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保養(yǎng)實訓報告(通用3篇)
汽車保養(yǎng)實訓報告 篇1
一、實習目的:
1、通過實行加深學生對汽車專業(yè)在國民經濟中所處地位和作用的認識,鞏固專業(yè)思想,激發(fā)學習熱情。
2、切身了解山東汽車服務市場現(xiàn)狀
3、熟悉汽車修理環(huán)境、修理工具。為將來工作打下基礎。
4、通過現(xiàn)場維修實習和企業(yè)員工的交流指導,理論聯(lián)系實際,把所學的理論知 識加以印證、深化、鞏固和充實,培養(yǎng)分析、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后繼專業(yè)知識的學習、課程設計和畢業(yè)設計打下堅實的基礎。
5、維修實習是對學生的一次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在整個實習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深入細致地認真觀察、實踐,使自己的動手能力得到提高。
二、實習內容:
汽車保養(yǎng)
汽車保養(yǎng)是很重要的,買的一輛新車,首先要懂得如何保養(yǎng)。汽車保養(yǎng)需要做的幾項工作:
清潔汽車外表,檢查門窗玻璃、刮水器、室內鏡、后視鏡、門鎖與升降器手搖柄是否齊全有效。檢查散熱器的水量、曲軸箱內的機油量、油箱內的燃油儲量、蓄電池內的電解液液面高度是否符合要求。檢查喇叭、燈光是否齊全、有效,安裝是否牢固。檢查轉向機構各連接部位是否松曠,安裝是否牢固。檢查輪胎氣壓是否充足,并清除胎間及胎紋間雜物。檢查轉向盤的游動間隙是否符合標準;輪轂軸承、轉向節(jié)主銷是否松動。檢查離合器和制動踏板的自由行程是否符合規(guī)定。
檢查輪胎螺母、半軸螺栓、鋼板彈簧騎馬螺栓和u形螺栓是否牢固可靠。起動發(fā)動機后,察看儀表工作是否正常,傾聽發(fā)動機有無異響。檢查車輛有無漏水、漏油、漏氣、漏電等“四漏”現(xiàn)象。檢查拖掛裝置工作是否可靠。
機油的作用主要是對發(fā)動機進行潤滑、冷卻、密封、清潔、防銹、防腐若沒有機油,汽車的心臟就不能正常運轉。使用礦物油,一般5000公里換一次機油。正確的換油標準是以“引擎運轉時間”來計算的。(自估平均時速:公里/小時)x(100小時/礦物油—200小時/合成油)=換油公里數。汽車換機油的五個步驟:
(1)、正確選用潤滑油的質量級別和粘度級別。
(2)、選用正規(guī)廠家生產的高質量機油濾芯,防止因濾芯質量問題造成的油路阻塞、壓力不足或過濾效果差而影響潤滑效果。
(3)、換油時要在發(fā)動機出于正常工作溫度時關閉發(fā)動機,擰開加油口蓋,拆下放油螺絲放出舊油,用專用工具擰下舊濾清器。有條件時應對發(fā)動機進行清洗以便徹底清洗掉發(fā)動機內的油泥和膠質。
(4)、更換新濾芯時要檢查濾芯密封圈是否完好,如發(fā)現(xiàn)有變形、破損等要及時更換。裝配濾芯時應將濾芯內灌滿干凈潤滑油,并將密封圈上涂抹潤滑油,以防止在安裝時造成損壞。
(5)、機油濾芯裝好后,擰緊放油螺絲,按要求往發(fā)動機曲軸箱內加注一定量的新潤滑油,油尺、油面應在上下刻線之間,裝好油尺、擰緊加油口蓋,啟動發(fā)動機快速轉動幾分鐘,檢查油壓是否正常、有無漏油現(xiàn)象,如有異常應及時停機檢查排除。機油切不可加得過多或過少,過多會造成潤滑油消耗過快,發(fā)動機運轉阻力增加,燃油消耗增加。過少會造成油壓太低、潤滑不良等后果。
汽車保養(yǎng)除了換機油外,還要用電腦檢測儀檢查車各個電控部件是否正常。查看發(fā)動機機油液位,發(fā)動機冷凍液液位,自動變速器潤滑油液位,(手動變速器潤滑油,由于結構不同不需查看)剎車油油位,動力轉向潤滑油油位和輪胎氣壓。談到輪胎氣壓,很多車主看到車輪很扁,以為氣壓不足,而給汽車車胎打氣,直至不扁。實際上這是錯的。太高的輪胎氣壓,造成輪胎過早磨損,在高速公路行駛時,容易發(fā)生爆胎,十分危險。輪胎氣壓太低也不好,最好按各車的標準,可查隨車手冊或駕駛員車門側邊的說明標簽。汽車制動液檢查與更換:汽車行駛一定的時間就要檢查制動液,必要時需更換。制動液在使用一定時間后,會出現(xiàn)沸點降低、污染及不同程度的氧化變質,所以應根據氣候、環(huán)境條件、季節(jié)變化及工況等及時檢查其質量性能,做到及時更換。普通工況下,制動液在使用2年或5萬公里后就應更換。原則上,不同型號的制動液不能混用,以免相互間產生化學反應,影響制動效果。不同車型,使用的制動液也往往不同。制動液有礦物油型制動液、合成型制動液等類型。合成型制動液具備很多優(yōu)點被普遍使用。
此外,在更換制動液時應使用專業(yè)更換設備,這樣更換制動液更徹底,不殘留雜質,避免出現(xiàn)氣阻,并能有效避免人工更換制動液常出現(xiàn)的問題。如制動發(fā)軟、放液(氣)閥的損壞。
總結:學生社會實踐工作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它開展的效果如何,將對我們的成才需求產生重要影響。今年寒假期社會實踐活動給參加實踐的同學提供了走出教室,到社會的大課堂上去經受風雨,增長才干,感受服務社會、貢獻才智的喜悅。通過艱苦條件的磨練,培養(yǎng)了同學們不怕困難,勇于克服困難的精神,培養(yǎng)了大家團結友愛,互助互讓,關心集體的良好品質。通過此次社會實踐,同學們真正體會到了什么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為什么要在實踐中探索、檢驗真理。他們表示,要更加珍惜在校學習的時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識,并不斷深入到實踐中,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的知識,鍛煉自己的能力,為今后更好地服務于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汽車保養(yǎng)實訓報告 篇2
通過實訓,我學到了如何給汽車輪胎做保養(yǎng),首先是將輪胎拔下來,檢查一下剎車片有沒有故障,是否可以繼續(xù)用下去,假設磨損較大,就應換新剎車片,然后把車輪上的軸承取下來用汽油清洗干凈,抹上新的球子油,然后放回原位,裝好輪胎,裝上半軸,同時檢查半軸是否有打壞的跡象,如有:應換新的然后裝上,就這樣輪胎的維修,保養(yǎng)就做好了。
除了給輪胎做保養(yǎng)以外,還要給車的底盤打黃油,車的底盤下,有許多的黃油嘴,有的在半軸上,怎樣才算給汽車底盤打好黃油呢開始我也不知道:我只看到師傅在底下弄,后來我產生了好有于是我間師傅,師傅細心的為我一一解釋。并且讓我親自勞動手去,體驗,首先我打了一個師傅不滿意說,你應該將里面的舊黃油打出來,才算可以了。就這樣我又學會了如何給汽車底盤做保養(yǎng)。
做二保還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我都不一一來講述了,我想說的是通過實習我明白了許多道理:那就是要做任何事情都得用心才可以。我們學的理論知識還不夠,對于一些小修都還不能完全會操作,在以后的學術中,我們還要更加認真,更加用心,更加努力的去學習,這樣才可以學會,學懂師傅所教的東西。
通過實習也讓我懂得干任何一件事都不是那么簡單的,都要你付出行動,付出精力,用心去干,才可以干得好,干我們這行,首先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臟,要多動手,多動腦,這樣才可以從師傅那里學到真正的技術。
汽車保養(yǎng)實訓報告 篇3
一、實驗目的
1、熟悉塑料模結構、各零部件的作用和裝配關系;
2、掌握成型零件、結構零件的裝配和檢測方法,及模具總裝順序;3、鍛煉自己動手實踐能力,加深對塑料注射模具結構的認識。
二、實驗器材
1、雙分型面注射模1臺;
2、內六角扳手、卷尺、木錘等工具一套。
三、實驗內容及步驟
1、拆卸前準備仔細觀察分析準備好的模具,了解各零部件的功用及相互裝配關系。
2、開始拆卸掌握該模具各零部件的`結構及裝配關系后,接下來開始拆卸模具
3、模具外部清理與觀察
仔細清理模具外觀的塵土及油漬,并仔細觀察典型注射模外觀。記住各類零部件結構特征及其名稱,明確它們的安裝位置,安裝方向(位)。明確各零部件的位置關系及其工作特點。
4、典型注射模的拆卸工藝過程(圖雙分型面注射模)
(1)首先從分型面B—B處把模具分為定模部分和動模部分。
(2)定模部分拆卸順序
拆卸澆口套15→拆卸限位銷釘3→定模座板14→導柱4→定距拉板1→彈簧2→中間板13
(3)動模部分拆卸順序
拆下推件板5→拆卸型芯固定板(動模板)6、支承板7和模腳8三塊板間的緊固螺釘→取下模腳8→拆卸推出機構(拆推板9上緊固螺釘→推板9→推桿11→推桿固定板10)→支承板7→動模板6→凸模→導柱12
5、用煤油、柴油或汽油,將拆卸下來的零件上的油污,輕微的鐵銹或附著的其它雜質擦拭干凈,并按要求有序存放。
6、典型注射模的組成零件按用途可分為三類:成型零件、結構零件和導向零件,觀察的各類零部件結構特征,并記住名稱。
(1)成型零件:凹模、凸模、型芯、螺紋型芯、螺紋型環(huán)等
(2)結構零件:動模座板、墊塊、推板、推扦固定板、動模板、定模板、定模座板、澆口套、推桿、復位桿
(3)導向零件:導柱、導套、小導柱、小導套
7、典型注射模裝配工藝過程
(1)裝配前,先檢查各類零件是否清潔,有無劃傷等,如有劃傷或毛刺(特別是成型零件),應用油石油平整。
(2)動模部分裝配:將凸模型芯、導柱12等裝入型芯固定板(動模板)6,將支承板7與動模板6的基面對齊。將推桿11穿入推桿固定板10、支承板7和動模板5。然后蓋上推板9,用螺釘擰緊,再將模腳與支承板用螺釘與動模板緊固聯(lián)接。最后在動模板上裝上推件板。
(3)定模部分裝配
將澆口套15裝入到定模座板14上,然后將彈簧2放入中間板13,將導柱4穿入定模座板14和中間板13,再插入定距拉板1,把限位銷釘聯(lián)接到中間板13上。
(4)將動模部分與定模部分從分型面B—B處合上。模具裝配圖、零件圖見附圖。
四、實驗心得
通過塑料模具拆裝實驗,我熟悉了塑料模結構、各零部件的作用和裝配關系。掌握成型零件、結構零件的裝配和檢測方法,及模具總裝順序。培養(yǎng)了我的實踐動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