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狀況自我評價模版(精選3篇)
心理狀況自我評價模版 篇1
我是一位肯學上進的學生,有道德,能遵守校紀班規,為人誠懇,尊敬師長,遵守紀律,團結同學,關心集體,熱心助人,積極參加勞動和體育運動。是一位具有強大發展潛力的合格高中畢業生。我有較強的紀律觀念,愛護同學,主動幫助有困難的同學,關心集體,有責任心,勤學好問,有創新精神,敢于提出問題,學習成績較穩定。是一位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的合格高中畢業生。
心理狀況自我評價模版 篇2
時光飛逝斗轉星移轉眼成為班級一員以及一年多了,回首這一年的點點滴滴心中頓生許多感慨。進入高中面對繁重的學習任務,一開始所有迷茫,有過哭泣,也常常因為時間的安排不恰當而沒度有足夠的效率,常常開夜車。但漸漸的我培養了自主學習的能力,上課認真聽講,積極配合老師,能夠在課前預習。對于平常的錯題也會安排時間整理,復習。相較于剛開始的手足無措對于學習也更加得心應手了一些。同時在班集體我與內同學們相處融洽,在學習上我們相互幫助共同進步,在生活上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團結合作,相互鼓勵,共同感受班級這個容大家庭的溫暖。
以上是我總結出的節期總體情況。我會以此明鑒,不斷鞭策自己,力求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做得更好!
心理狀況自我評價模版 篇3
有位來訪者說,自己很容易受到別人評價的影響。
春節期間,她帶孩子去了三亞旅游。北方長大的孩子,第一次來到南方的海邊城市過冬,開心地在度假村里光著腳跑來跑去。
民宿的老板娘說,她對孩子還是真寵愛,孩子想光著腳跑她也同意。
本來,她不覺得孩子打赤腳有什么問題,在家里的時候兒子也經常光腳在地板上玩。當老板娘說了兩三次后,她開始覺得不該讓兒子再光著腳踩地板了。
于是,她跟孩子商量,在這里就穿上鞋子玩,在家里的地板玩可以繼續光著腳。
但是孩子不理解,為什么這里就不可以了呢?媽媽又解釋不清楚,孩子就不樂意了,覺得以前都可以光著腳玩。
她見兒子不買賬,自己又說不清楚,雖然覺得孩子光腳沒有問題,但是卻不知道為什么如此在意老板娘說的話。
她忍不住地去逼孩子穿鞋,孩子死活不愿意,最后孩子哭了,她的心情也跌到了低谷。
她說當時的內心非常難受,想著如果孩子可以穿起鞋子就好了。但是,自己為什么如此在意別人的說法,甚至還要為此去逼孩子。
對別人的評價太過敏感,就好像別人的評價,在不同程度上定義了你是誰一樣。
比如這位來訪者,因為別人的一句話,似乎就把她定義成了一個太寵愛孩子的媽媽。
這個定義,讓她覺得是不好的,而她的自我又不夠強大。于是,她逼孩子穿鞋的反應,給了對方一個交代。
這種交代,是在希望對方能夠修改對她的評價,這樣就好像可以改變她對自我的定義。似乎這樣,她就是個別人眼中的好媽媽了。
我們太在意別人的評價,是因為我們的自我太脆弱了。
在個人成長中,核心自我的形成,是人格成熟的里程碑。
核心自我在形成之前,我們就像是環境的響應物。譬如,你對別人的評價非常在意,你會極力調整自己,以爭取做到別人眼中的最好。
但是,一旦你的核心自我形成了,即使是環境的變化,會激發你的反應,但也難以動搖你的根基。
而且,你還有了從環境中跳出來觀察的能力與智慧。
自體心理學的創始人科胡特說:
只有在你不了解自己的時候,別人對你的看法才變得重要。
在意別人的評價,只因它證明了自我的存在感會被人注意到,而自我存在感,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
就好像登上山頂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可以證明我們爬過山,而爬山的過程,才是我們真正享受的。
我們在意別人的評價,在意每一份關系,是因為我們害怕這份關系沒有了,自我的價值好像就不存在了。
但是越是限定自己,就越是難以建立更多的關系。我們需要被看見,而那得是帶著理解、愛與接納的眼睛。要求與評價,就像繩索一樣,會捆住我們的心靈和手腳。
有位做自媒體的朋友說,總有人在評論區留言攻擊她。
一開始,她還會很在意粉絲的看法,但是你永遠滿足不了每一個人。
她發現,當她過于滿足粉絲的閱讀需求的時候,卻丟失了自己的立場。
當她看到這一點時,她就不再限定自己,對于留言攻擊的,她一秒都不猶豫的懟回去或直接拉黑。
而且,她的平臺并沒有掉粉,反而因為她的真實和犀利,又吸引了更多的粉絲。
馬克·鮑爾萊因說過,一個人成熟的標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發生在自己身上的90%的事情,對于別人而言根本毫無意義。
原來的你,需要別人告訴自己,你有多好。
只是你忘記了,你已經長大了,你可以不需要任何人界定好或是壞,不需要任何人來評價你的應該或是不應該。
就像范說的,我不需要嫁入豪門,我自己就是豪門。
放下那些評價,才能活出自己的生命,你的存在本身就很有價值。
記住這三個字:管他呢!
連岳說,這是讓人生變得簡單而美好的三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