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紀七十 起上章困敦十一月,盡玄黓攝提格四月,凡一年有奇
初,高駢與鎮海節度使周寶俱出神策軍,駢以兄事寶。及駢先貴有功,浸輕之。既而封壤相鄰,數爭細故,遂有隙。駢檄寶入援京師,寶治舟師以俟之,怪其久不行。訪諸幕客,或曰:"高公幸朝廷多故,有并吞江東之志,聲云入援,其實未必非圖我也!宜為備。"寶未之信,使人覘駢,殊無北上意。會駢使人約寶面會瓜洲議軍事,寶遂以言者為然,辭疾不往。且謂使者曰:"吾非李康,高公復欲作家門功勛以欺朝廷邪?"駢怒,復遣使責寶,"何敢輕侮大臣?"寶詬之曰:"彼此夾江為節度使,汝為大臣,我豈坊門卒邪!"由是遂為深仇。
駢留東塘百馀日,詔屢趣之,駢上表,托以寶及浙東觀察使劉漢寵將為后患,辛亥,復罷兵還府,其實無赴難心,但欲禳雉集之異耳。
高駢召石鏡鎮將董昌至廣陵,欲與之俱擊黃巢。昌將錢镠說昌曰:"觀高公無討賊心,不若以捍御鄉里為辭而去之。"昌從之,駢聽昌還。會杭州刺史路審中將之官,行至嘉興,昌自石鏡引兵入杭州,審中懼而還。昌自稱杭州都押牙、知州事,遣將吏請于周寶。寶不能制,表為杭州刺史。
臨海賊杜雄陷臺州。
辛酉,立皇子震為建王。
昭義十將成麟殺高潯,引兵還據潞州。天井關戍將孟方立起兵攻麟,殺之。方立,刑州人也。
忠武監軍楊復光屯武功。
永嘉賊朱褒陷溫州。
鳳翔行軍司馬李昌言將本軍屯興平。時鳳翔倉庫虛竭,犒賞稍薄,糧饋不繼。昌言知府中兵少,因激怒其眾。冬,十月,引軍還襲府城。鄭畋登城與士卒言,其眾皆下馬羅拜曰:"相公誠無負我曹。"畋曰:"行軍茍能戢兵愛人,為國滅賊,亦可以順守矣。"乃以留務委之。即日西赴行在。
天平節度使、南面招討使曹全晸與賊戰死,軍中立其兄子存實為留后。
十一月,乙巳,孟楷、朱溫襲鄜、夏二軍于富平,二軍敗,奔歸本道。
鄭畋至鳳州,累表辭位。詔以畋為太子少傅、分司,以李昌言為鳳翔節度行營招討使。
以門下侍郎、同平章事裴澈為鄂岳觀察使。
加鎮海節度使周寶同平章事。遂昌賊盧約陷處州。
十二月,江西將閔勖戍湖南,還,過潭州,逐觀察使李裕,自為留后。
以感化留后時溥為節度使。
賜夏州號定難軍。
初,高駢鎮荊南,補武陵蠻雷滿為牙將,領蠻軍,從駢至淮南,逃歸,聚眾千人,襲朗州,殺刺史崔翥,詔以滿為朗州留后。歲中,率三四引兵寇荊南,入其郛,焚掠而去,大為荊人之患。陬溪人周岳嘗與滿獵,爭肉而斗,欲殺滿,不果。聞滿據朗州,亦聚眾襲衡州,逐刺史徐顥。詔以岳為衡州刺史。石門洞蠻向環亦集夷獠數千攻陷澧州,殺刺史呂自牧,自稱刺史。
王鐸以高駢為諸道都統無心討賊,自以身為首相,發憤請行,懇款流涕,至于再三。上許之。
中和二年壬寅,公元八八二年
春,正月,辛亥,以王鐸兼中書令,充諸道行營都都統,權知義成節度使,俟罷兵復還政府。高駢但領鹽鐵轉運使,罷其都統及諸使。聽王鐸自辟將佐,以太子少師崔安潛為副都統。辛未,以周岌、王重榮為都都統左右司馬,諸葛爽及宣武節度使康實為左右先鋒使,時溥為催遣綱運租賦防遏使,以右神策觀軍容使西門思恭為諸道行營都都監。又以王處存、李孝昌、拓跋思恭為京城東北西面都統,以楊復光為南面行營都監使。又以中書舍人鄭昌圖為義成節度行軍司馬,給事中鄭畯為判官,直弘文館王摶為推官,司勛員外郎裴贄為掌書記。昌圖,從讜之從祖兄弟;畯,畋之弟;摶,玙之曾孫;贄,坦之子也。又以陜虢觀察使王重盈為東面都供軍使。重盈,重榮之兄也。
黃巢以朱溫為同州刺史,令溫自取之。二月,同州刺史米誠奔河中,溫遂據之。
己卯,以太子少傅、分司鄭畋為司空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召詣行在,軍務一以咨之。以王鐸兼判戶部事。
朱溫寇河中,王重榮擊敗之。
以李昌言為京城西面都統,朱玫為河南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