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學習自我總結(精選3篇)
課程學習自我總結 篇1
本學期的毛概課上我積極聽講并認真聽講,從而對中國社會有了更加深入、更加靠近本質的認識。尤其是課堂專題講解我獲益良多。
首先是基本上每周一次的時政講解。通過讓我們自己查找資料并上臺演講,作為很少有精力有興趣去接觸時事政治的我們終于被放到了社會面前,并開始初步關注時事變化,并讓我們油然多了一份時代的責任感,同時也對政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開始調整我們的人生態度,而且這些新聞大都是我們生活中發生的真真切切的事情,更能引起我們的思考。而且通過一些些視頻,我們也逐漸明白了一個人不能夠只生活在自己的專業知識學習中,我們極需要擴大自己的視野。因此現在在課堂之外,我都會時不時的上些互聯網專門去關注現在國內國外的一些時事。其次是開展的第二課堂活動也令我獲益匪淺。我參加本學期的第二課堂讓我克服了自己有點內向的性格,勇敢的站上了講臺,大聲的歌唱。而且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很多同學參加即興演講時,表現的也不是相當的出色。至于準備性的演講的話因為個人沒有抓住機會,所以沒參加過也不是很清楚該環節對于參加者有什么影響。再者課堂上的放映的各種視頻極大地提高了我的學習興趣,讓我對歷史的本質,對社會的本質有了更多的更深刻的了解。
但是總體上,因為各種主觀和客觀的原因,我對毛概課還是相當投入的并獲得了很多知識。希望以后的類似性質的課程都能夠延續這種上課模式或者是更好的模式。
課程學習自我總結 篇2
可以毫不夸張的說,思政課是我在大學里最喜歡的課程,這不僅是因為我們有一位思想先進、學識淵博的優秀老師,更在于思政課它不僅僅是老師一個人的課堂而是我們每一位參與者學術交流、問題探討、思想碰撞的舞臺。
我喜歡思政課還因為在這們課堂上我總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每次課程結束,我都能感覺到自己對事物的看法,對問題分析的角度等等都會明顯和以往不同,思想的交流、碰撞總是讓人感覺很興奮,同時也會讓我對老師更有一種“高山仰止”的感覺。正如古語所言:“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確實,一個人對事物的理解,對問題的認識可能是狹隘的、片面的,通過和別人的交流溝通也許我們能對事物有一個更全面、更客觀的了解和認識。
通過思政課,我不但對自己有了一個新的了解,對我們班級里的每一位同學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思政課的教學項目給我們每一個人都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鍛煉自我的機會,很多同學也都能夠很好的把握這難得的機會。例如我們小組第一次嘗試去做視頻;丁允章、梁立兩個小組的同學第一次嘗試去制藥企業走訪調研;邱麗、王曉梅兩個組的很多同學第一次嘗試參加辯論賽;還有很多同學第一次嘗試制作PPT,第一次嘗試上臺演講,第一次主持每日話題。在這么多的第一次,在這么多的嘗試后面隱藏著的是這些同學對自我的挑戰,對成功的追求,對生活的熱愛。那些敢于嘗試,敢于邁出第一步的同學是勇敢的,是值得我們稱贊的,也許,在若干年后的一天,我們已經把他們的這些第一次淡忘,但邁出第一步的他們可能依然會感觸很深,當然,我也會是其中之一。
大學里的文化太少,對于像我這樣喜愛文化的學生來說,這每周一次的思政課就是顯得特別的珍貴。如果學校能夠多開設一些這樣的文化課,我想我們的大學生活也會變得更加豐富,我們自身素質也能得到提升,我們的未來也會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喜歡張趙根老師,喜歡張趙根老師的課堂,喜歡這種我們每個人都能參與其中的課堂。
“讓優秀成為習慣,讓卓越成為自然。”我也會銘記于心!
課程學習自我總結 篇3
在我校開展的“有效技能”活動中,我能積極的參加每一項活動,“ppt”制作、建立博客、網上搜集和下載資料等培訓,我不僅能認真聽講,還及時記筆記,并且不恥下問。“三字”書寫培訓中,我能靜下心來練,模仿,請教。另外,我還上網自學“有效技能”課題研究的相關要求和理論性的指導提綱。
通過以上的培訓和學習,我初步掌握了制作課件的方法和步驟,并積極參加校級的課件評比活動,在
校內研討課上也能精心地制作課件,并且恰當的運用到教學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也在專職老師的指導下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并且不斷地豐富了每一板塊的內容;還能較熟練地從網上下載教學中需要的相關資料,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三字”水平上了一個臺階,在區級教師規范字比賽中獲得了較好的成績。
但是,通過學習我感覺到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今后努力的方向:進一步將習得的各種技能有效恰當地運用到教育教學中,使自己的教學方法得到不斷更新,教學設計逐漸優化,課堂教學效率不斷提高。另外,還要將理論學習與教學實踐結合起來,不斷總結,不斷反思,有效地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專業素養,并且做到“學以致用”、“終身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