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自查報告(精選3篇)
企業管理自查報告 篇1
一、民營經濟
今年,我縣民營經濟繼續保持穩健發展態勢,呈現出了加快發展、轉型發展的良好勢頭。
個私經濟發展方面:預計今年,新增民營企業個體工商戶873戶,其中新增個體工商戶731戶,同比增長6.21%,其中,新增私營企業142戶,同比增長22.71%;個私經濟注冊資本快速擴張,預計今年新增45647.6萬元,其中新增私營企業注冊資金7182萬元,實現稅收56133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21%;民營企業上規模方面:今年遴選了11家規下民營工業企業進行重點培育,經國家統計部門核準,目前已有3家企業進入規模企業統計籠子。
二、中小企業成長工程
(一)新進規模企業3家,即:略。
(二)實施成長工程具體工作情況。
1、全面調查、摸清家底。對全縣152家注冊資金100萬元以上工業企業進行了全面調查,摸清企業家底,在摸清企業家底的基礎上篩選出有市場、有效益、有信譽,且成長性高的11家企業加以培育。
2、明確責任、建立機制。將今年的成長性企業爭取了縣政府重視,寫進了縣出臺的經濟和工業工作意見中,明確了“一家成長企業、一名掛點縣領導、一個牽頭責任單位、一抓入規培育到底”的工作機制。
3、扶持政策。《縣關于加快發展轉型發展強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實施意見》文件規定:縣財政每年安排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工業技改貼息資金、工業企業科技創新基金、戰略性新型產業項目配套扶持資金各100萬元支持工業企業發展,每年確保按10%的比例新增財政預算。
4、獎勵政策。《縣關于加快發展轉型發展強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實施意見》文件規定:經認定,首次列為規模以上企業的,在當年一次性獎勵1萬元。
5、6月份,我局組織專家學者深入成長性企業開展診斷,把重點放在企業困難和問題的診斷上,并形成專業性、針對性、有效性較強的診斷報告。對診斷出來的問題,分析原因,區別不同情況,開好“處方”,拿出措施,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
6、10月份,分別由民營企業管理局、工信局、統計局牽頭,由縣工業企業入規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組成,對11家企業進行調查摸底,準備申報材料。
今年新增規模企業3家,即:縣華星礦業有限公司、縣振宇礦業有限公司、縣恒盛礦業有限公司。
三、能人創業工程
新增民營企業142家,增長18.82%;凈增個體工商戶731戶,增長16.14%;新增從業人數2656人,增長13.97%。
四、小企業創業基地工程
根據《關于印發創建小型微型企業培訓示范基地實施方案的通知》(贛市民企字〔20xx〕2號),進一步加大創業基地的基礎設施建設,拓展小企業發展平臺,通過大力宣傳推介,以吸引項目入戶。
五、融資擔保
1、4月12日,我局匯同人民銀行、工信局召開了政銀企融資對接會,簽訂融資合同15.93億元。截止10月份,已完成14.31億元。
2、4月份,對全縣企業進行了一次融資需求調查摸底。
3、截止至10月份,為個體工商戶、中小企業融資擔保52家,擔保總額3330萬元。
4、組織了2名融資擔保企業人員參加市融資擔保業務培訓。
5、11月份,會同縣財政局、村鎮銀座銀行為推行“小微信貸通”試行方案做前期準備工作。
六、創業培訓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精神,引導創業意愿者積極創業,增強創業能力,促進全民創業,營造“創業”氛圍,6月14日至16日縣成功舉辦了20xx年創業培訓班。7月8-10日我局在縣老賓館獨立舉辦了一期小微企業培訓班。兩期培訓共有200多名來自全縣各地有創業需求的個體私營業主、企業管理人員、大中學生畢業生、返鄉農民工及有創業愿望的青年參加了培訓。
七、聯社工作
認真做好手工業聯社未保退休人員補助金資格認證工作。在20xx年度全縣手工業聯社未參保退休人員領取養老生活補助金年審資格認證中,與縣社保局一起聯合辦公,統一布置,周密安排,積極采取得力措施,切實為手工業聯社未參保退休人員資格認證服務工作做到“四個落實”到位。一是時間安排落實到位。二是宣傳落實到位;三是服務落實到位;四是認證落實到位。
八、加分項目
1、設立省級工業園(產業集聚區),與中科院城市環境研究所共建活性炭循環經濟產業園,設立活性炭研發中心。
2、開展“小微信貸通”。會同縣財政局、村鎮銀座銀行開展了“小微信貸通”試行工作,經過調查摸底,對75家企業授信3930萬元,預計元月份放貸。
企業管理自查報告 篇2
一、項目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
包括國內外現狀、知識產權狀況和發展趨勢;技術突破對產業技術進步的重要意義和作用;項目可能形成的產業規模和市場前景。
二、國內外市場分析
包括國際市場狀況及該產品未來增長趨勢、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產品替代進口或出口的可能性;國內市場需求規模和產品的發展前景、在國內市場的競爭優勢和市場占有率。
三、項目主要開發和建設內容
包括項目的主要科技攻關內容、項目目標及開發任務。
四、項目實施的技術方案
包括項目的技術路線、工藝的合理性和成熟性,關鍵技術的先進性和創新點;產品技術性能水平與國內外同類產品的比較;項目承擔單位在實施本項目的優勢。
五、項目實施的現有基礎
包括項目承擔單位注冊地點、股權結構、資產和負債情況、員工構成、主要業務和主要產品、生產規模、主要裝備和技術水平、近年來經營狀況;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創新的后續開發能力;企業資質、信用和融資能力等。
六、項目組織機構和人員安排
包括項目的組織形式、產學研聯盟運作機制及分工安排;項目的實施地點;項目承擔單位負責人、項目領軍人物主要情況;項目開發的人員安排。
七、項目實施進度計劃
包括項目階段考核指標(含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可能取得的專利尤其是發明專利和國外專利情況)及時間節點安排;項目的驗收指標。
八、項目資金需求及來源
包括項目新增總投資估算、資金籌措方案(含自有資金、銀行貸款、科教興市專項資金、推進部門配套資金等)、投資使用計劃。
九、項目經濟和社會效益分析
包括項目未來三年或五年生產成本、銷售收入和利稅估算;財務內部收益率、投資回收期、投資利潤率、財務凈現值等指標的動態財務分析;社會效益分析。
十、項目風險分析及應對措施
包括項目技術、市場、資金等風險分析及應對措施。
企業管理自查報告 篇3
一、民營經濟
今年,我縣民營經濟繼續保持穩健發展態勢,呈現出了加快發展、轉型發展的良好勢頭。
個私經濟發展方面:預計今年,新增民營企業個體工商戶873戶,其中新增個體工商戶731戶,同比增長6.21%,其中,新增私營企業142戶,同比增長22.71%;個私經濟注冊資本快速擴張,預計今年新增45647.6萬元,其中新增私營企業注冊資金7182萬元,實現稅收56133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21%;民營企業上規模方面:今年遴選了11家規下民營工業企業進行重點培育,經國家統計部門核準,目前已有3家企業進入規模企業統計籠子。
二、中小企業成長工程
(一)新進規模企業3家,即:。
(二)實施成長工程具體工作情況。
1、全面調查、摸清家底。對全縣152家注冊資金100萬元以上工業企業進行了全面調查,摸清企業家底,在摸清企業家底的基礎上篩選出有市場、有效益、有信譽,且成長性高的11家企業加以培育。
2、明確責任、建立機制。將今年的成長性企業爭取了縣政府重視,寫進了縣出臺的經濟和工業工作意見中,明確了“一家成長企業、一名掛點縣領導、一個牽頭責任單位、一抓入規培育到底”的工作機制。
3、扶持政策。《縣關于加快發展轉型發展強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實施意見》文件規定:縣財政每年安排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工業技改貼息資金、工業企業科技創新基金、戰略性新型產業項目配套扶持資金各100萬元支持工業企業發展,每年確保按10%的比例新增財政預算。
4、獎勵政策。《縣關于加快發展轉型發展強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實施意見》文件規定:經認定,首次列為規模以上企業的,在當年一次性獎勵1萬元。
5、6月份,我局組織專家學者深入成長性企業開展診斷,把重點放在企業困難和問題的診斷上,并形成專業性、針對性、有效性較強的診斷報告。對診斷出來的問題,分析原因,區別不同情況,開好“處方”,拿出措施,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
6、10月份,分別由民營企業管理局、工信局、統計局牽頭,由縣工業企業入規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組成,對11家企業進行調查摸底,準備申報材料。
今年新增規模企業3家,即:縣華星礦業有限公司、縣振宇礦業有限公司、縣恒盛礦業有限公司。
三、能人創業工程
新增民營企業142家,增長18.82%;凈增個體工商戶731戶,增長16.14%;新增從業人數2656人,增長13.97%。
四、小企業創業基地工程
根據《關于印發創建小型微型企業培訓示范基地實施方案的通知》,進一步加大創業基地的基礎設施建設,拓展小企業發展平臺,通過大力宣傳推介,以吸引項目入戶。
五、融資擔保
1、4月12日,我局匯同人民銀行、工信局召開了政銀企融資對接會,簽訂融資合同15.93億元。截止10月份,已完成14.31億元。
2、4月份,對全縣企業進行了一次融資需求調查摸底。
3、截止至10月份,為個體工商戶、中小企業融資擔保52家,擔保總額3330萬元。
4、組織了2名融資擔保企業人員參加市融資擔保業務培訓。
5、11月份,會同縣財政局、村鎮銀座銀行為推行“小微信貸通”試行方案做前期準備工作。
六、創業培訓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精神,引導創業意愿者積極創業,增強創業能力,促進全民創業,營造“創業”氛圍,6月14日至16日縣成功舉辦了20xx年創業培訓班。7月8-10日我局在縣老賓館獨立舉辦了一期小微企業培訓班。兩期培訓共有200多名來自全縣各地有創業需求的個體私營業主、企業管理人員、大中學生畢業生、返鄉農民工及有創業愿望的青年參加了培訓。
七、聯社工作
認真做好手工業聯社未保退休人員補助金資格認證工作。在20xx年度全縣手工業聯社未參保退休人員領取養老生活補助金年審資格認證中,與縣社保局一起聯合辦公,統一布置,周密安排,積極采取得力措施,切實為手工業聯社未參保退休人員資格認證服務工作做到“四個落實”到位。一是時間安排落實到位。二是宣傳落實到位;三是服務落實到位;四是認證落實到位。
八、加分項目
1、設立省級工業園(產業集聚區),與中科院城市環境研究所共建活性炭循環經濟產業園,設立活性炭研發中心。
2、開展“小微信貸通”。會同縣財政局、村鎮銀座銀行開展了“小微信貸通”試行工作,經過調查摸底,對75家企業授信3930萬元,預計元月份放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