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拿來主義
2.“他占有,挑選”至“‘拿來主義’怕未免有些危機”。
剖析:魚翅比喻文化遺產中的精華部分(使用,吃掉);鴉片比喻有益也有害的一類事物(存放,供治病);煙槍、煙燈比喻有害但可作反面教材的一類事物(送一點進博物館,毀掉);姨太太比喻供剝削階級欣賞享用的腐朽淫糜的東西(請……走散)。這部分使用的也是比喻論證法。文中運用“大宅子”“魚翅”“鴉片”“煙槍和煙燈”等當時人們所熟悉的事物作比方,使如何對待文化遺產這個抽象問題具體化,深奧道理淺顯化,將怎樣“挑選”說得具體形象又清楚透徹。尤其是對“孱頭”“昏蛋”“廢物”“姨太太”等形象的勾勒,寓意豐富,耐人尋味。這一段與第一個選段之間是對比關系,屬于正反對比論證。
結構圖解
課文以提倡“拿來主義”為中心論點,分為三部分,其結構如下圖:
主旨探討
有關本文的主旨有如下表述:
1.本文批判了國民黨反動派的賣國主義政策和一些人對待文化遺產的錯誤態度,闡明了批判繼承文化遺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出了正確的繼承和借鑒乃是建設民族新文化的必不可少的條件。
2.作者把對待文化遺產的問題放在歷史和現實的背景中加以考察,從“閉關主義”說起,揭露了“送去主義”的實質和危害,提出了“拿來主義”,并進一步闡述了“拿來主義”對待文化遺產應有的態度和方法,指明了“拿來主義”的意義。
我的觀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審美鑒賞
犀利幽默的語言
本文的語言特點是犀利幽默。議論性文章文體的雜文化,語言的文藝化,是當今媒體的傾向。高考作文的寫作和評判也明顯受到影響。所以,學習本文嬉笑怒罵、妙趣橫生的語言形式,十分重要。
形象描繪。文章在列舉“送去主義”的表現時,有這樣一句話:“還有幾位‘大師’們捧著幾張古畫和新畫,在歐洲各國一路的掛過去,叫作‘發揚國光’”。“幾位”“幾張”說明大師不多,作品極少,幾乎到了少而無奈、寒傖可憐的程度。“捧”字頗富深意,陳述對象是國民黨政府的御用文人——“幾位大師”,呈送對象則是帝國主義殖民者,“捧”字活畫出“大師”們畢恭畢敬,諂媚討好的奴性心理。“歐洲各國”點明此次畫展涉及到的國家之多,“一路”點明此次展覽路線之長。“掛”則勾畫“大師”們大張旗鼓、自鳴得意的丑陋之態。引用“發揚國光”實則是順手諷刺國民黨“大師”們一味“送去”作品,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的丑惡嘴臉。簡簡單單的一句話,用精練、傳神的動詞,恰如其分的修飾語和限制語,惟妙惟肖地刻畫出國民黨政府卑躬屈膝、崇洋媚外的奴性和媚相。
此外還妙用反語、巧用比喻等手法。褒詞貶用或貶詞褒用,對一些現象進行了辛辣的嘲弄、揶揄;運用比喻把如何對待文化遺產闡述得深入淺出、清清楚楚。
問題探究
問題:(1)“還有幾位‘大師’們,捧著幾張古畫和新畫,在歐洲各國一路的掛過去,叫作‘發揚國光’。”“幾位”可不可以和“們”連用?
(2)我在這里不想討論梅博士演藝和象征主義的關系,總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說,也可以算得顯出一點進步了。”這里只講了梅博士一人“活人替代了古董”的事例,何來“總之”?
導思:魯迅先生的文筆十分精妙,這是不容置疑的。然而,由于時代的局限,他的語言有不少不合當代語言習慣和語法規則的地方。探究這些語言“疵點”,對于我們正確使用語言無疑是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