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調查的報告(精選3篇)
鄉村振興調查的報告 篇1
今年以來,縣委、縣政府認真落實中央、省、市農村振興工作決策部署,實施農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農業、農村、農民工作的新旗幟和總體起點,實現五堅持,促進農村五振興,加快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
(一)成立專門的工作班,協調五大振興。根據《中共縣委農業農村委員會關于推進農村振興五個專門班實施的通知》的要求,我縣成立了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五個專門班,每個班由2個班組成-3名縣級同志為組長,2名-三個部門牽頭推進單位。省、市、縣農村振興戰略規劃(年)各工作專班對比-年)農村振興五班重點任務清單部署要求明確重點任務,建立工作分類賬,制定實施計劃,加強工作調度,全力推進各項工作的實施。目前,五個工作班都召開了調度會議,制定了工作規則,完善了工作機制,確保了農村五振興工作的有序推進。
(二)堅持農業基礎,促進產業振興。首先,繼續擴大現代農業。大力培育和發展特色產業。目前,全縣培育一鄉一產業專業鎮7個,一村一產品專業村196個,初步形成五大特色種植板塊;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實體,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社2516家,家庭農場3639家,大型種植戶406家;全縣農副產品加工企業165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6家,市級龍頭企業37家;95種農產品獲得三品一標認證,注冊農業相關商標108個,羅漢參、青山羊獲得國家地理標志認證,羊肉湯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甜瓜、桃子獲得國家地理標志認證商標;圍繞擴大和加強單養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制定并發布了《單養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建設意見》、《羊肉湯產業三年實施意見》、《羊肉湯產業實施意見》展三年實施》,同時與江蘇省農科院簽訂合作協議,成立青山羊產業研究院,把肉羊產業作為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舉措。二是積極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積極發展終端型、體驗型、循環型、智慧型、觀光型農業新業態,建設了方乘田園、君信農業、立源菌業、綠禾莊園等現代農業示范園區20余處;獲評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省級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打造省旅游強鄉鎮3個、鄉村旅游特色村11個;21個村被認證為;淘寶村;,46個村獲評市級電子商務專業村,全縣農村電商企業達到356家,今年實現電商交易額305億元,同比增長9.6%。三是全面推進農村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六位一體;土地流轉保障措施,目前全縣農村土地流轉面積達到64.84萬畝。其中,50畝以上成方連片土地流轉面積達23.7萬畝,20xx年新增土地流轉面積為20.3萬畝;今年在完成清產核資、成員資格認定、股權量化、股權設置和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的基礎上,探索創新機制,農業農村局、人民銀行支行聯合印發了《關于開展;銀農互動;助推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發展的意見》和《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抵押擔保貸款實施辦法(試行)》文件,積極開展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抵押擔保貸款試點工作,有效盤活農村資源、資金、資產。
(三)堅持引育并重,推進人才振興。一是突出人才支撐,壯大鄉村人才隊伍。組織開展了;技能培訓田間課堂;新型職業農民;等;短平快;式職業技能培訓,提升農民致富本領。截至目前,共開展培訓26期、6200人/次,為穩定和擴大就業、促進農民奔康致富、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同時加大農業農村人才選派力度,聘任江南大學焦愛權教授為第五批省派科技副縣長;目前第四批269名縣派第一書記、13名下派村支部書記已對接入駐包幫單位。今年招募的36名;三支一扶;人員,通過筆試、面試、體檢等程序,已全部派到18個鄉鎮,每個鄉鎮2人。二是突出政策引導,全面掀起返鄉高潮。在全市率先出臺《關于加強人才支撐新舊動能轉換的若干政策》,充分利用在外能人多人口紅利;大的優勢,在去年成功舉辦;綠葉對根的深情;——我縣游子對話家鄉暨全縣返鄉簽約活動的基礎上,今年舉辦了;君心歸處是吾鄉;——返鄉大會,簽約返鄉項目239個,合同總投資額184億元。截止目前,共設立在外返鄉服務站24個,簽約項目295個、總投資324億元,返鄉人員領辦、創辦經濟實體1529家,帶動就業8975人。
鄉村振興調查的報告 篇2
按照《縣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相關資料的分工安排》要求,現就我局承擔的鄉村振興文化振興及文化創意相關工作作以下報告。
一、推進情況
1、農村文化創意以舉辦夏季雅克音樂季為契機,加快打造大草原雅克音樂文化產業公園,讓音樂產業成為優化經濟結構、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成為促進群眾增收、壯大縣域經濟的.有力抓手,成為厚植進展優勢、提升形象的核心舉措,有力促進了文化、旅游產業大招商、大進展、大跨越。
2、加快建立鄉村優秀民族文化遺產愛護傳承機制
縣是長江、黃河的發源地,是兩水的分水嶺,是我國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在傳統游牧文化中有著天然的自然生態愛護意識,這種意識植根于牧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構成了特有的;牦牛、游牧文化;;隨著社會經濟的進展,單純追求利益的獵取,造成了現有牧場的退化、沙化,牦牛超載的咨詢題,經濟的進展在旅游之外,急需另辟蹊徑;因此,為經濟的進一步進展,植根于非遺的創意農業成為了必定的選擇;在縣委、政府的指導和關心下,整合各界力量與資源,以科學的態度面對非遺創意農業,以期解決非遺傳承與進展的全然咨詢題,發揚長征開創文化扶貧新局面。
二、舉措經驗
建設;美麗草原、和諧家園;;繼承紅軍長征,團結力量,共謀進展;以奮斗者為中心,構建農村文化創意園,展示草原文化魅力,開創新時代;以大生態建設為指導,遵循草原自然生態、社會經濟進展、文化承載運行規律,以科學的進展觀,開放的胸懷構建平臺,共謀進展。
1、搭建科技、信息、資源整合平臺,建設非遺文化愛護、傳承、進展、旅游生態體驗園,創建農民增收新產業新業態。盤活現有牧場,恢復草原自然生態,利于環境愛護,利于牧區進一步進展;激發牧民參與意識,在平臺學會先進技術及經營理念,利于草、畜的高技術轉化,增加牧民收入;提高牧民服務意識,增加牧民個體素養;傳承愛護傳統民族文化,充分認識本民族文化的價值,增加民族自豪感。
2、暢通國內研究機構、學者解決咨詢題渠道,充分利用當前先進的科技、信息技術手段(優質草畜種,改良,草、畜種產品加工銷售)(種、養、加、銷一條龍),集中資源建立集恢復生態、傳承文化(紅色、生態種植、養殖、藏飲食),旅游觀光,草畜產品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公司加牧民專業合作社,公司進展、生態恢復、牧民致富的;和諧家園;。
3、拓展非遺文化進展空間,優選非遺項目進行產業化進展,以傳統文化為特色建設文化市場,構建非遺文化生態圈,以產業融合催生新業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創建農民增收新產業新業態。
鄉村振興調查的報告 篇3
20xx年,大栗子村支部團結一心,頑強拼搏,真抓實干,努力完成全年的工作任務。為加快我村建設的步伐,開創我村工作新局面,結合我村實際,特作如下匯報:
一、的建設
首先,加強組織建設,揭高支部的戰斗力,凝聚力,完善村兩委學習制度,抓好班子自身建設,不斷提高班子成員的理論水平和工作水平,先善決策機制,認真落實民主集中制,實行重大事項會議決策,并對決策內容進行公開、公示。其次,加強員教育管理,嚴格按照員發展要求發展員。并完善所有員信息和后備干部的培養、鍛煉工作,加強監督。把我村員的日常管理工作逐步加強,以提高員的覺悟,保持員的先進性,純潔性。
二、疫情防控工作
為確保轄區村民對新冠病毒的認識和防護,大栗子村支部充分發揮員先鋒模范作用,根據抗擊疫情的形勢變化,組織志愿者在轄區卡口進行值班值守。宣傳防疫相關工作知識,開展體溫測量服務,嚴控外來人員和車輛,把好外輸入關口。與社區同志一起圍鐵絲、發宣傳單,通過開展宣傳活動,展現了抗擊疫情新魄力,營造了健康向上的氛圍,在宣傳防疫知識、提振防控信心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脫貧攻堅工作
我村共有貧困戶11戶13人,通過造血式扶貧和輸血式扶貧兩種形式,使貧困戶人均收入達到8000元,現已全部脫貧,年在原有的基礎上,新增項目大栗子村食品廠與劉家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分紅2.3萬元作為扶貧資金。通過利益鏈接機制,以差異分紅的形式補助貧因戶增加收入,實現穩定脫貧。把集體經濟收入利用到脫貧攻堅中,加強惠農政策的扶持,采取項目扶持、能人包扶、發展帶頭人的形式實施幫扶,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將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通過造血式扶貧和輸血式扶貧兩種方式幫助貧困戶脫貧,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四、掃黑除惡工作
我村對掃黑除惡工作高度重視,認真安排,按照上級的工作要求,制定,周密部署,分片管理。定期組織村兩委成員進行宣傳、動員。加強摸底排查,讓掃黑除惡深入人心,加大群眾監督和舉報力度,一經發現涉惡的行為第一時間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