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的校園生涯自我鑒定(精選3篇)
三年的校園生涯自我鑒定 篇1
還記得20xx年9月的那一天,沒有太陽,風中帶著寒意會讓人突然打一個哆嗦,還依稀記得這一天父親深邃的雙眸,而這一天就是我大學生活開始的第一天。可當這一切似乎還在眼前的時候,三年的大學生活就要和我說再見了,這一切來的是那么的快,快得讓人觸不及防。時光荏苒,畢業之際有不舍,有依戀,亦有絲絲愁慮!
三年前當我來到這個園子的時候,還是一個懵懂的孩子,對這里的一切都是那樣的好奇而新鮮;如今三年轉瞬離去,已經長成一個青年,對現實與未來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思量;在即將結束這段人生歷程的時候,回頭去看,有一些話應當寫下來。
高考之后,憧憬著自己夢寐的神圣殿堂。當我的雙腳真正邁進這所校園時,一切又都很快成為現實,生活就是生活——實實在在,來不得幻想,這里只有真實!
大一的第一個月懷著對“兵”的無比敬仰,我嚴格、認真的上完了進入大學以來的第一堂人生之課——軍訓,近一個月“風吹日曬”的“軍旅”生活把我們變成了一個個的黑人!但就是這么一段特殊的經歷讓我懂得了許多、許多——懂得了應該如何為人,如何處事!也正是因為這些奠定了我三年大學生活的主調——自信、勇敢、堅強!
大一是懷著對大學生活無比新奇的一年。進網吧,學會了Q,學會了搜索引擎,懂得了嬉笑怒罵,沒日沒夜的給同學打電話,找同學聊天,給他們發郵件,而知識永遠只屬于書本。一年的“游子”生活下來多少有些蒼白與暗淡,但正因為有了這些,我才有了這樣的感嘆:生命何其短,光陰不可待;同學情誼真,知己亦難求;真情話離別,心中許多愁!
經過一年的散漫,到了大二,學習開始成為我的主題。
計算機等級考試、英語四級,網頁制作……讓我忙的不亦樂乎,但又忙得踏實。學習,強烈的求知欲望,加上青年的好勝,巴不得把世上所有想學的東西一下子都通通學完了,學好了。一次一次的考試,一次一次的給自己信心,給自己堅強,這一年我比溫總理還忙!可那浩蕩的知識海洋又豈是我一介青年所能學得完的啊!然而又一段特殊的人生經歷讓我懂得了人生更應該懂得的真諦——學習,人生永不變更的話題——活到老學到老!
好像一切的準備都是為了這一年,為了這一天——大三!大三,是一個讓人歡喜讓人憂的一年,歡喜的是自己終于可以工作了,可以自己賺錢了,是實現自我價值的時候了;而憂的是我們到底擁有什么,我們到底可以做什么,我們的人生價值又何在?
懵懂的大一,繁忙的大二,可真正到了大三的時候卻手足無措!想想自己究竟學到了什么,這張人生的白紙依舊還是一張白紙,依舊還是蒼白!也許這個時候我們更習慣于去想什么是人生,習慣于去講理想與抱負,然而每每想到這些卻只能是惆悵!望著藍藍的天空——廣博、深淵……
這就是我的大學生活了嗎?可圈子外面還有多少人在羨慕,在好奇;還有多少人在期盼,在追求!是啊,大學校園充滿了太多的神奇,然而又有多少人把它看成是成才的搖籃,又有多少人把它看成是青春的荒廢!而大學他真正神奇的地方又是在什么地方,他的深邃又在何方呢?讀完大學,我們真正明白了這些嗎?
畢業了,離開這曾經無限向往的地方,有不舍,有迷惘;有依戀,有徘徊!從此我開始步入社會,開始直面人生,我準備好了嗎?
三年的校園生涯自我鑒定 篇2
其實我很幸運,因為在當初填選志愿時,我差些和高中擦肩而過。那時候我不明白,高中是我們每個人一生中最溫暖也是最振奮人心的一段時光。現在我才明白,當年的差些錯過會讓我失去一段怎樣的閱歷。所以在這里我想先表達自己這一份慶幸,也想表露我對高中的珍惜和不舍。
三年前,中考完之后,原本我是先填選了一個中專師范的志愿。拿到自己的中考成績之后,我不僅考上了師范,也考上了縣一中。當時我的母親很想我讀這個師范,之后就可以出來教書育人。我父親為此也考慮了很久,后來他找我談心,問我想讀這個師范嗎?我猶豫了一會說不想。于是就這樣我的父親為我做了這個決定,讓我進入了縣一中。而這個決定也是改變我人生的一次重轉折點。
來到高中之后,我逐漸認識到,原來高中是這樣一個讓人有理想,有動力的地方。每個進入一中的人都是非常優秀的人,他們無論是成績還是各項綜合實力都在我之上。我忽然就感覺自己的光芒變暗了。但這經歷讓我有了更寬的視野,也有了一個更高的目標,而其中一個目標就是學。時間也仿佛永不停下腳步,一直往前趕。還記得當初進入高中的時候,我很怕時間太過漫長,因為我很想快速成長。直到現在高中在我眼前結束時,我才發現原來這個三年是這么短暫。而現在,我要面對的最難關,就是高考。此時此刻離高考就只剩下幾天,雖然我感覺準備還不是很充分,因為有太多太多的知識點了,但是我不能慌,我要鎮定下來,只有保持理智,才有可能把這件事情發揮到最好。這也是對我們心態的考驗。
這段清晨六點起床晚上十點睡覺的日子就要逝去,我也無法預料我的高考會有一個怎樣的成績。無論結果如何,我都會充滿動力和希望去迎接未來的每一天。但我仍然希望自己能夠在這次較量中取得勝利,因為在這次人生的轉折中,寄予了太多人對我的期望和希望。我只有往前沖,不停的往前趕,才能把自己的.未來一點點的變好。還記得有人對我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努力可能會背叛你,但是放棄不會”。每次想起這句話,無論當時我有多么迷茫,我都會重新蘇醒。因為我知道,努力可能不會讓我們直接成功,但放棄的結果只會讓人失望,沒有別的可能。所以這三年,我一直在努力地奔跑,堅強的對抗每次的難關,我也逐漸的變的越來越勇敢,越來越堅定,對于未來的一切未知,我都不怕!
三年的校園生涯自我鑒定 篇3
3月14日,我來到了__小學,從這一天開始,我成為了__小學三年四班的班主任,也開啟了我班主任生涯的全新時刻20__年三年級班主任工作鑒定20__年三年級班主任工作鑒定。
以往,我認為自我是一名比較過硬的班主任,以往帶過的班級在學習、紀律、衛生、團體活動各方面表現的都很出色。可是,這個新組成的三年四班給我帶來了挑戰。這是一個重新組合的班級,原三年一班11人,原三年二班14人,原三年三班10人,釣魚小學新過來7人,薛卜新過來一人。有一個家長說,這個班級就是一個大雜燴。這句話雖然不太好聽,但也說出了現實情景。學生來自不一樣的學校,不一樣的班級,教學進度不一樣,學生素質不一樣,家長素質也不一樣。應對著這些學生,我感受到了壓力,但我是一個慣于服從安排、服從大局的人,既然學校安排我來做三年四班的班主任,我就要盡力把這個班帶好,讓領導放心,讓家長滿意。
首先,從建立班級凝聚力開始,從班級的認同感開始。這些學生一張嘴就是“原先我們班如何,原先我們班怎樣”,缺乏對新班級的歸屬感。為此,我們師生起了班名——蓓蕾閣,因為我們學校是以花為主題,而這個班級的每一名學生剛剛進入學校整體氛圍中時間很短,包括從原先三個班級分過來的學生也只可是是一個學期,他們還要更熟知學校的規范,每個人都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就像蓓蕾一樣,等待著更加美麗的綻放;我們一齊制訂了班級口號和班規及公約,讓學生在誦讀間不斷積累一個認知——我是三年四班的學生,我要遵從三年四班的班規。
其次,抓衛生,抓紀律,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因為比較分散,所以素質參差不齊,個人習慣異常不好,上課時不聽課,吃東西,玩玩具,做小動作,亂說話,不帶紅領巾;個人衛生差,手又黑又臟,有一天竟然有兩名女生沒洗臉就來上學,頭發亂糟糟的,腳底下總是一堆土,有時把鋼筆水和涂改液弄得滿地都是,我們班還是白色的地板,臟一點就異常明顯。這些問題體此刻之后的7名學生身上更為嚴重。良好的紀律和衛生是班級秩序的保證,為了讓學生盡快改善,我要求所有學生不許帶涂改液,不許帶鋼筆水,晚上寫完作業后檢查自我的書包和學具,做好第二天的準備,不許帶零食,每人進教室要穿鞋套,每人自備一塊小抹布,勤洗澡,洗頭,剪指甲。與高效課堂的模式結合,把學生分為7個小組,小組長負責,每一天督促組內學生完成作業,檢查組內的衛生,管好組內的紀律,小組之間進行評比,不講衛生、不遵守紀律者扣個人分和小組分,表現好的同學加分。我把班里問題最多的`6名后進生編成一個小組,放在前面,讓我能夠隨時檢查和督促,如果他們有提高我會及時表揚加分,有問題也能夠及時發現。另外,我還經常聽取科任教師的意見和反饋,對于學生在科任課上的表現及時了解。經過一個月,我自我感覺班級的紀律有了一
點提高,學生的衛生習慣也有了改善,可是還要常抓不懈繼續努力。
第三,建立家校之間的聯系,使家校教育構成合力。及時與家長溝通,及時反饋學生在校情景,使家長及時了解,便于及時教育。
這就是我的工作,沒有跌宕起伏,僅有平平淡淡,只要是從大局出發,只要是力所能及,我都會毫無怨言,做好一名班主任的工作。以后,我會一如既往,爭取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