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宋詞選讀教案3
“極其工”、“極其變”的南宋詞
教學目標
1.能夠通過本專題的學習,初步了解“極其工”、“極其變”的南宋詞多樣化的藝術風貌。
2.能夠通過對各專題中意象的梳理、總結,了解詩歌意象的特點、作用。
3.能了解典故的類型以及在詩歌中的作用。
教學難點
初步了解“極其工”、“極其變”的南宋詞多樣化的藝術風貌。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言詞者必言宋詞,宋詞成于北宋,精于南宋,到了南宋,宋詞的風格就朝著多樣化的方向發展,力圖突破北宋的框架而“極其工”、“極其變”了。
二.鑒賞《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1.學生簡介李清照
2.教師補充
李清照(約1084--約1155),號易安居士,是詩、詞、散文皆有成就的宋代女作家,但她最擅長的,成就最高的還是詞。
李清照經歷了南北分裂之亂,在南渡前后,她的詞風變化很大。南渡前,李清照的詞多描寫少女、少婦的閨中生活,如《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怨王孫》兩首詞,于輕快活潑的畫面中見作者開朗歡樂的心情和輕松悠閑的生活。《醉花陰》中含蓄地述說閨中的寂寞和對愛情的向往。南渡后,生活的苦難使她的詞風趨于含蓄深沉。《菩薩蠻》、《念奴嬌》、《聲聲慢》等詞表現了詞人長期流亡生活的感受。《永遇樂》在這類詞中為代表之作。元霄佳節,詞人遠離那些香車寶馬之邀,獨自品嘗戰火后的凄清,這首詞中,她已從自憐漂零之苦進而擔憂現實的隱患了。到了《漁家傲》一詞,雖然還有無所歸處的痛苦感慨,但激昂的格調已表達了詞人欲擺脫苦悶、追求自由的愿望。
李清照詞風婉約,她的藝術特征表現在:⑴善于抒情造境。她善于把強烈的感情熔鑄在藝術形象里,造成一種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她還善于從描繪一段情節、一個思想曲折中,顯示出感人的意境來。⑵造語淺顯新奇。李詞語言既淺顯自然,又新奇魂麗,富于表現力。她的詞用典不多,卻善于運用口語、市井俗語,使詞寫得明白而家常。李詞的音節和諧,流轉如珠,富有音樂美。
3.學生對照注釋,了解詞的內容。
4.你認為這首詞是她早年還是晚年的作品?
5.那么你認為那個卷簾人是誰呢?
6.那么大家想象一下,李清照當時是以一種怎么樣的心情去問丫鬟的?她為什么要這樣問?而丫鬟又是以一種怎樣的心態回答主人的?
明確:李清照的問表現出她對昨夜雨后花兒的關心,擔心經過風雨的摧殘花兒是否還依舊,而丫鬟的回答似乎漫不經心,這令李清照很失望,所以她糾正她的丫鬟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7.那么你認為這首詞的主題是什么呢?
明確:對美好事物的珍惜。
8.《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小結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是李清照早期的以篇名作,歷來為人們所稱道。詞中刻畫了一個年輕女子愛花、惜花的細膩感情,創造了鮮明、優美的藝術形象。此詞寫惜春敏感心理,并無深意,全憑高超的表現技巧和優美的藝術形象取勝。
9.技巧鑒賞:多種修辭方法的運用。
⑴擬人。“綠肥紅瘦”中的“肥”和“瘦”用以擬寫雨后海棠花的花和葉。形象生動。
⑵借代。“綠肥紅瘦”中的“綠”和“紅”是葉和花的顏色,用以代指海棠的花和葉,十分貼切。
⑶設問。“知否”問得尋常,答以“綠肥紅瘦”,妙語天成,奇妙無比。