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梵高傳(節選)
歐文·斯通
自讀提示
梵高是歐洲現代繪畫式上的一位傳奇人物。他在極其孤獨、艱苦的環境中從事繪畫,為了追求藝術的完美和創新,傾注了巨大的激情和超常的努力。他獨特的繪畫風格生前無人賞識,死后卻備受推崇。閱讀課文,感受梵高投身藝術的忘我境界與執著精神,了解文學傳記是怎樣將史料的真實性和描寫的生動性結合起來刻畫人物形象的。
積累下列詞語:
素描 翌日 摹擬 揮灑自如 逆來順受
已經到了冬季的11月份,這是該離去的時候了。再在紐恩南呆下去已經沒有什么意義。對農民的生活,該畫的已經都畫過了,該了解的也已經都了解到了。在村子里那重新掀起的敵對浪潮的包圍中,他覺得無法繼續存身。顯而易見,他離開此地的時候到了?伤侥睦锶ツ?
“梵高先生,”安德莉阿娜敲開他的門,悲傷地說,“波韋爾斯神父說你必須立即離開這所房子到別處寄宿。”
“很好,我就照辦!
他在畫室里走了一圈,端詳著自己的作品。整整兩年的艱苦勞動!成百件的習作!其中有織工和他們的妻子,有織機,有田間的農民,有牧師住宅花園盡頭修整過的樹木和那古老教堂的尖頂,有荒原和樹木在炎炎烈日照射下的景象和在冬日冷寂的暮色中的又一番風光。 他心中突然感到一種異乎尋常的沉重。他的作品全都這樣不完整,雖然布拉邦特鄉村生活的每一方面在這些作品中都有所表現,然而它們是零零碎碎的,沒有一件作品是對農民生活的概括,沒有一件作品抓住了農民住茅屋和煮土豆的那種精神。哪一幅是他為布拉邦特農民畫的《晚鐘》呢?在沒有畫出這樣的作品之前,他怎能就此離去呢?
他瞟了一眼日歷。到下月一號還有12天。他叫住安德莉阿娜:“請告訴波韋爾斯神父,我的房租已付到下月一號,在此之前我是不走的!
他收拾好畫架、顏料、畫布和畫筆,然后扛著這些東西,邁著沉重的步子朝德格魯特家的小屋走去。沒有人在家。他開始動手畫室內的鉛筆素描。當這家人從地里回來時,他便把那張紙撕了下來。德格魯特一家坐下來吃他們的煮土豆、清咖啡和咸肉了,溫森特把畫布準備就緒后便埋頭畫起來,直畫到他們一家人上床睡覺才收筆。他回到畫室里又繼續畫了個通宵。白天他睡了一覺,醒來之后,由于不滿意,竟在一怒之下把他的油畫付之一炬,隨后又動身前往德格魯特家了。 德格魯特一家人按照以往的習慣依次在桌旁就座。溫森特想要使這幅畫說明的是這些在燈光下吃土豆的人曾經怎樣用他們這雙伸向盤子的手挖掘土地的,他希望這幅畫是表現這些體力勞動者怎樣老老實實地掙得自己的食物的。 他平日作畫時養成的那種不顧一切、全神貫注的作風給他帶來了好處,使他以驚人的速度和精力工作著。對于他在畫的東西,他無須思索即可揮灑自如。因為他已經畫了上百幅關于農民、農舍和吃著土豆的家庭的畫。
“波韋爾斯神父今天來過了!彼沟俣鞯哪赣H說。
“他來干什么?”溫森特問。
“他說要是我們不讓你畫,他就給我們錢!
“你們跟他怎么說的?”
“我們說你是我們的朋友。”
“附近每家他都去過了,”斯蒂恩插嘴說道,“但是他們說寧愿讓你畫只掙一個銅子兒,也不愿接受他的施舍。” 第二天上午,他又把他的畫毀掉了。一種半是憤怒半是無能為力的情緒揪著他的心。他只剩下10天工夫了。他必須離開紐恩南,這塊地方愈來愈叫人忍受不了。但是他一定要在走之前實現自己的諾言,畫出米勒那樣的作品。
他每晚他都回到德格魯特家去。他在那里一直干到他們一家困得再也坐不住了為止。每晚他都在色彩的配合、明暗的調配和比例的調整方面進行新的嘗試,然而翌日的白天他卻發現他的目的沒有達到,作品還是不完美。
這個月的最后一天到了。溫森特的情緒興奮到了要發狂的程度。這些天他沒日沒夜地干,時常連飯也不吃。他靠著精神的力量維持著生命。他失敗的次數愈多,就愈興奮。德格魯特一家人從地里回來時他就等在那里了。畫架已經支好,顏料已經調開,畫布也釘在了畫框上。這是他最后的一個機會,明天一早他就要永遠地離開布拉邦特了。 他工作了好幾個鐘頭。德格魯特一家對他是理解的,所以他們在晚飯后依然留在桌旁,輕聲細氣地講著農活上的行話。溫森特不知道自己在畫些什么。他匆匆地信手涂抹著,所要描繪的東西不用費心思索便出現在畫布上。到10點鐘時,德格魯特一家全都快睡著了,而溫森特也已把精力耗盡了。為了這幅油畫他已盡了最大的努力。于是,他收起畫具,吻過了斯蒂恩,告別了她的一家。在漆黑的夜色中,他拖著疲乏的腳步走回家來。 在畫室里,他把油畫放在椅子上,點燃了煙斗,站在那里凝神注視著自己的作品。整個搞錯了,它缺少了什么,那種內在的精神不在上面。啊,他又失敗了。在布拉邦特兩年的努力付諸東流了。
他把煙斗中的煙末吸得一點不剩后,就開始收拾他的行裝。他把墻上和柜子里的習作收進一只大箱子,然后就靠在長沙發上發起呆來。
不知過了多久。他從沙發上起來,扯下畫框上的畫布扔到角落里,又放上了一幅新的畫布。他把顏料調開,坐下來開始工作。 一個人起初努力摹擬自然,結果是勞而無功,所畫的一切都不對頭,后來他平靜下來,憑借自己的調色板進行創造性的描繪,自然反而順從起來,并隨著他的畫筆出現在畫布上。
別人以為是我臆想出來的棗不對棗我憑的是記憶。
正像在布魯塞爾時皮特森告誡他的,他離模特太近了,因此無法掌握透視比例,他一直是按照自然來作畫的,現在他則通過描繪自然來表現他自己的個性。
他把整個畫面涂成一種沾著灰土的、未剝皮的新鮮土豆的顏色。畫上面有骯臟的亞麻桌布和熏黑的墻,那盞吊燈掛在粗陋的檁梁上,斯蒂恩給父親端來煮土豆,母親在倒清咖啡,哥哥把杯子端到嘴邊,而在他們所有人的臉上都流露出一副安于天命、逆來順受的神情。 太陽升起來了,一道陽光照進儲藏室的窗子。溫森特從椅子上站起身,他感到一種徹底的安寧。12天來的興奮和激動消失了。他注視著自己的作品。他笑了。這是他自己的《晚鐘》!他終于把它畫出來了。他終于捕捉到了那正在消逝的事物中存在著的具有永恒意義的東西。在他的筆下,布拉邦特的農民從此獲得了不朽的生命。
溫森特把一只雞蛋的蛋清涂到畫面上。他搬起那只裝著畫的箱子前往牧師住宅,把這箱畫存放在母親那里,并向她辭行。然后他又回到畫室,在他的油畫上題了“吃土豆的人”幾個字,把他的幾幅最好的習作和這幅畫放在一起,帶著它們踏上了去巴黎的旅程。 練習
一 本文圍繞梵高早期創作《吃土豆的人》的經過,運用大量心理描寫詳細刻畫
了梵高的形象,試找出兩三處,說說它們表現了梵高怎樣的精神氣質。
二 閱讀課文,就感受最深的一點,談談你對梵高的評價,并與同學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