展了企業用工現場調研活動,共搜集用工信息1723條,推薦12034人次與用工企業對接。
四是充分發揮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今年以來,我局著力在提高創業能力上下功夫。將創業培訓逐步向縣區、鄉鎮(街道)、社區基層延伸,培訓對象擴大到城鎮新增勞動力、返鄉農民工、大中專院校畢業生等人員,先后舉辦了下崗失業黨員、青年、大中專畢業生、農民工、殘疾人等特色創業培訓班。在優化創業服務上求實效。市、縣區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均建立創業服務中心,在人力資源市場設立創業服務窗口提供服務;建立了創業人員扶持檔案,做到家庭住址清、聯系方式清、技能優勢清、發展項目清、經營狀況清。在培育創業載體上出實招。在鄉鎮建設農民工創業園,實行與城市創業園同樣的政策,為返鄉農民工創業提供場地支持。目前,第一批農民工創業園,已建成廠房12600平方米,吸納16個項目入園創業。
五是著力抓好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工作。全面啟動了以返鄉農民工為重點對象的“特別職業技能培訓計劃”,將全年農民工技能培訓任務層層分解到縣區及鄉鎮,并指導、督促全市農民工定點培訓機構對返鄉農民工開展“訂單式”、“定向式”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把農民工技能培訓、鑒定發證和轉移就業結合起來,實行“三個對接”:即任務分配與定點培訓機構對接;培訓與技能鑒定對接;培訓與就業對接,提高了農民工培訓就業質量。狠抓轉移就業工作,培育特色轉移就業品牌,加強與長三角、珠三角、閩東南勞務合作。
(二)共性目標完成情況
1、依法行政工作情況
今年以來,我局認真貫徹落實《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通過黨政紀條規和法律法規的學習,全局干部職工嚴格遵紀守法,愛崗敬業,依法行政,沒有發生違法、違紀、違規行為。認真落實上級領導交辦事項,對領導交辦的每一件事都認真對待,及時辦理,不拖延,不誤事,不敷衍。全局干部職工切實履行職責,堅持為民、便民,努力做好服務工作,并取得了顯著成效,人民群眾對我局工作較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