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三◎韋閬 杜銓 裴駿 辛紹先 柳崇
修弟務,字陽仁,少而聰慧。舉秀才,州辟主簿。早卒。
子美,字師伯,少有美名。舉秀才,州主簿。太尉咸陽王雅相賞愛,欲以女妻之,美拒而不納。除奉朝請,亦早卒。無子。
務弟宣,字叔令,通辯博物,早有聲譽。少孤,事母兄以孝友稱。舉秀才,至都,見司空李欣,與言自旦及夕,欣嗟善不已。司空李沖有人倫鑒識,見而重之。
高祖初,征為尚書主客郎,與蕭賾使顏幼明、劉思效、蕭琛、范云等對接。轉都官郎,遷員外散騎侍郎。舊令與吏部郎同班。囗高祖曾集沙門講佛經,因命宣論難,甚有理詣,高祖稱善。遷都洛陽,以宣為采材副將。奉使稱旨,遙除司空諮議參軍。府解,轉司州治中,兼司徒右長史,又轉別駕,仍長史。宣明敏有器干,總攝州府,事無凝滯,遠近稱之。
世宗初,除太中大夫,領本郡中正,仍別駕。又為司州都督,遷太尉長史。宣上言曰:"自遷都已來,凡戰陳之處,及軍罷兵還之道,所有骸骼無人覆藏者,請悉令州郡戍邏檢行埋掩。并符出兵之鄉:其家有死于戎役者,使皆招魂復魄,祔祭先靈,復其年租調;身被傷痍者,免其兵役。"朝廷從之。
出為征虜將軍、益州刺史。宣善于綏撫,甚得羌戎之心。復晉壽,更置益州,改宣所蒞為南秦州。先是,有陰平氐酋楊孟孫,擁戶數萬,自立為王,通引蕭衍,數為邊患。宣乃遣使招喻,曉以逆順,孟孫感恩,即遣子詣闕。武興氐姜謨等千余人上書乞延更限。世宗嘉焉。
宣家世以儒學為業,常慕廉退。每嘆曰:"以賈誼之才,仕漢文之世,不歷公卿,將非運也!"乃謂親賓曰:"吾本閭閻之士,素無當世之志,直隨牒推移,遂至于此。祿后養親,道不光國,瞻言往哲,可以言歸矣。"因表求解。世宗不許,乃作《懷田賦》以敘心焉。永平四年,患篤,世宗遣太醫令馳驛就視,并賜御藥。宣素明陰陽之書,自始患,便知不起,因自克亡日,果如其言。時年五十八。世宗悼惜之。贈左將軍、豫州刺史,謚曰定。尋改為穆。
子敬憲、莊伯,并在《文苑傳》。
第四子獻伯,武定末,廷尉卿。
駿從弟安祖,少而聰慧。年八九歲,就師講《詩》,至《鹿鳴篇》,語諸兄云:"鹿雖禽獸,得食相呼,而況人也?"自此之后,未曾獨食。弱冠,州辟主簿。民有兄弟爭財,詣州相訟。安祖召其兄弟,以禮義責讓之。此人兄弟,明日相率謝罪。內外欽服之。復有人勸其入仕,安祖曰:"高尚之事,非敢庶幾。且京師遼遠,實憚于棲屑耳。"于是閑居養志,不出城邑。安祖曾行值天熱,舍于樹下。鷙鳥逐雉,雉急投之,遂觸樹而死。安祖愍之,乃取置陰地,徐徐護視,良久得蘇。安祖喜而放之。后夜忽夢一丈夫,衣冠甚偉,著繡衣曲領,向安祖再拜。安祖怪而問之。此人云:"感君前日見放,故來謝德。"聞者異焉。后高祖幸長安,至河東,存訪故老。安祖朝于蒲坂,高祖與語甚悅,仍拜安邑令。安祖以老病固辭,詔給一時俸,以供湯藥焉。年八十三,卒于家。
子思濟,亦有志操,早卒。子宗賢。
思濟弟幼俊,卒于猗氏令。
辛紹先,隴西狄道人。五世祖怡。晉幽州刺史。父淵,私署涼王李暠驍騎將軍。暠子歆亦厚遇之。歆與沮渠蒙遜戰于蓼泉,軍敗失馬,淵以所乘馬援歆,而身死于難,以義烈見稱西土。世祖之平涼州,紹先內徙,家于晉陽。明敏有識量,與廣平游明根、范陽盧度世、同郡李承等甚相友善。有至性,丁父憂,三年口不甘味,頭不櫛沐,發遂落盡,故常著垂裙皂帽。自中書博士,轉神部令。皇興中,薛安都以彭城歸國,時朝廷欲綏安初附,以紹先為下邳太守,加寧朔將軍。為政不茍激察,舉其大綱而已,唯教民治產御賊之備。及劉彧將陳顯達、蕭道成、蕭順之來寇,道成謂順之曰:"辛紹先未易侵也,宜共慎之。"于是不歷郡境,遂徑屯呂梁。太和十三年卒。贈冠軍將軍、并州刺史、晉陽公,謚曰惠。
子鳳達,耽道樂古,有長者之名。卒于京兆王子推國常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