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專項督導自查報告
(2)加大學校食品衛生工作的監管力度,加強、規范學校師生飲用水的管理,落實《食品衛生法》、《學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責任追究暫行規定》等法律法規,杜絕學生集體性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定期向師生員工進行食品衛生安全知識教育,確保學校食品衛生安全。
(3)學校不提供學生的飲用水,要求學生從家里自帶。
第三、廁所衛生
學校建有蹲位達標的廁所,糞便能做到無害化處理。
第四、健康管理
(1)加強衛生,健康教育工作。學校在全面抓好環境衛生、學生個人衛生的基礎上,加強學校健康課的開設,將健康教育列入學年度教學工作計劃,并保證課時、開課率、教師、教材四落實。學校1-6年級均開展健康教育課,課時安排為0.5課時/周,開課率達到100%。做到了健康教育課有課時、課本、教師、教案。健康教育課的開設,促使學生在生理健康方面和心理健康方面都獲得了有益的知識補充。學生健康知識知曉率達不斷提高,健康行為形成率不斷上升。健康教育課的開設,促進了學生衛生習慣的養成,學校以此為契機,要求各班,堅持不懈地在日常生活中從細微處要求學生,使師生們養成了良好的文明衛生習慣、較高的環境意識和良好的環境道德行為。為“雙創”工作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學校每年組織一次學生健康體檢,建立學生體制健康卡片檔案,體檢資料有統計分析。
(3)配合辦事處衛生服務中心做好學生的體質健康檢查工作,建立健全學生體檢檔案。學校重視學生用眼衛生教育、開展防近視眼,防蛀牙教育,做好常見病、多發病、傳染病的預防工作,定期告知學生到社區衛生所進行常規體格檢查,努力使學生總近視率低于15%,控制年近視發病率在5%以下。以防近為中心、防齲為重點,做好學生常見病的防治工作,指導學生采取有效措施,改善體質狀況。xx年對學校所有教師進行健康體檢。學校現有兼職校醫1人,有獨立衛生室,能開展衛生教育工作。
(4)重視校園環境衛生建設。加強學生傳染病防控工作。學校歷年來把培養學生自覺的衛生意識和良好的衛生習慣作為抓好文明校園的重要內容之一。校園管理實行領導包片、班主任包班、劃定各自的衛生區,學校政教處定期檢查與抽查相結合,加強校園大環境衛生的管理和學生個人衛生的養成教育,教育學生隨手關閉水龍頭,節約每一滴水;不亂扔廢棄物等;堅持“每天早晚一小掃,每周一大掃”的衛生清潔制度;確保大環境的整潔干凈。開展“做文明晉城人的活動”,每半年組織學生開展一次愛國衛生活動,到社區或附近居民區,開展清洗花基、清除雜草、撿拾紙屑等活動,通過開展此項活動,培養了學生熱愛家鄉,熱愛勞動的習慣。
(5)搞好公共體育衛生服務,提高體育衛生健康水平。學校統一為全校509名學生購買了校方責任險,共計金額1527元,確保學生安心在校學習及參加各類活動;定期接受區教育局和辦事處衛生服務中心等上級相關部門的安全衛生檢查和指導,確保學生在校安全衛生健康。
(6)加強學校體育操場和運動設施的開放,為在校學生及附近居民提供了健身需要。
第五、健康教育
加強學生衛生與健康教育,以加強宣傳、積極預防為主,按照《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做好學校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工作,加大學生常見病防治工作力度,進行傳染病防控知識宣傳,進一步降低發病率,著重于學生的良好衛生行為習慣的養成和視力的保護教育。加強學生防止網絡危害教育與拒絕毒品教育。每學期學校舉行了心理健康講座。通過講座,各年級的學生心理健康程度得到了明顯地改善。學生充分利用宣傳畫、黑板報、講座等形式對學生進行有效地健康教育,注重學生養成健康的行為和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