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小學部教學工作自查報告
3、常規制度管理
為了使我校的教學常規管理有章可循,使得教學工作有的放矢,根據學校實際,我們不斷修訂和完善一系列教學常規管理制度,修訂了“加強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的實施意見”、“教學管理制度(暫行)”、 “小學備課檢查量化考核細則”、 “作業檢查量化考核細則”等,對教學常規管理提出了具體要求,明確教師的崗位職責,使我們的教學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規可依。在制定制度時,我們努力呈現一種細節化的規范,體現了我們對細節的追求。但同時,我們又倡導百花齊放,“在統一中追求自由,在標準中追求特色,在一致中追求個性”。
三、“實”—— 教學管理過程落在實處
1、教學常規環節檢查與督促“實”
主要從五個方面進行:一是各教研組每學期檢查本組教師教案、聽課記錄、作業批改、教學案例與反思4次;為督促各教研組檢查本組教師教案、聽課記錄、作業批改的質量,負責聯系教研組的領導定期與不定期對教師進行抽查;抽查結果顯示,各教研組均把檢查教師教案落到實處。二是教導處加大教學中的“備(課)、教(學)、輔(導)、批(改)、考(試)、研(討)”等六個環節工作的檢查力度,每學期普查4次。結果顯示,各組教師作業適量,補救措施具體;每次檢查結果都認真作好小結,進行評比,并在教職工大會上分析公布。三是督促班主任每學期終給學生寫鼓勵性評語,并根據評語的質量進行評比。四是校行政領導在各自兼課的同時,每學期的均聽課在50節以上。五是每學期抓好教案、課件、作業等的展評,建立學生作業反思、錯題難題記錄本,評出優秀教案、記錄本、作業等,并進行獎懲。
2、教師業務學習“實”
為適應時代對教師的要求,我們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素質,而提高自身素質的唯一途徑是不斷學習。為此我校全體教師根據學校要求,結合自己教育教學工作實際,要求教師選一些自己愛好閱讀的文章、刊物或教育專著,并制定自己的個人讀書計劃。學校閱覽室還征訂了一定數量的教育刊物,以切實提高師資水平。
3、強化集體研課,踐行課堂教學新模式“實”
踐行“三段四疑五環節”的教學模式構建高效課堂。學期初根據本校實際,以教研組為單位,深入研究教材,并提出符合學校實際情況的上課教案,然后通過個體授課、集體評議再上升到新的理論高度。另外集體研課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每月一次;這樣,通過集體討論與個體操作相結合,使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集中群體智慧,優化了教學過程,切實地增強了教師理論水平,較好地提高了課堂的實際效益。
4、大力鼓勵教師開門講課、推門聽課,促進教學水平提升
學校重視督促教學過程。變以往安排聽課的檢查方式為隨機“推門”聽課方式,每隔段時間行政領導攜相關老師隨機進教室聽課,并及時檢查其教學方面相關資料,及時進行聽課反饋,指出存在問題,并多予以青年同志以鼓勵,使教學監控更富實效。
5、組織教師外出培訓學習
不定期選派骨干教師參加各級的培訓,這些派出培訓的骨干教師參加培訓后結合教學實際開講座、上示范課,培訓其他教師,在學科教育教學中起帶頭、示范作用。同時學校組織各教研組開展校際教研交流活動,開闊教師視野。
6、細化領導分工,把教學管理工作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