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語言學論文選讀》教學教案(新人教版)
二、自學本文與高考要求相結合
本文作者用通俗生動的語言闡述了他對修辭的理解,“高考說明”將句式的選擇、語言表達的要求(簡明、連貫、得體)、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方法也都列入考點,其中有不少內容是相同的,基本觀點是完全一致的,學習本文一定要找準切入點[比如:語言表達要簡明(簡潔而不贅余,明確而無歧義,清晰而不費解)、連貫(句與句之間要上下銜接,前后照應、語氣貫通,文氣暢通,和諧上口,邏輯性強)、得體(語言表達要符合語境要求和語體要求)],把本文與高考相關考點巧妙地結合起來,真正收到一舉兩得之效。
三、自學本文與遷移運用相結合
本文觀點對于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學很有指導意義。我們學習這篇文章一定要在把握觀點的基礎上,把這些知識運用于自己的語言實踐。
這里的遷移運用,可分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用之于閱讀。
用之于閱讀,可以用作者提出的修辭標準判斷語言的優劣。看語言準確不準確,得體不得體,明確不明確,簡潔不簡潔,表現力如何。語言好,知道好在哪里;語言差,懂得差在何處。
另一方面是用之于表達。
用之于表達,就是指在說話和寫文章時,能用之于遣詞造句,用之于推敲斟酌,特別是修改文章,可以從容選擇。修飾要養成習慣,力求把語句表達得更好一些。還要養成積累語言材料的習慣。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自讀指導
自讀本文可采用四步讀書法:
第一步:初讀感知
通過自讀課文,要初步感知語言和說話的關系、大概了解“沒有語言人與人之間的聯系就會中斷,社會就會解體”的意思、膚淺認識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的內涵。
第二步:精讀領悟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一篇觀點鮮明、材料翔實、語言通俗而又生動形象的語言學論文,我們要在用心精讀的過程中深入領會作者的觀點,仔細品味語言的特色,從而為遷移運用奠定基礎。
第三步:選讀鑒賞
文章從頭到尾,美點不斷閃爍,我們要把自己在精讀中感觸較深的美點選擇出一些,以供鑒賞交流。比如開頭一段以牛頓、瓦特、馬克思等人的發明創造為例進行類比論證,效果頗佳,再如第三部分“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中將種種交際工具放在一起進行對比論證,也是很值得分析鑒賞一番的。
第四步:遷移運用
要把本文所學的相關語言知識運用到自己的交往實踐中,運用到解決其他相關問題中。
擴展資料
王力簡介
王力先生首先是一位語言學家。他曾先入上海南方大學學習,后轉入上海國民大學。1926年又考取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師從梁啟超、王國維、趙元任、陳寅格。1927年留學法國,主攻實驗語音學。1931年獲巴黎大學文學博士學位。王力先生一生從事漢語教學與研究工作,對漢語語音、語法、詞匯的歷史和現狀研究精深。他撰寫了近千萬字的學術論著,其中專著40多種,論文近200篇。他所撰寫的《中國現代語法》《中國語法理論》《漢語史稿》《中國語言學史》《同源字典》《漢語音韻學》以及他所主編的《古代漢語》等著作,大都具有開創的性質,在傳統語言學向現代語言學發展的過程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王力先生還是一位詩人和散文家。他著有詩集《龍蟲并雕齋詩集》,散文集《龍蟲并雕齋瑣語》。他的《漢語詩律學》對中國古代詩詞格律和語言特點進行了精深的研究。他的《中國古典文論中談到的語言形式美》和《略論語言形式美》,是詩歌語言研究的一項重要成果。他的散文行文舒緩,用語諧趣、恬淡,以其機智的表現方法,用其豐富的智慧,啟發讀者自己于內心中靜默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