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珠與珍珠
教學目標 :1.體會作者細膩、真率的情感,欣賞清麗優美、富于含義的語言。 2.體味作者對憂患與苦痛、親情與人生的探詢、評判。3.背誦課文中引用的詩句、名言。教學時數:1教學過程 :一、導入 新課二、作者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⒈ 播放錄音,學生認真聽讀。 ⒉ 學生自由練習朗讀,準確傳達作者的思想感情。⒊ 概括文章寫了哪些淚珠?明確: 書中淚 喜歡、欣賞 思鄉淚 思鄉心 >認識人間真情憐子淚 慈母心 奮斗淚 堅忍心 美珍貴的化身 慈悲淚 慈悲心 神圣崇高感恩淚 感激心 純潔真摯 四、具體分析㈠課文前五段中幾個引文的含義是什么?這幾個引文之間的層次關系如何?作者有怎樣的人生感觸?明確:①馬區夫人:“眼因流多淚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飽經憂患而愈益溫厚。”意在說明人隨著閱歷的增加會對人生有著更加深刻的體會。② 謝冰心: “雨后的青山,好像淚洗過的良心。”“雨后的青山是有顏色、有形象的,而良心是摸不著、看不見的。聰明的作者,卻拿抽象的良心,來比擬具象的青山,真是妙極了。”一個人應當有著自己真實的人生體驗,并且越真誠越好。③白居易:“莫染紅絲線,徒夸好顏色。我有雙淚珠,知君穿不得。莫近烘爐火,炎氣徒相逼。我有兩鬟霜,知君銷不得。”人生的痛苦只有自己才能感受最深。④杜甫:“奠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刻骨銘心的痛楚是一個人經灑磨難以后的收獲。⑤幾個引文之間層層遞進,寫出作者對淚水由淺入深的理解。隨著歲月的增長、閱歷的豐富,便懂得:人生必于憂患備嘗之余,才能理解淚水蘊含的深刻含義。㈡紙上得來終覺淺,在文章的第6~10段中,作者又寫了在自身生活中感受過什么樣的“淚水”?又感悟到了什么? 明確:(1)丈夫與親人相見欲哭無淚的痛苦。(2)母子、母女對于親情欲訴不能的眼淚。從自己對兒子的情感中體會到母親對自己的情感。這對人生又有了高一層的領悟。所以說:“眼因流多淚水而愈益清明。”(3)從牡蠣造珠這件事中,感悟到:生命在奮斗歷程中是多么艱苦。 這一粒珍珠是牡蠣為了生存而落下的艱辛之淚。㈢從文章的前一部分可以看出,作者已從淚水中探詢到人間親情的真諦,也已體悟到人生的境界。那為什么文章還要寫“觀音流淚”“基督徒涕淚交流”的情景呢?明確:⑴“觀音流淚”是因為愿為世人負擔所有的痛苦與罪孽,愿為天下蒼生幸福平安而落 淚。這是一種愛之真切的淚,是一種神圣的、幸福的淚。⑵基督徒是為耶穌為背負人間罪惡釘死在十字架上而流下的最最純潔真摯的淚水,是一種感恩之心的激動的淚水。在這里淚水已遠遠超過了人間個人親情,是一種普天之愛,至高無上的淚水。同時作者對人生的領悟達到了最高境界,主題也隨著升華了。 ㈣這種種眼淚可不可以顛倒順序來寫?為什么? 明確:不可以。這些眼淚的順序安排有作者的深意。它們可以分為兩大類:小我的淚,大我的淚。由小到大,由淺入深。㈤假如把這些眼淚比做珍珠,那么貫穿起這些大大小小珍珠的線,也就是主旨句是什么?它在文中出現了幾次,這幾次的出現是不是簡單的重復? 明確: 眼因流多淚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飽經憂患而愈益溫厚――① 引入話題,雖然喜愛,但并不真正理解 ② 再次談及,貫穿全文,說明戰勝苦難與憂患的韌性與意志 ③ 與開頭相呼應,更深切的體會到我們應感恩這個世界。㈥文章題目為,可文中很少談到“珍珠”,那“淚珠”與“珍珠”到底有怎樣的關系,你是怎樣認識的?明確:作者是巧妙地通過阿拉伯故事把二者聯系起來的。①淚水均是人間真情的一種表達方式,理解了淚水,便更能理解生活,真切領悟人生真諦,這份收獲如同珍珠一樣貴重。②每經過一次對淚水的感悟,自己洞識生活的能力便增進一步,從這個意義上說,給人啟示的淚珠如同珍珠一樣寶貴。③文末談到的觀音淚以及基督教徒的感激之淚并非為自我而流,而是為仁愛而流,為大眾而流,為真誠而流,所以,它有如珍珠一樣的珍貴。④珍珠貴重亦有價,純潔真摯的淚珠凝聚的情義卻無價。㈦琦君是1949年到中國臺灣的。她曾說:“來到中國臺灣,此心如無根的浮萍,沒有了著落,對家鄉的苦念也就與日俱增了。”由此可見本文的主題是什么?這分情感是怎樣體現的?明確:家園故土成了作者的夢中情懷。文中字里行間流露了對校園生活的回憶,對老師、親人的思念,可見作者是在追憶當年在大陸的美好年華,尋找那失落的根。這種思鄉懷人之情是借助淚水表達的。不僅如此,文章還借助淚水表達作者對憂患與苦痛、親情與人生的探詢、評判。㈧談談本文最主要的藝術特點。明確:(1)小中見大的抒情手法。在課文中,一句話、一首詩、一個故事、一滴眼淚都引起了作者的遐思,浮想聯翩。(2)巧妙引用古詩文,增加了表達效果。(3)文章題目中有“珍珠”,而文中很少提及,作者只是從種種不同“類型”的淚水,來演繹“珍珠”的內涵。文章寫得含蓄蘊藉。 五、總結全文林肯作為偉人有過流淚的經歷,作為一名平凡的中學生我們也有過自己暗暗流淚的時候。我們是帶著淚水步入知識殿堂的。我們應該深深領悟到:流淚的過程就是不斷奮斗的過程。只有從奮斗中我們才能得到最珍貴的收獲。所以我們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沒有淚珠就沒有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