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城郊中學創建”市綠色學!弊圆閳蟾
二、樹人篇
一直以來,城郊中學在綠化校園、美化校園的同時,還堅持先進的教育理念辦學,把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放在重中之重。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德育工作抓主題——高考是德育的副產品
城郊中學始終貫徹”德育為先”的辦學思想,努力提高學生思想水平和道德修養。在這方面,城郊中學牢牢抓住三個主題開展德育活動,即把愛國主義教育當作學校工作的主線,把養成教育當作學校工作的基礎,把師德教育當作學校德育工作的保證。特別是在愛國主義教育方面,城郊中學以課堂為主陣地,以生活為主形式,以從小事做起,從身邊事情做起為內容,使教育工作全面抓實地開展起來。XX年3月24日,潁東區中小學德育工作會在阜陽城郊中學召開。與會同志參觀了阜陽城郊中學的校容校貌以及德育工作成果展,觀摩了該校5000多名學生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進行的課間操展演活動等。
2、自我管理強素質
城郊中學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每一位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的潛能,培養學生”五自”(學習自信、行為自律、生活自理、交往自尊、人格自主)的意識和能力,使學生成為學習、生活的主人,以便今后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真正地學會做人。近年來,城郊中學實行了自主管理制度,將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納入到學校日常工作。學校規定每個班級參加活動兩天,人員分布在禮儀崗、教學樓崗、“三樓”崗、環衛崗、宿舍崗、監督崗,把學校日常管理工作做得更到位更完善。通過自主管理,學生極大地增強了勞動觀念,提高了組織能力和實踐能力。另外,學校還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系列活動,培養學生的基本素養。如演講、朗誦比賽、手抄報、黑板報比賽、課本劇、小制作比賽,文化藝術科技節,田徑運動會,法制報告會等。
2、”以人為本”建隊伍
教師隊伍建設決定了教育的質量。首先,城郊中學狠抓教學常規管理,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強化教師各種基本技能,提高了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在青年教師培養方面,學校狠抓一周一次的備課組學習、一周一次的組內公開課、一年一次的教師課堂大獎賽、定期開展的教學公開周、傳統的“一幫一結對子”活動等,促使教師迅速成長,值得一提的是學校的教學大獎賽,至今年已經進行到第十八屆了,城郊中學將把這一卓有成效的工作長期深入地開展下去。學校還積極實施”名師工程”,制定培養計劃,落實培養措施;積極鼓勵骨干教師上公開課、示范課,充分發揮他們的示范作用。目前,已有一大批老師走上省級大賽的領獎臺,提高了自身,也為學校贏得了榮譽。
3、深化教改搞創新——高校課堂
為加強與各地名校的交流與合作,把我校課堂教學改革工作向縱深方向推進,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教育質量,阜陽城郊中學承辦的中國名校共同體專家學術報告會在阜陽師范學院禮堂隆重舉行。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胡濤,潁東區政府副區長王信林等出席報告會開幕式并分別致辭。潁東區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郭必林主持了報告會開幕式。來至阜陽一中、二中、三中的部分教師以及我區高中全體教師、部分初中七年級、八年級教師和小學骨干教師共1000余人聆聽了報告會。
報告會由中國名校共同體秘書長、《中國教師報》記者李炳亭,山東昌樂二中教師王志強,山東兗州一中校長杜金山等三位知名教育專家主講。他們分別以高效課堂的途徑與方法、小組合作學習與研究、循環大課堂解讀為主題,向廣大教師傳授了課堂教學改革的新理念、新知識、新方法。三位專家以自己的親身經歷、感受和詼諧幽默、富有哲理的言語不時打動在座的教師并贏得陣陣掌聲。報告會結束后,參加聽課的教師紛紛表示,聽了專家的講課耳目一新,受益匪淺,更加增強立足本職進行課改的自覺性,堅定了搞好課改的信心。同時希望能夠多舉辦這樣的講學活動,以達到開闊視野,合作交流,資源共享的目的,從而更好地推動全區課堂教學改革工作不斷涉向“深水區”。
中國名校共同體是于XX年2月份,在如何有效地尋求到理想課堂的最佳途徑大背景下,由中國教師報倡議發起成立的一個民間組織。旨在充分發揮山東昌樂二中等課改領軍學校的示范和酵母作用,啟發成員之間既善于“借船出!、師之別家,又要取長補短、相互印證,以期變“個體”為“大家”,促使各個學校的”個體”課堂探索行為發生改變,形成為開放的、共同的”團隊利益”。截止目前已有近20個省市的50多所學校成為中國名校共同體成員校。城郊中學經過不懈的努力,于今年4月經過中國名校共同體考察驗收正式接納為成員校。這不僅為城郊中學課堂教學改革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必將通過輻射帶動示范作用促進我區教育事業又好又快地發展。目前,高校課堂模式已在全校范圍內推行,已取得初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