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局個人年終自我總結
(四)全面推進服務體系建設。我們本著“政府扶持中介,中介扶持企業”的宗旨,建立健全了市、區市縣兩級中小企業服務中心,為中小企業提供全面服務,幫助企業排憂解難。一方面,市政府完善了各級服務中心功能,搭建了市、區縣和中小企業之間信息服務網站,點擊萬次,累計萬人次平均每天人次/天,進一步加大了創業輔導培訓力度,每年為企業免費培訓各類人員達萬人(次),累計.萬人,建立個培訓基地,投訴中心接到投訴件,辦結件,法律咨詢萬人次。新辦中小企業每年都超過萬戶,設立中小企業戶。另一方面,大力推進小企業創業基地和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成功打造了一批服務功能強、環境好的小企業創業基地和公共服務平臺。截止目前,全市創建省級小企業創業基地個,認定了大連天河創業服務中心等家市級小企業創業基地,命名了大連節能技術服務中心等家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
(五)始終堅持對內對外“雙向開放”。今年以來,市政府創新了了內招商形式,實行“走出去”和“請進來”招商相結合,加大了服務和資金支持,先后組織中小企業參加青島apec展會和我市家具展等大型經貿洽談活動,邀請了淅商、粵商等來連開展經貿洽談,取得了近年來的最好成績。全市中小企業引進內資億元,同比增長%;實際利用外資.億美元,增長%;出口創匯億美元,增長.%,大大地促進了中小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和項目建設。
(六)鼓勵中小企業集中發展。市政府按照市內區域,“立體發展”、北三市“平面發展”的思路,充分利用宏觀調控的有利時機,積極推動結構調整,在市內四區認定了金融、科技、物流、航運等一批專業特色大廈,兩級政府給予扶持資金近萬元。在北三帽,形成了以特色園區為依托、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一批具有集群特征的產業園區。如:模具產業園、億達軟件園、路明光產業園、金州汽車零部件配套園、旅順船舶配套園、太平中小企業工業園等。這些園區已成為聚集民營資本、技術和項目的重要載體。
呈現的主要特點:
(一)發展速度明顯加快。到月末,全市現有中小企業已突破萬戶,占全市企業總戶數的%以上,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億元,同比增長.%。實現營業收入億元,增長.%;實繳稅金億元,增長.%;-月固定資產投資億元,增長.%。各項經濟指標都保持了%以上速度增長,超過了全市增幅。各項經濟指標都保持%以上速度增長,超過了全市增幅。這里有一組數據足以說明中小和民營經濟的發展狀況。增加值從年的億元,到年達到億元;稅收由年的億元,到年達到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由年的戶,到年達到戶;億元企業由年的戶,到年達到戶。
(二)投入力度不斷加大。中小企業固定資產投入始終保持較高水平,投資建設的億元以上項目連年過百。目前,全市超萬元大項目項,其中已開工項目項,涉及投資額億元。逸盛大化pta、福佳大化px、東拓工程機械等一批大項目相繼開工建設,天寶綠色食品、天元電機、九玖光電led等一批民營項目已竣工投產。
(三)創新能力顯著提升。通過實施品牌戰略、上市戰略,民營企業創新步伐不斷加快。截止目前,民營企業擁有件中國馳名商標、個中國名牌,分別占全市的%、%。繼獐子島漁業上市之后,今年又有天寶股份、礎明集團、北港信息等戶企業在國內外上市。目前,全市有家民企在國內上市,家在境外上市。此外,民營和中小企業研發的核泵、水源熱泵、電動車、太陽能等一批“大連制造”環保節能產品已走上產業化,顯現出了巨大的創新帶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