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機構信息管理自查報告(精選3篇)
金融機構信息管理自查報告 篇1
根據分局的要求,近期,我們組織人員對轄內微小農村金融組織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有關情況綜合報告如下:
一、發展現狀
目前,縣的微小農村金融組織僅有縣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及縣小額貸款公司兩家,分別成立于20xx年1月和20xx年2月。至20xx年6月末,兩家小額貸款公司的各項貸款余額15386萬元,占轄內銀行業各項貸款余額的8.1%,全部貸款均為正常,不良率為零。
二、成效明顯
小額貸款公司作為一種新型金融服務機構,以其靈活、快捷、高效的運作模式贏得了客戶的青睞,增加了對微型企業和農村金融需求的有效供給,有效緩解了小微企業、居民的融資困難,引導民營資本流向農村,改善農村地區金融服務,促進“三農”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作為新型農村金融組織,小額貸款公司發揮了增加農村金融供給、滿足小額貸款需求、豐富“三農”金融產品和服務的積極作用。小額貸款公司與農村地區其他金融機構并存,改善了農村金融環境,激活了農村地區金融服務市場,增加了“三農”和其他經濟組織獲得貸款的機會,對提高農民收入、發展農村經濟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小額貸款公司貸款手續簡便,獲得貸款的時間較短,擔保形式多樣,貸款期限靈活,滿足了“三農”和小企業流動資金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村地區貸款難的問題。
另一方面,小額貸款公司為民間資本提供金融服務提供了有效路徑,促進了民間借款行為規范化、陽光化。小額貸款公司按照規定發放貸款,將民間借款行為納入規范管理,既可以使民間借款行為得到法律保護,也有利于加強監管,促進民間借款有序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金融秩序穩定。
三、存在的問題
(一)內部控制不健全,存在風險隱患。由于小額貸款公司成立時間不長,投資者往往只重眼前收益,忽視風險的存在。諸如貸前調查不充分、貸款資料不全、有些抵押物未辦理抵押登記、單筆大額貸款超比例等容易滋生風險的違規問題不同程度存在,給小額貸款公司的經營帶來風險隱患。
(二)工作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缺少高素質的熟練業務員。從調查情況看,轄內兩家小額貸款公司的從業人員除高管及個別人員有銀行業金融機構從業經歷外,大部分都無金融從業經歷,業務人員素質不高不利于小額貸款公司的穩健發展。從業人員的專業化培訓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三)資金來源單一,發展潛力受制約。小額貸款公司資金主要靠股東出資,渠道單一,與旺盛的需求相比,資金緊缺是小額貸款公司經營難題,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小額貸款公司貸款業務的良性發展。
(四)經營成本大,負擔較重。小額貸款公司不同于銀行金融機構,不能享受同等待遇,目前小額貸款公司的利息收入要交納接近30%各種稅費,對僅靠貸款利息收入盈利的小額貸款公司來說,稅負負擔較重。
(五)存在較大的經營風險。小額貸款公司貸款對象,小企業、個體工商戶和“三農”為主,多為信用等級較低、風險評估難的對象,由于沒有納入人民銀行的征信系統,無法通過信貸征詢系統查詢企業、個人信用狀況,導致風險防范滯后,同時,由于損失補償機制不健全,小額貸款公司未按規定計提呆賬,無法用呆賬準備金來覆蓋經營過程中形成的風險,影響其抵御風險的能力。
(六)經營范圍狹窄,發展后勁不強。目前小額貸款公司只能辦理放貸業務,其利潤來源主要靠貸款利息收入,單一的經營模式束縛了小額公司應有作用的發揮,影響了小額貸款公司的盈利能力,制約其持續穩健發展。
(七)監管工作跟進不到位。目前,地方政府是小額貸款公司監管和風險處置的第一責任人,承擔小額貸款公司日常監管和風險處置責任。但從調查情況看,政府自身太多的事務性工作,加之缺乏專業監管人才,對小額貸款公司進行日常監管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銀監部門和人民銀行也未被賦予監管權利與責任。據了解,轄內兩家小額貸款公司成立至今,政府部門還沒有對其進行過任何形式的檢查,對小額貸款公司的監管基本處于真空狀態。
四、幾點建議
(一)加強監督管理,促進穩健經營。地方政府應切實履行對小額貸款公司的日常監管責任,并采取有效手段和方法做好監管工作。一是由當地政府牽頭,成立由銀監、人行、工商等相關部門組成的聯席會議,設立專門的檢查小組,負責日常的監管工作,督促其完善內部管理。不定期地對小額貸款公司進行檢查,規范其操作行為,增強風險防范意識,促進小額貸款公司穩健發展;二是建議審計部門每年定期對小額貸款公司進行一次全面審計,掌握其經營情況;二是聘請中介機構對小額貸款公司進行外部審計,對各項指標的真實性進行審核,做好相關的信息披露。
(二)健全內控制度,提高抗風險能力。一是對于一些基本的內控制度,如信貸管理制度、風險管控制制度,建議由省級主管部門牽頭組織財政、銀監、人行等部門制定,下發全省小額貸款公司統一實施。其他的一些管理制度可參照銀行業相關制度自行制定。二是省級主管部門應對會計科目的設置、會計報表的種類、內容和格式做出統一規定,便于加強對小額貸款公司的管理。三是省級主管應針對小額貸款公司業務的特點和風險防控的要求,制定規范的借款合同文本、借據及各種業務憑證。四是要加強對小額貸款公司信貸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綜合素質和風險識別、管理和控制能力。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進可持續發展。一是對小額貸款公司在稅收政策上建議能比照農村信用社優惠政策執行,以減輕其財務負擔。二是根據小額貸款公司的經營狀況及風險管控水平,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適當放寬及提高向銀行業融資的比例,解決小額貸款公司后續資金不足的問題。三是要盡快解決小額貸款公司無法從正規渠道獲取借款人征信信息的問題,盡早將小額貸款公司納入人民銀行信貸征信系統。
金融機構信息管理自查報告 篇2
雷州市國有資產經營公司成立于20xx年,經雷州市政府批準,脫鉤給國資權屬管理的企業有59家。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59家國有企業中有7家已關閉、破產,其他企業大部分處于歇業、半停產、停產狀態,目前只有7家企業有業務經營。這些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有的已年老退休,有的已調動,部分企業也只有名稱保留,沒辦公場所,沒資產,沒業務。為便于保護職工的權益,20xx年,經請示市政府批準,財政給國資公司權屬企業撥付1-2名留守人員生活費,讓1-2名企業人來為企業理事,也只有這樣,市委、市政府的會議精神、文件、法規等才及時傳達到各企業。同時,在人力、物力不足的情況下,國資部門為保護國家財物,保障職工利益,維護社會穩定,不斷加強企業的監管,至今,國資公司各權屬企業沒發現私設“小金庫”的違法經濟行為。現將各國有企業“小金庫”自查自糾情況匯報如下:
(一)、會計機構:
各企業財務會計機構完善,會計、出納分工明確,職責分明。
(二)、會計制度:
各企業財務會計制度規范,財務管理得力,各項財務收、支完全按財務制度規定執行。
(三)、經濟活動:
各企業幾乎處于歇業、半停產停產、關閉狀態,經濟業務很少,大部分企業人員已分散社會,留守人員只靠領取財政撥付的生活補貼。有的企業基本沒有資產,沒有經營權,銀行帳戶也已凍結,甚至沒有。有的企業只靠舊鋪面出租,每次出租也是經職工同意公開竟價拍標的,各企業的資產出讓全按市國資委的要求進行,通過上報國資委批準,社會中介機構評估、公開、公平竟拍、資金回籠企業銀行帳戶,有的是經國資監管方能支付。停產企業大部分職工退休是自己交付企業的養老保險金。
(四)、財務狀況:
各企業只設一會計帳套,帳薄設置完整,收支核算據實,費用開支合法,帳薄、憑證保存齊全,并履行依法納稅義務。至今沒發現有私設“小金庫”行為,沒有發現公款旅游,職務消費,轉移資產,虛列費用等現象。
金融機構信息管理自查報告 篇3
縣聯社稽核監察科:
根據《轉發中國人民銀行關于開展金融統計大檢查的通知》南銀發[20xx]127號要求,在聯社的統一領導部署下,我社迅速成立了金融統計自查工作領導小組,由主任擔任組長,副主任、委派會計為副組長,轄內各成員積極參與配合,針對我社20xx年以來的金融統計數據的情況、統計法規和統計制度的貫徹情況以及統計工作的管理情況進行了系統而全面的`自查和分析。現將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金融統計數據的真實性情況
通過對20xx年以來科目統計數據(包括財務會計報表、信貸臺賬、貸款明細賬等)的自我檢查,認為上報數據真實完整。沒有發現下列統計違法行為。
1、未虛報、瞞報、偽造、篡改金融統計資料,更沒有違反統計法規和工作程序編造統計數據的行為。
2、統計數據與原始統計記錄,統計臺賬、統計報表以及與統計有關的其他資料核對基本一至,數據差異不大。
3、未利用常規的業務操作虛增,虛減原始統計記錄或與統計有關的其他原始資料行為。
4、未強迫或授意統計人員在統計數據上弄虛作假。
二、統計法規和統計制度的貫徹情況。
1、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金融統計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
2、貫徹執行中國人民銀行制定的金融統計制度及有關管理辦法,并接受人民銀行的監督、檢查。
3、及時收集、匯總、編制、管理本社金融統計數據和報表。
三、統計工作管理情況
1、統計崗位設置及人員配備情況。我社金融統計工作主要由聯社委派會計熊民敏負責,轄內各成員積極配合提供統計數據和上報金融工作動態。
2、日常報表操作情況。經查,所報營業報表、資產負債表、業務狀況表、不良貸款統計表等各類統計報表均能及時、保質、保量地報送至聯社相關科室,各類統計報表、統計數據能做到及時整理并歸檔保存,不存在虛報、瞞報、偽造、拒報、遲報統計數據的現象。
四、存在的問題及整改措施
(一)存在的問題:
1、未建立相應的統計操作規程。
2、但由于人員缺乏,一直以來統計崗均由委派會計兼任,沒能設置獨立的統計崗,配備專職統計人員。
3、我社對統計人員的業務培訓還不到位,對金融統計知識的更新較慢,加之員工由于忙于各自日常工作中的事情,對統計工作的認識不能真正地重視起來。
(二)針對以上統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如下整改措施。
1、盡快建立相應的統計操作規程。建議縣聯社制定符合農村信用社的統計操作方法,確保統計工作的標準化、規范化。
2、加快隊伍建設。建議由縣聯社統一指派和領導,給每個基層信用社配備一名專職的統計人員,定期組織統計人員學習金融統計知識,加強崗位培訓和崗位練兵,提高統計人員素質,保證基層信用社統計數據的準備性、真實性。
3、提高認識,明確職責,依法統計,確保各項統計數據的真實、準確和完整。對轉發的人民銀行制定的金融統計制度切實的貫徹執行,確保人人懂統計,實事求數據。
信用社
20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