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登記表中的自我鑒定(通用3篇)
研究生登記表中的自我鑒定 篇1
研究生畢業時,我27歲,畢業研究生登記表自我鑒定。十年前的這個時候,我還只是一個高三剛分了文理科的中學生,現在想起過去的這一切,忽兮恍兮仿佛只是過了幾天。在這段時光當中,我覺得最有意義的莫過于研究生的三年,其中有三點值得被永久地記錄,留待后人的評價。
第一,研究生是要做研究性的學習或工作的。這一點我在考研前就已經確認無疑,并最終通過三年的學習將其證實。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知識畢竟學不完,到了研究生層面,已經不在于‘得’,而是要學會判斷舍去哪些以及如何去舍。如果不能夠堅持專注的進行研究,那么這三年無疑淪落為了本科的翻版;如果僅僅為了掌握一些知識或者技能甚至技巧(固然也重要),那研究生的價值仍未被有效開發。只有通過研究性的學習學會獨立的思考,這三年才算物有所值,學到了真東西,也不枉那么家人和朋友那么多年無言的支持和默默的期望。
第二,人要習慣于多讀書。高三分班的時候,當時的班主任祝淵博先生曾寄語予我:“要多讀點書,讓才華內斂,精氣外蘊”云云,這句話到今天為止我依然在不斷的琢磨。由于我當時在學校里,各方面的專業表現都比較突出,老師可能擔心我過早沉迷于外在語言性的表達而忽視了精神自我的實現,恐于成長不利,故有此言。所萬幸的是,后來的這十年,我逐漸學會了思考并讓自己安靜下來,在喧鬧的環境當中發現進步的可能性,所以一部分時光與書為伴,自己不覺煩躁且樂此不疲。估計這種情況也會持續以后的余生。
第三,要能明白別人對你的好是什么。這里也有意想做一個相對于論文答辯而言深度的致謝。因為答辯最后每個人都要致謝來致謝去,但對我而言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10年前傳播系成立,開始招收第一屆本科生,5年前,開始招收研究生。如果沒有王國賓教授在20xx年的教學改革、和張朝霞教授這么多年來、他們一起對藝術傳播系的悉心呵護與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我想我不可能有今天,我所有的可能性也將化歸為零。畢業論文成稿和研究生學習的跨度雖然并不長,但是這個學科給了我機會,并且給予了我10年的滋養,也讓我知道了以后要走向何方。一粒砂可以看到世界,一朵花可以看到天堂,我們一起走過了10年,我也有信心在接下來的10年里,和這個學科、和大家一起成長。
這三個方面既是自己對之前經歷的感悟,也是對以后人生的希望。在研究生階段,自己學會了做減法,也發現了一些新的問題與不足,希望今后能將這種學習的狀態保持下來,持續的有所提高與進步,以便能幫助更多人、更好的回饋于社會。
研究生登記表中的自我鑒定 篇2
思想方面
我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心時事政治,關心學校的改革與發展;擁護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能認真執行學校、院的決議;尊敬導師、團結同學、樂于助人、勇于奉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思想修養;能遵守國家法律、法令和學校各項規章制度。作為一名中共黨員和一名學生干部,我始終努力學習、積極工作,充分發揮學生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
學業方面
我的研究方向為應用語言學,主要研究興趣為現代漢語語法、社會語言學、文化語言學。我學術思想活躍,學習目的.明確,態度端正,學風良好,勤奮好學,刻苦鉆研,成績優秀;早已經通過國家英語六級考試;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語文建設》、《語文教學與研究》、《華中師范大學學報》、《海南師范學院學報》和《文學教育》等國內期刊上發表與語言學專業有關的學術論文數篇。我強烈的研究愿望和較強的研究能力,得到了導師組的一致賞識。
工作方面
我曾任華中師范大學研究生會學術部助理,文學院研究生會05級分會主席。20xx—20xx學年度,我和學術部的干部們依次把蔡勖副校長、書法家張九賦先生、音樂評論家臧藝兵教授、法學家周葉中教授、哲學博導郭齊勇教授等邀請到了“百年求索·名師講壇”,讓廣大研究生拓寬了知識面,領略到了名師的風范。我擔任了湖北省研究生英語演講比賽初賽、復賽的工作人員。在漢語語法專題國際學術研討會、第二屆華文教學國際論壇上,我還擔當了志愿服務者。我的工作積極性和組織協調能力也得到了學校的認可,連續兩年被評為校級“優秀研究生干部”。
所謂天道酬勤,我的汗水沒有白流。這些年,我獲得了很多令同齡人羨慕的榮譽和成果,榮獲優秀研究生干部、研究生優秀獎學金、優秀畢業研究生等榮譽。隨著畢業的鈴聲即將敲響,這些閃耀的光環也將變成一個個淡白的零。是啊,一切都從零開始。本著“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的原則,我會不停地努力,追求在未來的工作中“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研究生登記表中的自我鑒定 篇3
時光如逝,歲月如歌。短短兩年多的研究生生活即將結束。寒冷的冬日雖冷,但是我心中卻有熊熊烈火。充實的學習生涯使我如似重負,建大的培養使我高歌前進。
雖離開了校園,但建大的培養將使我終身難忘,忘不了建大情、忘不了師生情、忘不了同學情。無論我在何方,建大永遠是我理想的歸宿。活躍的校園氣氛、風景如畫的校園景色還有美女帥哥的朝暮相處,可以說在這里的每一天都過得十分的幸福快樂。
研一酒氣的生活,研二瀟灑的實習,研三充實的撰寫,每時每刻都留下了美好的回憶。這樣的生活已不能向往,未來還有長久的生活,希望在若干年后我仍會在如此情景享受如此記憶。
愿建大鑄造永久輝煌。同時感謝我的導師—常春光副教授,感謝管理學院的老師,感謝班級同學,感謝我的家人,感謝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