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導學案
三、重點探究
1、為民造福 務實求真 淡泊名利 貼近蒼生
2、對比手法的應用。第一部分把都江堰與長城作比較,突出都江堰的偉大:默默地永久性的灌溉中華民族,滋養中華文明;第二部分通過作者看到都江堰前后心情的變化,來突出都江堰水強悍的生命力;第三部分將李冰與其他封建官僚作比,比出李冰人格的魅力,將長鍤與金杖玉璽、鐵戟鋼錘對比,彼處長鍤的守持,即將治水經驗與后后的典籍作對比,比出治水經驗的長久生命力。
本文無處不在對比,形成文章的骨架,將都江堰雕刻成一座文化紀念碑,精神的豐碑,歷史因它而閃光,今人因它而自豪,它不僅滋潤了中華大地,也流淌著中華文明,光照千年,啟迪后人。
四、課堂小結
與其說《都江堰》是在寫都江堰,不如說是在寫李冰;與其說是在寫李冰,不如說是在寫一種文化。都江堰是樸實無華的,宛如一位只知奉獻,毫無所求的鄉間母親;李冰是求真務實、為民造福的一任太守,他有著堅定的信念,執著的精神和一份令人欽佩的責任感。在中華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上,正是有了都江堰這樣默默無聞的大批工程,有了李冰這樣為民請命的無數仁人志士,我們的民族才得以延續,中華的文明才得以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