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端午節活動方案(精選2篇)
小學端午節活動方案 篇1
一街粽情----社區與平陽小學“快樂家庭日”系列之端午節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1、組織教師、學生、古美街道社區居民過端午節,慶祝中國傳統節日,了解端午節有關知識,進行民族精神教育。2、加強學校—家庭—社區互動,促進三為一體的共建。二、活動主題:“一街粽情”古美社區平陽小學端午節----“快樂家庭日”系列活動三、活動時間:2010年6月7日上午8:30-11:00四、活動地點:平陽小學五、活動內容:(一)和爸爸媽媽一起完成“端午節小調查問卷”(二)和爸爸媽媽一起參加6月7日“一街粽情”主題活動。1、粽子擂臺賽2、慈善義賣3、民間技藝展示4、弄堂游戲5、親子游戲6、團隊展示:(1)猜謎廊(2)穿珠表演及招募(3)編結展示、絲網花(4)旗袍沙龍展示(5)智障人士表演(6)獻血志愿者招募、流動采血車7、親子特色推薦8、其他項目:放映廳,乒乓室,廣播 古美社區 平陽小學 附:端午節小調查問卷端午節知識問卷調查班級: 姓名:一、選擇題1、端午節的時間是( )(1) 公歷五月五日 (2) 六月19日 (3) 農歷五月初五2、端午節是紀念誰的?( )(1) 孔子 (2) 李白 (3) 屈原 (4) 白居易3、下列哪一項不是端午節的習俗?( )(1) 灑掃庭院 (2) 掛艾草 (3) 南方賽龍舟 (4)小孩扎五彩線 (5)吃餃子4、端午節人們在門窗上插( )避邪 驅蟲去毒?(1)葦葉 (2) 荷葉 (3)桃枝 (4)艾草5、端午節中國人有吃( )食品的習慣。(1) 饅頭 (2)米飯 (3) 粽子(4)面條6、世界上( )國家已經成功申請了"端午節"為世界文化遺產。(1)日本 (2) 韓國 (3) 中國 (4) 馬來西亞二、問答題1、你家端午節吃粽子么?2、你們吃的粽子是自己做的還是買的?3、你家有人會包粽子么?誰會包?你會包粽子么?4、你認為你家的包粽子能手是誰?
小學端午節活動方案 篇2
一、課題的產生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要到了,在這個傳統的節日里,最高興的莫過于天真活潑的孩子們了。每逢過節,孩子們個個情緒高漲,喜氣洋洋,在節日當中也會有許多有趣、難忘、熱鬧的事情發生,同時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也就隨之而來,例如:端午節是怎么來的?我們為什么要過端午節?當地有哪些風俗習慣?這些風俗習慣是怎樣形成的?……針對學生強烈的好奇心,教師要案抓住這一時機以學生的興趣為切入點,圍繞“獨具匠心的端午節”為主題讓學生帶著自己的問題引導學生走進書店、走進計算機室、走進老師的辦公室、走進社區……廣泛地開展閱讀交流、調查分析、實踐體驗等綜合實踐活動,讓他們自己去尋找答案,把各自的思維引向深處,從而進入研究者的境界。
二、課題研究的目標
圍繞“獨具匠心的端午節”這個主題,從“為什么要過端午節?”“端午節有哪些風俗習慣?”“你想怎樣過端午節?”這三個部分入手,為學生提供研究方向,讓學生成為實踐活動的主角,引導學生人人動手,個個參與,自主探究,培養探究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協作能力。研究目標可歸納為: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端午節由來和風俗習慣時,鍛煉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絡、他人經驗等)獲取信息的能力。
3、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動手能力。
三、課題研究的內容
1、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通過調查詢問、網上瀏覽等方法搜集有關端午節的由來及一些有趣的風俗習慣,如:了解人們為什么要過端午?端午節為什么要吃粽子?人們為什么要給小孩子掛香包、戴手鏈和五彩線等有關情況。讓學生感受到過節的快樂。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學生再暢想一下“我想怎樣過端午節?”
2、引導學生搜集有關端午節的詩歌,進一步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和端午節的一些風俗習慣,在此基礎上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嘗試寫一寫有關端午節的詩歌。
3、引導學生嘗試設計“怎樣過一個獨具匠心的端午節”?
四、課題實施的步驟
1、提出問題
(1)你知道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嗎?關于端午節有哪些傳說?
(2)在我們這兒過端午節有哪些有趣的風俗習慣呢?你知道哪些有關端午節的詩歌呢?
(3)你打算怎樣度過今年的端午節呢?
這些問題的設計都是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教師只是為他們創設了問題的情境,為學生提供了研究方向,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情趣、愿望和能力,用自己的方式去操作、去探究。
2、探索與展開
(1)組織調查
將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設一個小組長,由組長組織調查了解有關部門端午節的知識,并把這些知識整理成文,選派代表在全班進行交在調查過程中是通過什么渠道調查的,碰到了那些困難,是怎樣解決的,通過這次活動,你有什么感受和啟發?
(2)網上閱讀
為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上網瀏覽,查閱一些地方過端午節的習俗,并將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記錄下來。
(3)協作交流
為了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教師可以提議學生相互協作,學會自己想學會的一些風俗習慣的做法。例如:編手鏈、包粽子、折葫蘆等。
3、應用與深化
通過調查研究,學生了解了有關端午節的一些知識,讓學生設計自己怎樣度過今年的端午節?并通過語言或其他方式表現出來。通過對有關端午節詩歌的搜集,鼓勵學生培養善于搜集整理的能力與習慣。
4、反思與拓展
通過師生討論交流、學生作品的展示與評比,指導學生總結研究成果,最后舉行“我的端午節最快樂”主題中隊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與價值,同時,教師適當引導與鼓勵學生進行其他研究活動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